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為了改善或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增加或抑制微生物生長而加入食品當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一般認為,在食品中添加一些添加劑是合法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對添加劑存有誤區。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一名男子在一家便利店內被發現死亡,經過調查後被證實是因為食用了含有化學添加劑的油條而死亡。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因食用大量食品添加了化學物質而死去的人。據了解,美國曾發生過多起超市貨架上出售的油條內含有化學物質引起窒息致死事件。食品中加入添加劑是安全和健康的保障,但是不能忽視那些危害人體健康和安全的化學合成化合物。
一、防腐劑
防腐劑是使食品不受微生物污染的一類化學合成化合物。食品中所添加的防腐劑能起到抑制微生物繁殖和防止腐爛或變質的作用,常用的防腐劑包括山梨酸、苯甲酸、山梨酸鉀鎂等。通常來說防腐劑都是人工合成的,可以延長食品保質期或者抑制細菌繁殖,但防腐劑本身也具有毒性,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直接影響。我國衛生部曾公布了不合格食品名單中苯甲酸鈉就有4種。如果長期食用防腐劑超標的食品,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防腐劑攝入過量時也可對身體造成損害。
1、苯甲酸鈉
是一種食品防腐保鮮劑,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三大防腐劑之一。苯甲酸鈉可在人體內蓄積而產生毒性中毒。苯甲酸鈉是目前已知能在人體內蓄積最多的防腐劑。它具有較強的致癌性與抗氧化作用,但長期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腎功能損害。而人體對苯甲酸鈉的代謝途徑是從尿中排出攝入體內,因此長期過量攝入苯甲酸鈉可能導致泌尿系統的損害。
2、山梨酸鉀
山梨酸鉀也叫山梨酸鉀鈉,是一種低毒的防腐劑,其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山梨酸鉀主要用於糕點和餅乾等產品的防腐密封。美國一項針對12個國家的近3000名成人和兒童進行的試驗表明,山梨酸鉀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長和繁殖。我國在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一代調味乳和調味醬國家標準,其中明確規定了該添加劑與檸檬黃、胭脂紅等色素不得同時使用於面製品。所以,市面上大多數的速凍水餃也是使用了山梨酸鉀防腐劑。
3、山梨酸鎂
山梨酸鉀鎂屬高效低毒物質,無毒,對人體無害。目前我國允許山梨酸鉀鎂在水果、蔬菜、罐頭、飲料、糖果、糕點等多種食品中使用。危害:有輕度毒性,能引起皮膚和粘膜刺激,腹瀉和便秘;偶可引起口腔粘膜出血、紅腫或潰瘍;如過量攝入,可出現神經過敏癥狀或導致消化道出血或潰瘍;長期過量攝入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甚至致癌。人體對其過量攝入後,如不能及時代謝出體外,會造成肝臟和腎臟負擔過重。長期攝入山梨酸鉀鎂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另外,山梨酸鉀鎂吸水性強、溶於水的能力也強、可使水分迅速蒸發。長期大量攝入不利於人體健康。
4、其他
黃曲霉毒素B1是一種強致癌物,在多種穀物及蔬菜中均有發現;丙二醛:一種有機酸,在動物體內也能形成毒性很強的物質。長期食用黃曲霉毒素B1超標的食品將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長期大量食用亞硝胺含量超標的水果製品者會增加患胃癌、食道癌和結腸癌的幾率;硫酸軟骨素是一種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在動物體內長期存留也會導致慢性中毒導致死亡。亞硝胺及其衍生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亞硝酸鈉還可作為還原劑等用途。
二、色素和香精等食品添加劑的危害
食品中使用色素是合法的,但很多人把食用色素和香精當作一種食品添加劑。但是色素和香精有很大危害,比如含有過多的食用色素會造成對人的肝臟和腎臟等器官帶來很大危害,而且色素和香精的主要成分是焦亞硫酸鈉和食用鹽中都含有的鹽酸和亞硝胺。這類致癌物質對腎臟和大腦都會造成很大損害。而且有些人食用色素後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還有些色素本身就存在一定毒性並造成肝、腎功能損害。食用色素和香精對人體正常代謝會造成很大影響,還可能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影響。
1、人體正常代謝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人是水做的,其實水和食物中所含的礦物質也是有區別的。比如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糖和脂肪兩種。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通過食物獲得的(特別是澱粉、纖維素等)。而脂肪則主要通過脂肪酶分解轉化為能量物質(脂肪代謝的主要產物是甘油三酯)。比如人體所需的能量物質是通過葡萄糖作為糖原來獲取。但葡萄糖經過代謝後,就會轉變成葡萄糖。而葡萄糖也就是人們日常所說的糖,可以被人體很好地利用,不過它也是一種能量物質。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吃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從食物中直接獲得的,不需要再額外去補充碳水化合物這一物質。
