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是一個反映著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進入「寒露」後,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比較大,民間有「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的說法,市民養生保健這一塊需要注意了。

在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市民熊女士帶著自家7個月大的小寶寶前來看病,熊女士告訴記者,近段時間夜裡的氣溫變涼了,可家裡還是開著空調,稍不留神寶寶就著涼了,於是便趕忙帶孩子過來看醫生。

一些家長告訴記者,近來晝夜溫差變大了,雖然白天氣溫還是3字頭,可夜裡最低氣溫卻只有20度上下,因此他們都會特別注意給孩子增添衣物保暖。
廣告時間

廣告時間
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中醫科主任余宏昌告訴記者,寒露以後,晝暖夜涼,南方地區也秋意漸濃,特別是老人家和小孩子的身體適應性較差,這時候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

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中醫科主任余宏昌:有幾個部位要注意,一個是肩頸部,可以穿高領衣服或者戴圍巾,第二是腹部,還有關節和雙足。寒露以後,泡腳是預防保健比較好的措施。

醫生提醒,老人、小孩在早晚可以加上背心,穿上保暖的襪子,這樣才不容易著涼。此外,由於人的雙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保溫性差,因此大夥可以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還可以加入適量一些中藥材。

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中醫科主任 余宏昌:比如說常見的艾草,白芷、細辛、桂枝、玉桂、薑汁都是比較好的選項,水溫不要過高,20分鐘左右,效果達到微微出汗就比較好。
需要提醒的是,患有糖尿病或遠端有循環障礙的患者不適宜泡腳。
寒露以後,天氣也變得愈發乾燥,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潤秋燥」,一些市民還沒緩過神來,在吃東西方面沒有作出調整,這時候再吃冷飲、涼拌菜等生冷食物可能就得不償失了。
日常養生保健做好了,才能少生病。醫生的提醒可得記牢了!
《民生820》記者:曉禎、林梅通訊員:鍾偉導
(梅州電視民生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