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補鈣」成為一個熱門詞。然而得其利的不少,受其害的也有。張阿姨今年快70歲了,退休後一直在家帶孫子。眼看孫子馬上就要背著書包上學堂了,自己終於可以歇息一下,不料腰腿開始酸痛。兒子和兒媳很孝順,聞訊買回不少鈣片、氨糖和營養品給她。張阿姨吃了很長一段時間,腿腳似乎比以前利索些了,可是在一次例行體檢中發現了血管硬化的跡象。
此次來醫院看病,經過冠脈螺旋CT檢查出了患有冠心病。
補鈣與冠心病「關係密切」!
近年來有關缺鈣、補鈣的新聞屢見報端,催生了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產品。然而補鈣恰到好處能夠強身健體,補鈣過度反而會導致新的健康隱患。
比如臨床上常見的結石,很多情況就是因補鈣過度引起的。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隱患。《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的一則研究發現,女性過量補鈣會增加其發生冠心病和中風的概率。報道稱該研究涉及16718名美國婦女及2.9萬名英國老人,調查開始前的受訪婦女都沒有服用鈣補充劑。實驗結束時,同時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的婦女,其冠心病和中風概率分別增加了25%和15%!
補鈣過度可能導致冠心病!
如果飲食、運動不注意,老年人特別是絕經後女性比較容易骨質疏鬆。但是盲目的過量補鈣會導致血鈣濃度驟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和血管硬化。
鈣離子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後形成血鈣,再通過骨代謝(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但這不代表鈣補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因為當人體細胞內的鈣濃度過高時,會激活磷酯酶A2,該酶能夠破壞細胞內的結構,使細胞核中的DNA斷裂。當細胞質與細胞膜分離後,就會導致細胞皺裂死亡。
美國每年有20萬例致命性心臟病發作,其中一部分是由於心臟缺血造成鈣離子大量湧入心肌細胞內發生鈣沉積而致。
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如何補鈣?
在我國,因補鈣過度而猝死的患者病例數尚無統計。但就心血管系統而言,至少在門診上還是能夠經常見到此類患者。
補鈣過度引起的鈣代謝失調,主要表現為血管平滑肌中的鈣含量增高,血管張力增加而引起痙攣,血流減緩甚至停止。研究證實,鈣拮抗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硫氮唑酮等)能夠阻止鈣離子大量湧入細胞內,進而解除冠狀動脈痙攣,保證冠狀動脈血流量。
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宜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指定的鈣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改善生活方式一馬當先
其實到目前為止,究竟什麼人必須補鈣、何時開始補、要補多久,還沒有特別明確、統一的說法。但是我們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補鈣方式——食補。
每天喝牛奶,吃奶製品、蝦皮、黃豆等;其次,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少喝或不喝咖啡、可樂;還有一條很關鍵,就是戒煙;最後,每天堅持曬太陽、參加戶外運動,也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大家還是拿不準,就要請教醫生,切忌盲目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