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日,別人家的父母都是帶著孩子逛公園,玩過山車,我也不能免俗呀,帶著19歲的大學生女兒在各個醫院玩起了「過山車」。
女兒上大二,入秋以來一直感冒,吃藥無效,於是我就帶著她到河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生說,住院吧,住院容易輸液,輸幾天液就好了。
女兒就住了10天的醫院,吃中藥加輸液,不燒了,出院了。
可是,出院後女兒一直咳嗽,後來伴隨著低燒,每天早上量體溫都是37度多一點。
再後來,又找中醫吃了幾副中草藥,但是仍然低燒不止。
在國慶節的前兩天,我們到了全球最大的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看病,掛的是呼吸科專家門診。
女兒陳述了病情,說曾經在中醫大附屬醫院住院治療。
大夫一聽說中醫院幾個字,馬上頭搖了搖頭,說他們看的病不對,診斷錯誤,能治好病才怪呢。
於是,大夫開了一溜檢查單,什麼抽血化驗、CT、肺功能等等吧,光檢查費就一千多。
國慶節前夕,各種檢查結果出來了,一附院的專家不辭勞苦仍然在坐門診,我們一大早就趕到了醫院。
大夫將一摞檢查報告仔細閱讀,最後說,我初步確診是結核病,淋巴結核,住院吧,住院後再仔細檢查治療。
我聽說過肺結核、骨結核,頭一次聽說淋巴結核,於是,我憂心忡忡的問大夫:這個病徹底痊癒需要多長時間?
大夫說,先住半個月醫院,如果病情沒有變化,要連續服用一年的藥物。
好傢夥,吃一年的葯,沒病也吃出了病。
我們從一附院出來,我對女兒說,感覺這個大夫不靠譜,你明顯是感冒後遺症,上次感冒沒有徹底好,又犯病了,老人有一句話叫作「是病不是病,又犯必先重」,之所以低燒,是內里火氣太盛,有的中醫叫「瘟症」,實際上就是感冒後遺症。
我建議再換一家醫院看看。
於是,我們來到省胸科醫院,醫生看了一番,說:一附院大夫說是淋巴結核,不太像啊,不然再檢查檢查?
我們沒有檢查,檢查也是這老一套的項目,然後又到了省人民醫院。
這次是一個老專家坐診,他詢問了病情,看了各種檢查單,說:什麼淋巴結核呀,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不是。就是個感冒後遺症。
全家人大喜,老專家的話與我英雄所見略同!
我們趕緊詢問,應該吃些什麼葯呢?
專家搖搖頭,說:不用吃藥,多喝開水,觀察5日,低燒會慢慢退掉,如果低燒改成了高燒,說明有新的情況,到時趕緊來醫院。
女兒回來後,遵醫囑,每天喝大量的開水,感覺越來越好,到第三天,也就是國慶節這天,女兒的體溫已經降到37度以下,痊癒了。
女兒這一溜治病,從發燒、住院、出院、到確診淋巴結核,到專家說沒病,最後喝開水痊癒,整個人是坐過山車,充滿了驚險、恐懼和欣喜。
醫者,仁心也。得虧女兒是一個感冒後遺症,如果是大病被誤診,情何以堪!
女兒病好了,我們一家歡天喜地去鄭州電影小鎮遊玩,體驗民國風情,增強愛國意識,這個國慶節過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