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作為女性健康主要「殺手」的乳腺癌,很多乳腺癌患者會想到將乳房一切了之。然而,除了選擇切除乳房,還有一種方法不僅能治療腫瘤,還能讓女性繼續擁有美麗,那就是保乳治療。但是,很多人對該療法並不清楚,甚至不理解。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甲乳外科主任白俊文一直在緊跟乳腺癌最新診療進展,並向廣大乳腺癌女性推廣普及保乳治療理念。在這條路上,白俊文從未停下腳步。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甲乳外科教授白俊文
質疑 保乳還是保命
白俊文長期工作在臨床一線,對乳腺癌的治療見解頗深。然而,在他接診過的眾多乳腺癌患者中,有很多令他感到遺憾。
白俊文回憶,幾年前,他好不容易為一名愛美的乳腺癌患者做了保乳手術。結果第2天,前來探視的人員就「炸了營」。「你是保乳重要,還是保命重要?」「天啊,你都得了乳腺癌,居然還敢留乳房?」一聲聲來自親人「靈魂」的拷問,壓得這名患者喘不過氣來。第3天,該患者就辦理出院手續直奔北京,託人找了一家大型醫院直接將乳房全部切除。
每次提到此事,白俊文都無不感慨,為這位女士感到惋惜。白俊文說:「這件事充分體現了讓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術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這也給甲乳外科的醫生們出了一道題,即如何更好地開展保乳治療科普,以及與患者及其家屬做好術前溝通。」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優秀醫生表彰

內蒙古自治區醫師協會首屆名醫表彰
實例 重啟美好生活
「還有一名乳腺癌患者,讓我印象深刻。」白俊文回憶說,「這名患者術前檢查並沒提示她有腋窩淋巴結轉移跡象,但術中前哨淋巴結卻為陽性。於是,根據術前溝通和患者意願,我們為她做了保乳術聯合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後給予化療、放療以及內分泌治療等綜合治療。然而,該患者還是不放心,便去國內某知名醫院複查。接診她的教授看了她的病理資料,卻說我們不該為她做保乳術。回來後,該患者對我們的意見極大,同時也心灰意冷,辭去了小學校長的職務,提前申請病退,失去了事業上繼續奮鬥的勇氣和動力。好在她還堅持鍛煉身體和定期複查。6年後,在一次複查時,她無意中跟我提起此事。我告訴她,如果當初我們的診療方案錯了,你現在哪會有這麼好的狀態。從那一刻起,患者釋然了,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她還以身示範,和我們一起做了多次患教活動,被我們當地媒體評為『青城好人』。」
至今,這名患者已經健康存活了12年。談到這名患者,白俊文很有成就感,更為她感到欣慰:「雖然我為乳腺癌患者開展保乳術常飽受質疑,但看到患者美好生活每一天,我也滿足了。我想,只有心系患者才能收穫肯定。」


「賦能專科建設 共創健康中國——乳腺癌科學化管理促進項目」內蒙古自治區啟動會
賦能 推動規範化治療
當談及健康報社和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聯合開展的「賦能專科建設共創健康中國——乳腺癌科學化管理促進項目」時,白俊文表示,該項目對促進我國乳腺癌規範化診療起到推動作用,對提高患者對保乳術的認知水平起到促進作用。據介紹,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甲乳外科於2007年從普外科中分離出來獨立成科。
之後,甲乳外科團隊潛心研究學習乳腺癌保乳術和前哨淋巴結活檢示蹤技術,從局部擴大切除到腫瘤成型技術的使用,不斷提高了保乳率。目前,保乳術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已成為該科常用的治療和檢測手段。
隨著近些年術前新輔助治療理念的興起,該療法已經成為當前相當一部分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策略。「保器官和保功能已經成為甲乳外科醫生在治療前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因此,有人稱其為乳腺癌治療的『第2次革命』。」白俊文說。

2022CBCS指南中青年專家巡講
國內外多項大型真實世界研究發現,在臨床實踐中,接受保乳治療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結局優於接受切乳治療的患者。據統計,去年,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就診的乳腺癌患者中,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接受了保乳術。這些接受保乳術的患者的術後複發率低於1%。
白俊文說:「如今,高通量基因檢測技術的應用,使包括乳腺癌在內的惡性腫瘤進入精準治療的時代。相信隨著乳腺癌規範化診療水平的提高,以及前沿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多的乳腺癌患者會更加美麗健康地享受生活。」

文:柴羽佳 李忠敏
編輯:吳剛
審核:韓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