2、天然食物營養價值
天然食物中有很多的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煙酸等。它們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骨量的形成,對兒童和老人的生長發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可以滿足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有利於預防骨質疏鬆、貧血等等問題。維生素 A可以提高人的視力和抗輻射的能力,對眼睛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還可以防止夜盲症。維生素 E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人體內對機體有害的自由基和致癌物亞硝胺等;維生素 B可以預防口腔潰瘍、唇炎等疾病。煙酸對人體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抑制體內癌細胞的生長。維生素C不僅能保護細胞膜不受外界刺激而受損,還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紅細胞再生。維生素B2可以防止體內對鐵產生氧化應激反應而出現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6對大腦發育具有很好作用;維生素B6還可促進體內代謝產物——乙醛的排出;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是防止癌症和神經損傷等作用的有效物質;維生素B6還可以有效地促進鐵代謝與吸收。
3、食用天然食品對身體危害更大
如今很多人對健康不太關注,特別是很多人認為天然食品沒有任何添加劑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但是事實上,天然食品比化學添加劑對身體有更多的傷害。例如:一些商家在生產香腸時會使用硫磺,而硫磺會使香腸中的蛋白質凝固。若長期食用硫磺含量過高的香腸,不僅會損害肝臟健康,還會引起皮膚癌等疾病。一些化學添加物中含有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是一種具有強烈致癌性的毒素,對肝臟損傷很大。而且黃曲霉毒素也是一種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屬於超臨界萃取的產物。
三、食物中產生的有害物質長期攝入,會損害肝臟
添加劑一般都具有毒副作用,對於人體健康也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減少食用對肝臟的損害。有研究發現,人體攝入過多的添加劑以後,肝功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肝臟是一個「凈化」系統,能夠把一些有毒的物質排出體外並將其排出體外。但是過多或者是超過一定劑量以後,就會造成肝功能損傷,並且這個過程也會增加人體的其他有害物質含量。目前,我國關於食品添加劑方面的研究和法規已經比較完善,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包括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添加量不夠嚴格、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等。
1、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種類比較多,主要包括防腐劑、增稠劑、甜味劑、著色劑、抗氧化劑、香味物質、色素等。其中,防腐劑和甜味劑都是常見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可以使食物具有防腐效果,並且具有抗氧化能力;甜味劑能夠增加食物滋味,改善消費者的味覺;香味物質能夠使食物香味濃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消費者不注意合理食用這些物質;另外,這些化學物質在人體內還會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這些食品添加劑,保證食用健康安全。
2、對食品添加劑加量不夠嚴格
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由於受到人們的理解和認知程度的影響,很多人對於食品添加劑的相關知識並不是很了解。因此,他們為了能夠增加食物的口感和營養成分,就會購買一些食品添加劑,並將其放入食物中並食用。但是在對食用後有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國家規定對食品添加劑加量的時候不能夠過於寬鬆。此外大部分的食物在製作過程中都是需要添加很多種不同顏色的添加劑來讓食物看起來更加好看。因此,如果在加工過程當中添加過多的食品添加劑的話,就容易造成食物顏色變淺、口感變差等現象。因此,為了能夠讓消費者吃到更好的食物,應該減少對飲食添加劑種類和加量的不了解。
3、過量使用添加劑
在我國,很多食品廠生產的食品都會在配料中加入防腐劑、增稠劑、著色劑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食物變質,延長保質期;還有一些食品廠則會添加各種各樣的香精油,讓食物看起來更加的誘人。不過,添加防腐劑對人體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防腐劑在添加到食物以後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由於我國現在對食品香料和一些食品添加劑都是禁止使用的,所以這就造成了消費者不知道如何選擇一種適合自己味蕾的產品。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正確烹飪來避免這種情況產生。
