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瓜子到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最好先搞清這4件事

2022年10月15日18:03:15 健康 1098

瓜子是人們待客必備的寶藏零食,越嗑越上頭,一會兒的功夫就能看到「瓜子皮小山」,滿滿的成就感。無論是南瓜子西瓜子、葵花籽,都很方便食用。看電視、聊天、發獃的時候手裡握上一把,既能緩解嘴巴的寂寞,又能為身體補充營養。

嗑瓜子到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最好先搞清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01

不同的瓜子都有啥營養?

瓜子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它們外觀不同,營養也各不相同。

1. 葵花子

葵花子是瓜子中最受歡迎的一款,可以讓人吃到停不下來。炒葵花子的總維生素 E 含量特別優秀,為 26.46 毫克/百克,和炒南瓜子的含量相當,但卻是炒西瓜子的 21.5 倍。

維生素 E 是一種強抗氧化劑,不僅能維持正常的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起到抗炎、抗衰老的作用。

嗑瓜子到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最好先搞清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炒葵花子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B1,含量為 0.43 毫克/百克,分別是炒南瓜子和炒西瓜子的 5 倍和 11 倍。缺乏維生素 B1 會出現乏累、頭疼、易怒、健忘等癥狀,還會影響神經傳導、減緩胃腸蠕動,增加患便秘的風險。

2. 南瓜子

相比於炒葵花子和炒西瓜子來說,炒南瓜子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為 36 克/百克,分別是炒葵花子和炒西瓜子的 1.6 倍和 1.1 倍。並且它的鉀含量高達 672 毫克/百克,是炒葵花子的近 1.4 倍,比較適合需要控血壓的人群吃。

嗑瓜子到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最好先搞清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民間有傳言說:吃南瓜子能提高男性的性功能。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言是因為炒南瓜子中含有豐富的鋅,含量為 7.12 毫克/百克,是炒葵花子的 1.2 倍。但是這並不代表吃南瓜子能提高男性的性功能,僅僅是有助於維持生殖健康而已。

3. 西瓜子

西瓜子平時吃的人比較少,除了普通的西瓜子之外,大多數用來直接「嗑」的西瓜子其實是打瓜的籽,這種瓜也叫籽瓜、子瓜、瓜子瓜,體積比正常的西瓜要小,而且籽很多、籽也大,適合做「嗑瓜子」的原料。

炒西瓜子的鐵含量比較突出,為 8.2 毫克/百克,是炒葵花子的 1.3 倍,雖然吸收率不如動物性鐵,但也能為補鐵貢獻點微薄之力;鉀含量也不錯,為 612 毫克/百克,雖然不如炒南瓜子,但也相差無幾,同樣適合需要控血壓的人群。

以上 3 種瓜子中都含有木脂素,也叫木酚素,屬於酚類植物化合物的一種,主要存在於穀物、堅果和豆類食物中。木脂素可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長期攝入木脂素可降低男性和女性總冠心病風險。

另外,他們也都含有亞油酸,最高的是炒葵花籽,亞油酸含量高達 77.1%,最低的是炒南瓜子,亞油酸含量為 44.7%。亞油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也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要想營養攝入的更均衡,可以不同種類的瓜子換著吃。

02

吃 1 把瓜子=喝 1 勺油?

傳言說:1 把瓜子 =1 勺油。這種說法是否靠譜呢?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 第 6 版》中的數據,各種瓜子中的脂肪含量都不低,其中炒葵花子的脂肪含量最高為 52.8 克/百克,其次是炒南瓜子含量為 46.1 克/百克,最少的是炒西瓜子為 44.8 克/百克。

脂肪含量:炒葵花子>炒南瓜子>炒西瓜子

一把瓜子仁約為 10 克,脂肪含量為 5.2 克,而一瓷勺烹調油約為 10 克。所以 1 把瓜子=1 勺油的說法有些誇張了,大約也就是半勺油,如果手比較大,倒是可能達到 1 勺油的脂肪。

嗑瓜子到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最好先搞清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但如果是 1 把帶殼的瓜子,可食部約為 5 克左右,就更達不到 1 勺油的脂肪含量了。

所以 1 把瓜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把、一把、又一把……根本停不下來。

03

瓜子吃太多會口乾舌燥?

瓜子雖然好吃,但如果一次吃得多了,很多人會感覺口乾舌燥,甚至還會口腔潰瘍。

這是因為瓜子吃的多,口感太咸、太干,而且瓜子皮質地堅硬粗糙,嗑瓜子的時候可能會傷害到口腔黏膜,導致潰瘍。要想避免這種癥狀,要注意一次別吃太多瓜子,並且多喝水。

嗑瓜子到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最好先搞清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04

如何健康吃瓜子?

