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葯我說】專欄,逢周二推送!欄目文章均由醫院藥學部藥師撰寫。內容涵蓋各種合理用藥知識,實用、精彩!敬請關注!

藥物和肝損傷
圖文/藥學部 戴碧珊藥師
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在治病同時也有可能帶來肝損傷,我們必須重視藥物性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傷(DILI)是指由各類處方或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製劑、中藥(TCM)、天然葯(NM)、保健品(HP)、膳食補充劑(DS)及其代謝產物乃至輔料等所誘發的肝損傷。
目前已知全球有1100多種上市藥物具有潛在肝毒性,常見的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葯、抗感染藥物(含抗結核藥物)、抗腫瘤藥物、中樞神經系統用藥、心血管系統用藥、代謝性疾病用藥、激素類藥物、某些生物製劑和TCM-NM-HP-DS等
根據國際醫學科學組織理事會確立的標準,DILI分為肝細胞損傷型、膽汁淤積型、混合型。
常用保肝藥物

如何選擇保肝藥物
1.簡化用藥。過多的藥物進入體內,需要在肝臟進行代謝,反而加重肝臟負擔。在藥物選擇上強調簡化用藥,最好選擇1種具有多重作用機制的藥物(如腺苷蛋氨酸),既能從多條途徑保護肝細胞,又具備抗膽汁淤積作用,是較理想的選擇。
2.熊去氧膽酸可有效治療DILI,尤其是對那些膽汁淤積型和混合型患者更為合適。
3.甘草酸類藥物對多種DILI有效,如抗生素、抗腫瘤葯、中草藥所致等,對肝細胞型、膽汁淤積型、混合型肝損害都有較好的作用。
4.預防性保肝藥物可選擇多烯磷脂醯膽鹼、硫普羅寧及維生素C等具有保護細胞膜作用的解毒藥物。
5.相比其他保肝藥物,腺苷蛋氨酸對孕婦和胎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唯一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批准用於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的保肝藥物。
DILI的治療原則
1.停葯:最重要的措施是停用和避免重新給予引起肝損傷及同一生化家族的藥物。
2.應用特殊解毒劑和(或)選用保肝藥物,早期應用N-乙醯半胱氨酸可有效治療對乙醯氨基酚中毒性肝損傷,對於明顯有膽汁淤積或瘙癢患者可應用熊去氧膽酸。
3.其他對症處理:採取補液、利尿等措施加速藥物排泄,必要時進行血液透析、血漿置換甚至肝移植。對於出現皮疹、瘙癢、嗜酸粒細胞增多的嚴重過敏者可適當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等。
參考資料:
1. 本文所涉及藥物藥品說明書
2. 醫脈通
3.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中國抗淋巴瘤聯盟. 血液病患者藥物性肝損傷的預防和規範化治療專家共識(2016年版). 中華血液學雜誌,2016,37(6):441-452.
4.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藥物性肝病學組. 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 中華肝臟病雜誌,2015,23(11):810-820.
5. 許建明.急性藥物性肝損傷診治建議(草案)[J].中華消化雜誌,2007,27(11):765-767.
6. 陳帥,楊長青.藥物性肝損傷治療的進展與困惑[J].臨床肝膽病雜誌,2021,37(11):2505-2509.
7. 鄭培良,於淼.新一代保肝藥物[J].中國臨床醫生,2001(04):49-50.
作者簡介

戴碧珊,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藥師,主要從事藥品調劑和藥品管理,熟悉臨床常用西藥、中成藥的合理使用、患者用藥教育等藥學服用內容。

編輯:李建國
複核:陳小波、黃桃
責編:劉慶鈞
審定:池思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