四、不良商家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原因
一些食品企業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食品的安全,同時也為了降低成本,採用一些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的食品添加劑。但由於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食品添加劑沒有明確規定,一些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隨意添加,甚至有部分企業不允許食品添加劑進車間,導致這些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發生。另外一個原因也是重要作用:在食品行業生產中濫用食品添加劑是一個嚴重現象,有不少不良商家為了增加產品質量以牟取暴利,不僅不加節制地加入食品添加劑,而且還濫用食品添加劑到食品加工生產中去。例如用糖精兌蜂蜜製造蜜餞、甜蜜素合成果汁飲料等;使用山梨酸等防腐劑用於飲料以及其他食品防腐劑;還用亞硝酸鹽冒充雞精、白砂糖生產假蜂蜜等;又如用糖精代替甜蜜素用於麵包膨化等。由於我國沒有出台相應法律法規約束這些行為,導致市場上濫用食品添加劑現象時有發生。目前我國共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23個省自治區都已制定了禁止或限制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有關規定。
1、明確規定禁止或限制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
我國對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進行了分類。例如,在限制使用的11種防腐劑中有7種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一種酸性防腐劑,能與食物中的鈣離子形成絡合物或離子沉澱反應,使食物中的鈣離子和氯化物發生化學變化,使食物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同時使人體攝入過量的亞硝酸鹽還可能對人體造成致癌作用。我國自2000年起實行了關於調整並停止使用食用植物油新標準。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新國標又將其名稱由「食用植物油」修改為「食用植物油」或「食用調和油」;將其最大使用量由原來的500 mg/kg降至50 mg/kg;將其用量範圍由原來每千克20-50 mg降低到10 mg/kg;明確規定了植物油禁止添加的物質和範圍及用量;規定對植物油的添加總量進行限量控制。
2、制定《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和嚴格執行國家相關產品標準是保證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於確保符合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國還沒有對這些添加劑單獨制定國家標準。為了有效地管理這類添加劑,國家出台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產品標準,以規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部頒布的《食品衛生標準》和其他相關政策文件也要求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國家明令取消或限制生產的(包括已批准用於生產食品但未經批准在其他食品中添加,未列入衛生部《目錄》和《國家管理目錄》中但未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在其他物品中添加,經批准在其他產品或項目上使用,未列入衛生部公布的「黑名單」)、按嚴格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我國制定規定了嚴格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的產品標準體系。這些產品標準是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手段。只有嚴格執行這些產品標準,才能避免「毒饅頭」「毒奶粉」事件的發生。
3、明確規定食品添加劑禁用、限用的範圍
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導致一些不良商家濫用食品添加劑。因此,國家衛生部於2005年9月1日起正式頒布實施《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30號),對各類食品添加劑進行了全面限制規定。其範圍包括:一是禁止在水果、蔬菜和其他糧食加工品中使用山梨酸、糖精鈉等各種色素和甜味劑;二是限量使用亞硝酸鹽、硼砂、漂白劑、苯甲酸鈉、防腐劑、著色劑等一切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食品添加劑,並規定相應的限量標準或禁用範圍。其中明確規定的物質是:一是禁止將檸檬黃、胭脂紅、糖精鈉等用於麵包膨化生產;二是禁止用人工合成防腐劑和染色劑用於飲料等其他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三是禁止將山梨酸等防腐劑用於飲料以及其他食品防腐劑等;四是禁止用甜蜜素替代蔗糖作為生產飲料所用糖精鈉中含有防腐劑;五是禁止用糖精鈉等生產白砂糖中摻雜其他物質;六是禁止在其他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上述物質;七是禁止使用亞硝酸鹽冒充雞精、白砂糖等其他食品藥品添加劑。此外,衛生部還要求各地對本地區不使用或限制利用色素、防腐劑和著色劑生產加工出來或者經批准在允許使用的範圍內可使用的食品藥品添加劑制定嚴格的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