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12種手法及五種針法療偏癱

2022年11月03日01:31:33 健康 1647

免費學中醫,康源送好圖」隆重開展,轉發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今日頭條,私信作者「頭條領圖」,可免費獲得爆品中醫金牌名師的30餘張珍藏乾貨圖譜,限500名,送完即止。

今天學習一下12種臨床常用的針灸補瀉手法。

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我們總結了行之有效、切合實際、簡單易行的補瀉手法12種,茲分述於下。


進針候氣法

針刺必須在得氣的基礎上施行適當的補瀉手法,才能獲得較滿意的療效。針刺有無得氣,是決定補瀉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刺之要,氣至而有效」。這就明確指出了一定要得氣,才能生效。《針灸大成》說:「用針之法,候氣為先」。《標幽賦》說:「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而不治」。由此可見,得氣,是取得療效的必要前提。


筆者在臨床上也觀察到,得氣快的病人,療效比較好;得氣慢或不得氣的,往往收效慢或效不著。因此,在臨床上如遇有針刺不得氣的病人,可採取如下的措施來促使得氣。


一、留針候氣法

《素問·離合真邪論篇》說:「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已至,適而自獲。」


說明留針待氣,要全神貫注觀察針下感覺,慎守勿失。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大約留針10~20分鐘左右,有時不必動針,經氣可自來。


二、循攝法

《金針賦》說:「氣不至者,以手循攝,以爪切掐,以針搖動,進捻搓彈,直待氣至。」


楊繼洲在闡發《金針賦》中以手「循攝」的方法時說:「凡下針,若氣不至,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血氣往來,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這種循攝催氣的方法,筆者在臨床應用較多。


三、捻轉搗動法

陳會在《神應經》中指出:「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動搖,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謂之催氣」。這種方法是搖針、提插、捻轉相結合的催氣法。


筆者也經常採用,以達到針下氣至的目的,然後即須抓緊時機施行補瀉手法,《素問·寶命全形論》說: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標幽賦》指出:「目無外視,手如握虎;心無內慕,如待貴人」。這樣才能達到針刺補瀉的目的,而取得較滿意的療效。



2


控制針感方向法

在遠處取穴進行針剌補瀉手法時,如能使針感到達病所,療效一般較好。


《針灸大成》中記載:「轉針向上氣自上,轉針向下氣自下」。《針灸節要》中說:「內捻轉使氣下行至病所,欲外捻針使氣上行,直過所針一二寸」。這些方法不一定都能達到目的。


筆者在臨床上多採用按壓法,如《金針賦》所載:「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醫學入門》中說:「欲氣上行,按之在後,欲氣下行,按之在前」


筆者曾治牙痛患者,取合谷穴,用左手拇指按壓合谷的下方,同時右手持針,針尖斜向病所,施術後針感沿經上行到達病所,而牙痛即止。


針灸12種手法及五種針法療偏癱 - 天天要聞

或用接氣通經法亦可,如治坐骨神經痛,針環跳穴若針感向下不能過膝時,可在該經陽陵泉再下一針,針感即可到達足趾部。這種方法在臨床上較易取效。



3


捻轉飛旋法

《醫學入門》說:「以大指次(食)指捻針,連搓三下,如手顫之狀,謂之飛。」


臨床操作時以捻轉補瀉為主,瀉法一般連續用較大的幅度捻轉數下,然後放手,拇、食二指張開,如飛鳥展翅之狀,捻時食、中指內收,針體內轉,放時食、中指外伸,針體向外轉,一捻一放,反覆數次,可使針感增強。


反之,捻轉角度小之飛旋手法為補法。曾治一脅痛患者,劇痛半月未愈,遂取陽陵泉行捻轉飛旋瀉法,針到病除,取得立竿見影之效。



4


提插捻搗法

這種方法是在進針得氣後,針在天與地部之間,進行間歇性的捻搗,或持續性較長時間的捻搗。


間歇性一般每隔幾分鐘捻搗1次,每次根據不同病情捻搗數秒至數分鐘,可反覆數次。


多用於瀉法,適用於一切痛證,能發揮鎮痛、鎮靜和消炎等作用。



5


進退震顫法

以拇、食、中三指夾持針柄,作較快速的小幅度進退震顫動作,使針身發生輕微顫動,多用於補法,可使血管及肌肉收縮。


筆者多用於小兒麻痹症及顏面神經麻痹屬虛者,均取得較滿意療效。



6


三才補瀉法

三才補瀉法是分天、人、地三部進針、出針的方法。


《金針賦》說:「初針刺至皮內乃曰天才;少停進針刺至肉內,是曰人才;又停進針刺至筋骨之間,名曰地才,此為極處,就當補之。凡瀉者,初針至天,少停進針直至於地,得氣瀉之,再停良久,即須退針。」


這說明補法時,進針要由天而人,由人而地,分部而進,是徐進之意;瀉法進針由天部直插至地部,是疾進的方法。


筆者在具體操作時,補法是將針刺入天部,得氣後,將針向同一方向捻轉(拇指向前,食指向後)數次,再將針緊按至人部和地部。


與天部同樣捻針法,操作完畢即將針慢提到天部,稍停即可出針並閉其孔。

如病情需要,可反覆幾次,這叫「三進一退,緊按慢提」適用於寒證。


瀉法是將針緩慢地刺入地部,得氣後,將針向同一方向捻轉(拇指向後,食指向前)數次,然後將針緊提至人部和天部,稍停即將針拔岀。


如病情需要,可反覆進針數次,這叫做「三退一進,緊提慢按」適用於熱證

筆者曾治一陽痿患者,針關元穴用三進一退補法,病人感覺有熱感直達龜頭,療效特別顯著,連針7次而愈。



7


一針三刺法

先將針對準穴位刺入得氣後,捻轉幾秒鐘,將針提至皮下,向左邊斜刺一定深度,捻轉得氣後,再將針提到皮下,向右邊斜刺,如法捻轉,然後將針恢復到原來針刺方向及深度,留針10~20分鐘即可出針。

