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專家推薦表現為發燒無汗的新冠感染者喝「紅糖蔥白薑湯」退燒,這真的有用嗎?
答案是:
要說有用就有用。
因為,喝了後,體溫終究會降下來。
然而,從發燒的原理機制上講,喝「紅糖蔥白薑湯」真的沒用。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我開門還是需要從發燒的基本原理和過程講起。
發燒的原理和過程
我在
更具體地說,是由外源性致熱源激發身體免疫系統釋放的一些炎症因子作為內源性致熱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前列腺素E2可以直接作用於下丘腦體溫中樞的熱敏神經元,上調設定的目標核心體溫,從而通過身體節能和/或產能機制,導致核心體溫升高到上調的核心體溫的現象和過程。
這也就意味著,發燒的整個過程都是在體溫中樞的控制下「按部就班」進行的,可以達到的最高溫度是有限度的。
當體溫達到了下丘腦的設定目標溫度,身體就會啟動散熱機制自動降低體溫。
結果,整個發燒的進程,體溫呈現一個明顯的周期性變化過程。
這個過程一般分為體溫上升期,平台期和體溫下降期,以及周期之間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間歇期。
比如,使用細菌致熱源脂多糖(LPS)在實驗豚鼠進行的經典的實驗性發燒體溫就呈現上圖所示的典型周期性變化。
圖中可以看到,雖然沒有給實驗動物任何退燒藥,體溫仍然出現顯著下降,降低到了接近發燒前的正常(基線)水平。
發燒過程中的寒熱和有汗無汗
在發燒過程的不同階段,患者會出現不同的癥狀和體征。
從原理上講,身體核心體溫的調節類似於安裝自動變頻冷暖空調房間內室溫的自動控制。
下丘腦體溫中樞就相當於空調的溫控器,發燒就像我們主動上調空調的溫控器設定溫度,比如從原先設定的24度上調到28度,內源性致熱源前列腺素E2也可以將體溫中樞的設定溫度上調,比如從37度上調到40度。
此時,下丘腦內感受體溫的感受器感受到的還是實際的37度,比設定的目標體溫低了3度,這個溫差就會讓大腦產生寒冷的感覺,從而啟動節省熱量和/或產生熱量的機制,來升高體溫。
節能機制就是收縮皮膚血管以降低皮膚與環境的溫差來減少熱量散失。
這時,我們不僅感覺到冷,皮膚還會顯得蒼白,甚至會起「雞皮疙瘩」。
如果體溫中樞「認為」這還不足及時升高溫度,就會啟動產熱機制,就是寒顫,通過肌肉痙攣性收縮快速產熱——寒顫的產熱效率是正常新陳代謝的500倍。
以上機制就會讓體溫出現升高,這就是發燒過程的體溫上升期。
在這個階段,身體感覺到寒冷,甚至出現寒顫,自然不可能出汗——發燒體溫上升期的這種身熱畏寒無汗,在不明發燒原理的中醫被稱為「風寒證」。
當實際體溫升高接近或達到設定的目標體溫時,上述升溫機制就會終止,身體就不會再感覺到寒冷。
通常,身體的實際體溫會在目標體溫上下停留波動一段時間,這既是發燒過程的體溫平台期。
如果我們使用退燒藥抑制了前列腺素E2的產生,或者由於前列腺素E2的自身代謝導致了作用於體溫中樞前列腺素E2水平的降低,就不足以維持原先設定的溫度。
設定溫度的降低就會使得實際的體溫高於設定的溫度,我們不但不再感覺到寒冷,反而會感覺到溫暖到煩熱,體溫中樞就會啟動降溫機制。
降溫機制也包括兩個層級,首先是通過擴張皮膚血管來增加皮膚與環境的溫差以增加散熱速度。此時,我們不僅感覺到熱,皮膚還會發紅。
如果設定溫度下調過大,比如使用了大劑量有效退燒藥,僅僅依靠皮膚血管擴張不足以快速降溫,體溫中樞就會發出指令,其中快速散熱機制,就是出汗——出汗是極其高效的散熱機制,每1克汗液在皮膚表面完全蒸發就能帶走0.52千卡熱量。
大量出汗就會快速帶走大量熱量,從而讓體溫快速下降。
這就是體溫的下降期。
越是高熱,尤其是服用大量退燒藥後,體溫下降越快,出汗量就越大——儘管實際的機制是相反的過程。
這也就是日前社交媒體上說,有高燒的新冠患者退燒時被窩裡「冒煙」的原理——汗液在相對高溫飢餓濕度下的蒸發呈現了肉眼可見的水蒸氣。
退燒藥是通過打斷發燒過程退燒,而「紅糖蔥白薑湯」的發汗退燒則是貪天之功
由上可見,發燒時,我們通過服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環氧化酶的活性,抑制前列腺素的產生來退燒,是通過打斷發燒的生理過程實現的。
由於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都需要一些時間,因而服藥後的退燒效應有一定時間的滯後。
但像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酶環氧化酶抑製劑的退燒作用是經過無數科學實驗和臨床試驗驗證了的。
喝「紅糖蔥白薑湯」為什麼看上去也能退燒呢?
事實上,能不能退燒,得看「紅糖蔥白薑湯」的服用和「作用」時間點。
如果在體溫上升期喝「紅糖蔥白薑湯」,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揮「退燒」效力的;
如果在體溫平台期的後期喝「紅糖蔥白薑湯」,還「真」會在不久後發揮「退燒」神效;
當然了,如果在已經開始出汗的體溫下降期喝「紅糖蔥白薑湯」,其「退燒」效應還是相當高效的。
因為,此時,「紅糖蔥白薑湯」中來自生薑的姜辣素,來自大蔥中的硫化丙烯,都是與辣椒素一樣的含硫化合物,都可以通過激活辣椒素受體產生一種熱痛感覺。
不僅如此,辣椒素受體是一個多模態受體,還可以被42度的高溫(熱薑湯),大蒜、胡椒,以及幾乎所有中醫認為的「熱性」藥材(大都含有都類似的含硫化合物,比如,肉桂),同樣可以刺激產生熱痛覺。
這種熱痛覺在發燒的體溫上升期根本起不了任何效應,但在身體已經溫熱的體溫下降期卻可以大顯身手,就如同在烈日炎炎下大口吃辣椒一樣,會起到非常高效的催汗「降溫」效應。
因此,說喝(熱的)「紅糖蔥白薑湯」可以有效退燒,實際上不過是貪天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