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除了換腎之外,主要依靠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維持生命。透析中產生的各種併發症,讓很多患者和家屬苦不堪言。得了尿毒症身體只會越來越差?尿毒症日趨年輕化下,市民如何更好地預防和治療?
尿毒症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
慢病管理應「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今年61歲的患者黃叔,因為高血壓引發腎功能衰竭,已經透析4年多。像大多數透析患者一樣,黃叔剛開始透析時,對透析知識非常缺乏,只知道透析就是「一周三次去透析中心,把身體的血抽出來過一遍機器,進行過濾清潔一下」。
但是透析沒多久,黃叔開始出現各種不適:走路時間長了會氣喘,透析時身體不舒服,下機後的疲勞要睡幾個小時才能緩解,還伴有心衰失眠……經過康華陽光透析中心精細化的慢病管理,兩個月後黃叔的舒張壓由以前的180mmHg降到150mmHg以下,收縮壓由原來的130mmHg降到90mmHg,除了血壓正常,心衰、氣喘等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膚色也更加紅潤白皙。

據悉,尿毒症也稱終末期慢性腎衰竭,是在各種腎損傷的基礎上逐步惡化發展而來。中國人群中慢性腎病發病率在11%—12%之間,由於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病防控效果不佳,加上腎臟病本身早期癥狀較不明顯,出現明顯癥狀已經是中晚期,而且腎臟病知曉率低,且容易受「腎虧」等錯誤觀念誤導選擇不科學的診療方法,尿毒症發病率呈逐年上升以及年輕化的趨勢。
俗話說「三分看治療、七分看護理」,尿毒症慢病管理更是如此。廣東省中醫院腎病大科主任劉旭生教授提醒,透析患者進入規律透析之後屬於慢病,慢病診療的核心是預防和控制併發症的發生,延長生命年限提高生活質量,這主要靠精細化的護理照護。
「先進規範的慢病管理標準和模式若在基層醫院和獨立透析中心落地,就可更廣泛地服務於廣大血透患者,而當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時,亦可及時轉至三甲醫院處理,這樣能形成上下聯動、雙向轉診的分級診療和就醫模式。」劉主任表示。

據介紹,尿毒症慢病管理治療成效主要依靠護理,康華陽光透析中心最早從2008年開始引進個性化+無傷害透析等新型血液透析慢病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透析對心腦腎等人體臟器的傷害;護士團隊能夠做到透析中密切觀察、提前干預,實現無癥狀透析;定期化驗,對異常指標積極干預,實現指標正常,透析舒服;將患者「化驗指標改善情況」「透析後疲勞度」「正確服藥率」「服用高血壓葯的患者比例」等都納入連鎖中心透析質量管理考核,實現預防並控制併發症的發生。

知多D
得了尿毒症身體只會越來越差?
不一定,患者黃叔的案例就說明這一點。如果在血液透析中能夠得到足夠的毒素和水分清除,做到專業的精細化慢病管理,並且生活方式上能夠進行足夠幅度和細緻的調整,是有可能長期維持在較好健康狀態的。
尿毒症患病期間需要注意哪些?
透析的時候千萬不能提前下機,時間儘可能延長;採取高熱量低蛋白的飲食結構;注意低鹽飲食,減少外食;控制飲水量,日常少喝高湯或飲料;吃任何東西都要搭配磷結合劑。
尿毒症相關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1. 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
2. 慢性肝炎等慢性傳染病
3. 長期使用止痛藥等腎毒性藥物
4. 肥胖
5. 家族中有腎臟病史
如何預防尿毒症?
1.定期進行腎臟檢查,尿檢異常、多年肌酐升高,說明有腎損傷跡象,應及時到腎內科複查。糖尿病患者每年檢查1次;高血壓患者應分別在確診時和開始治療時接受檢查,之後每3年檢查1次;有家族史的個體應每3年檢查1次。
2.矯正不良生活習慣,如憋尿、長期熬夜、大魚大肉、生活作息不規律等。
3.監測血壓的變化,嚴格遵循醫囑。一旦血壓升高,要採取合理的方式進行控制;定期監測服藥後自己的癥狀和指標變化,及時與醫生反饋交流。
采寫:南都記者 楊麗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