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軟化血管」不靠譜!只喝一點,也增加中風風險

2022年11月02日21:32:07 健康 1173

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喝酒能軟化、擴張血管,促進血液流動,中風

……

這些是很多喜歡喝酒的人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酒局上勸人喝酒時常說的話

然而,現有研究發現,飲酒不僅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還是會增加多種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的行為,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飲酒根本沒有「適量」一說,你喝到體內的每一滴酒,都可能會在潛移默化中侵蝕你的身體,損害肝臟、大腦等多個器官的健康。

近日,一項發表在《神經病學》(Neurology)的新研究為「喝酒有害健康」添加了新證據。這項研究發現,飲酒非但不會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相反還會增加中風風險

喝酒「軟化血管」不靠譜!只喝一點,也增加中風風險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對INTERSTROKE研究(迄今為止,評估中風危險因神經病學素的、規模最大的國際性病例對照研究)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共納入了25848名參與者。

參與者的平均年齡是61.8歲;40.5%是女性;12913 名是中風患者,12935名是沒有患中風的對照人群。

通過調查問卷,研究人員統計了參與者的身高、體重、國籍等基本信息;吸煙狀態、飲酒狀態、飲酒量、飲食、身體活動量等生活方式信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疾病的患病史和治療史信息;以及所患中風的類型(如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等信息。

統計結果顯示,所有參與者中,25.0%的人是當前飲酒者,16.7%的人是曾經飲酒者,58.3%的人是從不飲酒者。

當前飲酒者,大多是年輕、目前吸煙的男性,而且身體活動較少;而從不飲酒者,高血壓、高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比較低

喝酒「軟化血管」不靠譜!只喝一點,也增加中風風險 - 天天要聞

刨除其它因素影響後,研究人員發現,飲酒與中風風險升高有關,而且飲酒量不同,與不同類型中風風險之間的關聯也有所區別

從不飲酒者相比:

  • 當前飲酒的人,患有類型的中風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分別升高了14%50%;但與缺血性中風風險之間並沒有明顯關聯。

  • 曾經飲酒與不同類型中風之間並沒有明顯關聯。

  • 少量飲酒(每周1-7杯)的人,患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升高了39%;但缺血性中風風險並沒有明顯變化;

  • 大量飲酒(女性>14杯/周,男性>21杯/周)的人,患所有類型中風、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風險分別升高了57%、55%和59%

  • 間歇性大量飲酒(每月至少有1天飲酒>5杯)的人,患所有類型中風、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風險分別升高了33%、29%和76%

此外,研究結果還顯示,飲酒與中風風險之間的關聯,在沒有患高血壓和當前吸煙的人群中更顯著;大量飲酒與所有類型中風之間的關聯,在中國和東南亞的當前吸煙的人群中更顯著。

喝酒「軟化血管」不靠譜!只喝一點,也增加中風風險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分析,飲酒與中風風險之間的關聯,可能與多種機制有關,包括飲酒會引發血壓升高、血液呈高凝狀態、腦血流量減少、膽固醇改變、纖維蛋白原減少、內皮功能改變、炎症調節功能減弱、房顫或其他心律失常等,進而增加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相關機制還沒有明確,還需要更多研究探索。

需要注意的是,這項研究只是顯示了飲酒與中風風險升高之間存在關聯,並沒有表明因果關係。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一些數據依賴參與者回憶等,可能也會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

研究最後強調指出,中風是全球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發病率正在上升。因此,迫切需要了解、並找出更多中風的危險因素,以採取預防性措施,降低中風風險。

這項研究的發現提醒我們,飲酒可能是中風的一個危險因素,即使是少量飲酒,也很可能會增加中風的風險。應將不飲酒納入到預防中風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中,而不是少量飲酒。

總而言之,飲酒嚴重危害健康,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飲酒者應盡量戒酒;不飲酒者,應保持不飲酒,不要嘗試飲酒。

參考資料

[1]

Andrew Smyth, et al.,(2022). Alcohol Intake as a Risk Factor for Acute Stroke: The INTERSTROKE Study. Neurology, DOI: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201388.

[2] Neurology: Alcohol consumpt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acute stroke. Retrieved Oct 26 ,2022,from https://topic.echemi.com/a/neurology-alcohol-consumption-is-a-risk-factor-for-acute-stroke_260688.html

免責聲明:葯明康德內容團隊專註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葯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葯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經葯明康德內容團隊「健康榨知機」微信公眾號(ID:ey_global)授權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

往期精彩回顧

|第一印象有多重要?研究表明:這類人相親更易成功

|警惕!挖鼻孔或增加痴呆風險

|為什麼世界上一半的樹懶,都死於上廁所?

|用鬧鈴叫醒其實是個惡性循環……

科技發展的背後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喝酒「軟化血管」不靠譜!只喝一點,也增加中風風險 - 天天要聞喝酒「軟化血管」不靠譜!只喝一點,也增加中風風險 - 天天要聞

點分享

喝酒「軟化血管」不靠譜!只喝一點,也增加中風風險 - 天天要聞

點收藏

喝酒「軟化血管」不靠譜!只喝一點,也增加中風風險 - 天天要聞喝酒「軟化血管」不靠譜!只喝一點,也增加中風風險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聞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剛上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做實習保安的大二學生鄺藝年就做了一件很「帥」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暈倒在醫院門診大廳外。鄺藝年見狀,衝上前去將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沖向急診室。從發現到交接給醫生,只用了兩分鐘。據現場目擊者描述,事發5日上午十一時許,當時該患者正在門診大廳外,突然無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聞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隨著暑氣漸長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熱。在如今馬上入伏的情況下,想要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相關數據調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到江南等地帶,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30°C 。對於老年人來說,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很容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 天天要聞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葯明康德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剛剛結束,我們欣喜地看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葯研發領域迎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療法作為治療DMD的重要模式,相關偶聯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下一代療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滿足行業持續增長的研發需求,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