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種說法,「你最近皮膚變黃了,是不是肝出問題了喲?」真是這樣嗎?
(網路配圖)
膽道受阻也會導致黃疸
其實,引起我們皮膚髮黃的原因不僅僅是肝病。
在醫學上,由疾病引起的皮膚髮黃或眼睛變黃,我們稱之為黃疸。
(網路配圖)
在成年人中,常見的黃疸包括3種類型:
第一是我們大眾熟悉的肝細胞性黃疸,就是因為肝細胞受損所致。
第二是因為膽管受阻導致的梗阻性黃疸。
第三是紅細胞被破壞導致的溶血性黃疸。
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的黃疸都是因為肝生病了。
那麼,為什麼膽道梗阻會導致皮膚髮黃呢?
首先,膽汁中的膽色素就如同染料一般,是導致我們皮膚變黃的罪魁禍首。
膽汁是由肝臟合成的,合成的膽汁需要經過膽道排泄到腸道中參與食物的消化,最後大多數經由大便排出體外。
在這個過程中,膽道就像水管一樣,起著運輸膽汁的作用。
假如這根水管堵住了,那麼,膽汁自然也就無法順利排出,繼而被重吸收,進入我們全身的血液循環。
這時全身皮膚以及鞏膜都會被這「染料」染黃,也就出現了我們前面所說的全身皮膚髮黃、鞏膜發黃。
除此之外,患者還會出現尿黃,以及大便變白。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皮膚、鞏膜、尿液都是變黃,而大便是變白呢?
這是因為,膽道梗阻後,膽汁無法排到腸道中,也就沒有機會把大便染黃,所以就出現白陶土樣大便。
(網路配圖)
解決根本原因,方能緩解梗阻
可以導致梗阻性黃疸的膽道疾病主要有以下3種情況:
1.膽道腫瘤除了出現皮膚、鞏膜、尿液變黃,白陶土大便,還有腹痛、體重減輕等癥狀。
2.膽道結石也是表現為皮膚、鞏膜、尿液變黃,白陶土樣大便,腹痛,還可能出現寒戰、高熱等癥狀。
3.膽道狹窄堵塞膽道 癥狀也和上面兩個差不多。
當發現皮膚黃了,建議立即到正規醫院的肝膽科就診,醫生一般會建議您抽血、做彩超、照CT或者做磁共振,完善檢查後確定原因。
治療的話,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積極抗感染治療、PTCD(經皮肝內膽管穿刺引流)穿刺引流等方式,減輕癥狀,改善基礎情況。然後,再根據具體病因進行治療。
如果是因為結石造成的梗阻,那就想盡辦法取出石頭,包括手術切開取石、ERCP(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等。
如果是因為腫瘤造成的梗阻,在早期,我們可以積極手術,切除腫瘤,重建消化道。但很多膽道腫瘤的患者就診之時就已是晚期,已經沒有手術切除的機會。
對此,我們可以在超聲、CT或是DSA等影像設備的引導下進行PTCD(經皮肝內膽管穿刺引流),通過皮下穿刺把一根細細的導絲送到膽道里,安置引流管。這種方法可以很快解決患者的黃疸、腹痛等癥狀。但缺點是,患者需要一直在肚子上接引流管,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並且,由於膽汁丟失到體外,患者消化功能會變差,容易出現電解質及酸鹼失衡。
(網路配圖)
為此,我們還可以選擇經過PTCD管道或十二指腸鏡放入膽道支架,用膽道支架把腫瘤撐開,膽汁就可以順著支架流入腸道。這樣,既解決了梗阻導致的皮膚髮黃等問題,又解決了消化功能差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還可以使用化療、光動力治療等方式針對腫瘤本身進行治療。
作者|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胰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 羅鮮樟
來源|《家庭醫藥》2022年10月第19期
編輯|張皖波
校對|鄭柯
二審|張越
終審|劉慧英 張如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