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於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楊浦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推出《百姓健康》欄目,我們邀請轄區內各大醫院的專家為大家解讀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和健康問題。
本期邀請到的是楊浦區控江醫院大內科兼心內科主任趙婭,和大家聊一聊心臟康復的話題。
楊浦區控江醫院
大內科兼心內科主任趙婭
《中國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報告2021》指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推算患病人數約3.3億,城鄉居民疾病死亡構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服用藥物,手術治療如植入支架、冠脈搭橋等大家都略知一二,但對心臟康復治療卻了解較少,但心臟康復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髮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楊浦區控江醫院大內科兼心內科主任趙婭就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心臟康復的相關內容。
戳鏈接觀看視頻→https://mp.weixin.qq.com/s/wxfnhNx6q8sBHv8CGJMkMQ
什麼是心臟康復?
心臟康復是通過多學科合作(心內科醫師為主,包括康復科、營養科、心理科、藥劑科、護理團隊),採取綜合干預手段來幫助患者培養並保持健康行為,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恢復到一個最佳狀態,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死亡率,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而進行的綜合性心血管疾病管理的醫療模式。簡單地說,心臟康復就是採用一系列綜合的干預治療措施讓心血管疾病患者維護自身健康,防止複發,提高心臟功能,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是心臟病慢性期一個較好的治療手段。
為什麼要做心臟康復?
現代醫學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日新月異,許多新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臨床,各類新葯層出不窮,在疾病發作急性期挽救了患者生命,但是植入支架、搭好橋,換好瓣膜後就一勞永逸了嗎?
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患者在疾病的緩解期會暴露諸多問題,例如精神心理問題(經常想用力支架是否會脫落;常常在夜間或凌晨出現胸悶、心慌、氣急,多次至醫院急診檢查均無異常;經常害怕再次心梗發作,整天惶恐不安)、生活質量顯著下降(很多人認為自己得了心臟病就徹底不能「動」,尤其是手術之後的這段時間要好好在家休養,以靜養為主。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長期單一的靜養可導致心臟功能及機體體能進行性下降,肌肉的丟失,稍微活動就氣喘),甚至使疾病反覆加重等,這些問題使患者無法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時又帶來額外醫療負擔。心臟康復很大程度上能夠解決這些客觀問題,實現心血管疾病「防病、治病、控病」的有機統一。
心臟康復的益處有哪些?
大量的醫學循證數據證實心臟康復能改善心臟功能,強化機體體能。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入放鬆狀態,改善生活質量,回歸正常生活,減少因心臟疾病引起的住院次數,降低心源性死亡發生率。能有效控制高血壓、高血糖、脂代謝異常、肥胖等心血管危險因素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再發生。
哪些人群適合做心臟康復?
有明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應該積極進行系統的心臟康復。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穩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
各種心臟病術後患者:如冠脈搭橋術後、冠脈介入支架術後、心臟瓣膜病術後等。
心力衰竭患者:如慢性、穩定期的心力衰竭患者。
雙心疾病患者:有心血管疾病伴有心理問題。
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如早期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患者。
心臟康復包括哪些內容?
首先要強調的是在制定心臟康復治療方案前,我們需要對患者進行心臟康複評估。評估包括五個方面:第一是對患者專科疾病狀況的評估;第二是對患者心血管系統的危險因素進行評估;第三是對其運動能力的評估;第四是對其危險性進行分級;最後是為其進行康復治療的禁忌症評估。通過全面科學的評估為患者制定一個有效的康復方案。
具體心臟康復包括五大方面,也就是心臟康復要牢記「五大處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藥物處方:有效的藥物治療是心血管疾病治療的基石。藥物處方的規範化在干預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延緩疾病進展和改善預後方面影響巨大。例如冠心病二級預防應用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調脂葯、β受體阻滯劑等。少數患者以為裝好支架、搭好橋就不用吃藥了,有些患者認為「是葯三分毒」,認為手術之後長期服藥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自行停葯,這種想法並不正確。支架術後不是萬事大吉了,預防疾病再發,用藥非常重要,一定要按照醫生囑咐規律用藥,如果發現副作用要及時與醫生溝通,並且要遵囑定期複查。
運動處方:運動是心臟康復的核心要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髮展與很多因素有關,機制十分複雜。醫學研究的大量證據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身體惰性,在心血管疾病中占重要地位,提高身體活動性,積极參与運動鍛煉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運動處方包括運動方式、運動時間、強度及頻率。首先要對患者進行運動能力的綜合評估後制定出個體化的運動處方。評估常採用心肺運動功能測定(CPET)、六分鐘步行試驗。心肺運動功能測定是判斷機體運動耐力的金標準,常規的心電圖、HOLTER、心超均反應靜息狀態下的心臟功能,心肺運動試驗能精準反應運動狀態下的心肺功能,體現個人的心臟儲備能力,能早期發現潛在的心臟疾病。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我們進行心肺運動功能檢測,能準確判斷患者的運動時無氧閾值是多少,對應心率是多少,確保患者運動時心率不超過無氧閾心率,結合患者病情準確制定出符合自身運動耐力的有氧運動處方,以確保病人運動即有效又安全。
營養處方:膳食營養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環境因素之一,科學合理的膳食營養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先進行患者飲食習慣評估,再給予科學合理的建議。
心理處方:心臟康復特別要注意患者心理因素對康復的影響。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病人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所以在積極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基礎上,還要通過抑鬱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等進行篩查,我們心臟康復中心發現有些患者在填量表時對有些問題迴避不做選擇,導致評估困難。我們中心就用腦狀態評估儀,通過腦電圖判斷患者的心理精神狀態,更為客觀,能準確的了解患者精神心理狀態,可制定相應的心理處方以及時干預病人的精神心理問題。
戒煙處方:戒煙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和死亡風險。戒煙的長期獲益至少等同於,甚至優於目前常用的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也是挽救生命最經濟有效的干預手段。
2022-10-29 17:41
來源:上海楊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