針灸12種手法及五種針法療偏癱 - 天天要聞

例如,筆者治療肩關節炎及三角肌痛,常取肩髃穴得氣後,將針提到皮下向右斜刺,如行龍虎交戰術,有調和營衛、疏通經氣、止痛作用。


又如治不語症,常取上廉泉穴,將針向舌根方向斜刺1~1.5寸,可使舌根部及喉部發脹,有疏通經氣的作用。



8


捻轉透針法

玉龍歌》說:「偏正頭風痛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後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又說:「口眼喎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透頰車


元時針灸名醫竇默常用透穴刺法,對後世臨床應用有很大的影響。

近代透穴針法有橫刺透,如地倉透頰車,太陽透率谷斜刺透,如耳門透聽會,合谷透勞宮直刺透,如內關外關,陽陵泉透陰陵泉等。


筆者常用捻轉進針透穴法,如由懸顱透率谷治偏頭痛,條口透承山治肩凝症,陰陵泉透陽陵泉治膽道疾患,都取得顯著療效。



9


留針刮柄法

當針刺入一定深度得氣留針後,每隔數分鐘刮動針柄1次。

具體操作法是:以右手拇指抵壓針柄頂端,用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地刮動針柄。


這種方法針感不強不弱,病人感覺舒適,適用於體質衰弱、精神過度疲勞或敏感性強和初診的患者。



10


彈努針柄法

《針灸大成》說:「彈而努力,此則先彈針頭,待氣至,退一豆許,先淺而後深,自外推內,補針之法也」


其操作是:以拇、中指輕彈針柄,激髮針感,當氣至之後,再行由淺入深的插針,是屬於補的方法。在留針時亦可每隔3~5分鐘輕彈針柄一次。


《針灸問對》說:「如氣不行,將針輕輕彈之,使之速行」這也適用於得氣遲緩的病人。


11


平補平瀉法

楊繼洲說:「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後平也。陽下之是曰補,陰上之是曰瀉。但是內外之氣調則已」


所謂平補平瀉是較輕柔的補瀉手法,其目的是使陰陽重新趨於調和。

筆者在臨床遇有不虛不實或虛實難辨之證,常應用此法。


其操作方法簡單,即將針刺入穴內,然後來回均勻地捻針,或採用其他各種基本手法,藉以激發經氣,留針至病人有一定的感覺後,即可將針拔出。



12


拔針按摩法

拔針用輕捻出針法,在將針拔出體外後,在扎針處周圍加用按摩手法,此法有幫助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及滑利關節等作用。


實踐證明,針後再加按摩,確實可以增強療效、縮短病程、清除針刺後遺感。

針灸12種手法及五種針法療偏癱 - 天天要聞


針灸12種手法及五種針法療偏癱 - 天天要聞

全身癱瘓針法

第一針是扎人中穴。也叫鬼門關穴,不嚴重的可以用手指尖。嚴重的扎針,從右往左扎。

第二針是扎內關穴。內關是心臟的開關,只要是心臟的問題可扎兩個手的內關。

第三針是扎足三里。兩個腿的都扎,足三里是胃經的大穴。

第四針是扎兩個腳的三陰交。陰虛陽虛的都可以扎。

第五針是扎兩個手的養老穴。管大腦小腦的,扎針對健腦效果非常好。

針灸12種手法及五種針法療偏癱 - 天天要聞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的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請勿盲目試用,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免費學中醫,康源送好圖」隆重開展,轉發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今日頭條,私信作者「頭條領圖」,可免費獲得爆品中醫金牌名師的30餘張珍藏乾貨圖譜,限500名,送完即止。

針灸12種手法及五種針法療偏癱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醫生坦言:這5種水果,是血管的幫手,堅持吃,血管會更年輕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這5種水果,是血管的幫手,堅持吃,血管會更年輕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警惕不良網路信息,增加青少年的性焦慮 - 天天要聞

警惕不良網路信息,增加青少年的性焦慮

現代快報訊(記者 梅書華)性教育不應是「蜻蜓點水」,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建立健康的性認知、情感與人際關係,實現身心全面成長,7月8日上午,南京鼓樓醫院舉行了「青少年性教育」暑期夏令營活動。
不折騰人財物,共育醫學新高地 醫院高校探索新型「聯姻」 - 天天要聞

不折騰人財物,共育醫學新高地 醫院高校探索新型「聯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張華 朱嘉樂近期,醫療界接連上演重磅「聯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正式掛牌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牽手廣東藥科大學、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聯姻南方科技大學、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掛牌暨南大學附屬醫院……醫院與高校「聯姻」熱潮背後的深層需求是什麼?新型...
乳腺癌多是「拖」出來的,女人身體若有3處異常,應及早就醫 - 天天要聞

乳腺癌多是「拖」出來的,女人身體若有3處異常,應及早就醫

乳腺癌是女性健康中的「高危」疾病,雖然現如今早期診斷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但依然有很多女性因為對病症的不重視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很多時候,乳腺癌的出現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慢慢發展、逐步顯現的過程,往往是因為忽視了身體的某些異常信號,才導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