瓜子屬於堅果,常吃有益健康,不僅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還可降低人體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但如果吃錯了反而對健康有害!要想健康吃瓜子,得做到以下 4 個建議:

1. 控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推薦堅果每周吃 50~70 克,平均到每天吃 10 克即可。相當於帶殼的瓜子 1.5-2 把,小點的核桃 2~3 個,紙皮核桃 1 個,腰果 7-8 個,榛子仁約 12 個。

再有,如果平時瓜子吃的太多,長期固定用門牙某處嗑瓜子會造成牙齒的過度磨損,形成「瓜子牙」,影響牙齒的美觀和健康。

2. 霉苦味瓜子別吃

吃瓜子的時候難免會吃到有霉苦味兒的,很多人都會選擇直接咽下去,然後再吃幾個壓壓味道。這種做法很不建議!發霉的瓜子含有黃曲霉毒素,是一種劇毒物質。

到底有多毒呢?氰化鉀大家應該不陌生,在影視劇里經常被間諜藏在牙縫裡,在身份暴露時自殺而用,由此可見氰化鉀的毒性已經很強了。而黃曲霉毒素比氰化鉀的毒性還要強 10 倍!並且黃曲霉毒素還具有肝臟致癌性,即使是少量食用,時間長了也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所以,如果吃到了有霉苦味兒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漱口。

3. 最好選原味

很多人都喜歡吃帶味道的瓜子,比如奶香瓜子、五香瓜子、焦糖瓜子、抹茶瓜子、海鹽瓜子等。其實這些口味都不推薦,如果裡面有發霉的瓜子很難吃出來,會被各自獨特的口味掩蓋,容易誤食危害健康。

嗑瓜子到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最好先搞清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而且這類瓜子普遍高糖、高鹽,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如下圖這款焦糖瓜子,鈉含量高達 3111 毫克/百克,很多人一次能輕鬆的吃掉 50 克,那麼將會攝入近 4 克鹽。而 2022 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鹽的攝入量小於 5 克,即便不考慮三餐菜肴的鹽攝入量,只是嗑瓜子這件事就已經很容易超標了!

因此,強烈建議選擇原味瓜子,盡量避免攝入更多的糖和鹽。即便是有發霉的瓜子,也很容易能嘗出來吐掉。

4. 少量購買

瓜子雖然脂肪含量不低,但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氧化酸敗出現哈喇味,味道變差。並且,在酸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過氧化物自由基,促進衰老,危害健康。因此建議一次少買,吃完再買,吃不完的一定要密封保存。

05

總結

瓜子不僅好吃又營養,對於社恐們來說,它還是完美的社交潤滑劑,關鍵時刻真能緩解尷尬,不過別嗑起來沒完哦!

人民網科普)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很多人一聽到「放療」,就敬而遠之?關於放療的二三事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很多人一聽到「放療」,就敬而遠之?關於放療的二三事

「啊?你說要做放療?是不是已經很嚴重了?」「放療不是會把人燒壞嗎?」「聽說放療掉頭髮、嘔吐、整個人都廢了……」在門診聽到「放療」這兩個字,很多人第一反應不是問「它能不能治好我」,而是「我還能不能撐得住」。眼神里的恐懼,幾乎能把診室空氣凍住。
中醫藥文化夜市開啟「吃喝玩學購」養生局 - 天天要聞

中醫藥文化夜市開啟「吃喝玩學購」養生局

縱覽客戶端訊(鞏志根)「這款香膏主要成分是艾草、薄荷,可以防蚊止癢,成分純天然、無任何添加劑,特別適合小孩子使用,您可以試用體驗一下。」在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夜市上館陶縣一家艾草產品生產企業的展位上,兩名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大家介紹著艾草相關產品。一對帶寶寶逛夜市的年輕夫妻體驗後買了2盒,還詳細了解了艾草足...
邯鄲市中心醫院普外十科:保膽手術開啟膽囊疾病治療新篇章 - 天天要聞

邯鄲市中心醫院普外十科:保膽手術開啟膽囊疾病治療新篇章

邯鄲市中心醫院普外十科憑藉成熟的保膽取石、保膽取息肉技術,成為眾多膽囊疾病患者的福音,讓他們避免成為「無膽英雄」。在傳統外科手術觀念里,切除病變器官似乎是治療疾病的常見手段。但邯鄲市中心醫院普外十科秉持「治療疾病,保留器官,重塑健康」的理念
濕疹反覆發作?皮膚科醫生教你科學管理 - 天天要聞

濕疹反覆發作?皮膚科醫生教你科學管理

5月25日,全國護膚日。辨識濕疹的「信號」濕疹皮損的表現可隨疾病進展呈現多形性特徵,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特徵。急性期:皮損基底潮紅,出現密集粟粒大紅色丘疹,伴滲出和結痂。亞急性期:紅斑顏色轉暗,滲出減少,出現鱗屑和皸裂。慢性期:皮膚增厚呈皮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 天天要聞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很多人為了趕時間經常十分鐘就解決一頓飯但這種「超速」吃飯的習慣會給健康帶來負擔多項研究報告表明,在幾乎所有年齡組和人群中,進食速度與肥胖呈正相關。更可怕的是,習慣性的快速進食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 天天要聞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論壇暨廣州國家實驗室成立4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於廣州圓滿舉辦,「鍾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論壇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 天天要聞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茶性分寒熱溫涼,功效各異。一杯茶能否養生,關鍵在於「對症下茶」。這種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醫養生的精髓所在。中醫將人的體質分為9類,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和特稟質。不同的體質,對茶的需求也大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