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挖痰」的中藥!上養肺,下養腎,外養皮,潤燥生津

2025年04月02日17:02:06 健康 1857

在浩瀚的中藥寶庫中,有一味藥材以其獨特的功效和廣泛的應用而備受推崇,它便是我們今天要深入探討的——貝母。貝母,這味看似平凡卻蘊藏著無窮力量的中藥,不僅具有化痰止咳的顯著效果,更在養肺、養腎、養皮以及潤燥生津方面展現出了非凡的功效,堪稱一味「挖痰」的良藥。

一味「挖痰」的中藥!上養肺,下養腎,外養皮,潤燥生津 - 天天要聞

貝母之源,自然之饋

貝母,又名川貝浙貝,因其產地不同而分為川貝母浙貝母等多種,其中以川貝母最為名貴。川貝母主產於四川、青海等地,而浙貝母則多產於浙江。它們均生長於山野林間,吸取天地之精華,蘊含自然之靈氣。貝母之形,猶如珍珠般圓潤,色澤潔白或微黃,質地堅硬而脆,斷面潔白如雪,粉性足,這正是其藥效所在。

上養肺,化痰止咳之要葯

肺為嬌臟,喜潤惡燥,易受外邪侵襲,而痰濁阻肺是常見的病理狀態。貝母,性微寒,味甘苦,歸肺經,善能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無論是外感風熱所致的咳嗽痰多,還是內傷陰虛引起的燥咳少痰,貝母均能發揮其獨特的化痰止咳作用。它像一把精準的「挖痰」小鏟,深入肺臟,將痰濁化開,再通過咳嗽排出體外,使肺臟恢復清寧,呼吸順暢。

在臨床應用中,貝母常與桔梗、杏仁等葯配伍,用於治療風熱咳嗽;與沙參、麥冬等葯同用,則能滋養肺陰,治療燥咳。其化痰而不傷陰,潤肺而不留邪,實為養肺化痰之佳品。

一味「挖痰」的中藥!上養肺,下養腎,外養皮,潤燥生津 - 天天要聞

下養腎,滋陰潤燥之良伴

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代謝。當腎陰不足時,水液代謝失常,易生痰濕。貝母雖主要歸肺經,但其滋陰潤燥之功,亦能間接滋養腎陰,助腎排水濕。特別是川貝母,其滋陰之力更強,對於腎陰虛引起的乾咳少痰、咽干口燥等癥狀,有著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在滋補腎陰的方劑中,適量加入貝母,不僅能增強方劑的滋陰效果,還能防止滋陰葯過於滋膩而礙胃。貝母與熟地、山藥等葯同用,共奏滋腎養陰、化痰止咳之功。

外養皮,潤膚養顏之秘方

肺主皮毛,肺的功能狀態直接影響到皮膚的健康。當肺陰不足或痰濁阻肺時,皮膚易失潤澤,出現乾燥、瘙癢等癥狀。貝母通過養肺化痰,間接起到潤膚養顏的作用。它像一股清泉,滋潤著肺臟,也滋潤著皮膚。

此外,貝母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瘡瘍、癰腫等,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將貝母研粉外敷或與其他清熱解毒藥同用,可加速瘡瘍的癒合,使皮膚恢復光滑細膩。

一味「挖痰」的中藥!上養肺,下養腎,外養皮,潤燥生津 - 天天要聞

潤燥生津,四季皆宜之佳品

貝母不僅化痰止咳,還能潤燥生津。在乾燥的季節或環境中,人們易出現口乾舌燥、咽喉不適等癥狀。此時,適量服用貝母,可滋潤口腔、咽喉,緩解乾燥不適。貝母與麥冬、玄參等葯同用,更能增強其潤燥生津的效果。

貝母的這一功效,使其成為四季皆宜的保健品。無論是乾燥的冬季,還是濕熱的夏季,適量服用貝母,都能幫助身體保持水潤狀態,預防因乾燥或濕熱引起的各種不適。


一味「挖痰」的中藥!上養肺,下養腎,外養皮,潤燥生津 - 天天要聞

使用注意,安全有效之關鍵

雖然貝母功效顯著,但在使用時也需注意一些事項。貝母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貝母與烏頭類藥物相反,不宜同用。此外,貝母的價格因品種和產地不同而有所差異,消費者在購買時應仔細辨別,以免上當受騙。

綜上所述,貝母這味中藥,以其獨特的化痰止咳、養肺養腎、養皮潤膚以及潤燥生津等功效,成為了中藥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像一味多功能的「挖痰」良藥,不僅能幫助我們清除體內的痰濁,還能滋養我們的身體,讓我們更加健康、美麗。在未來的日子裡,讓我們更加珍惜這份來自自然的饋贈,合理利用貝母這一寶貴資源,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著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 天天要聞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養老機構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重要場所承載著無數家庭對長輩的牽掛與期望然而這裡人員密集老年人行為能力相對較弱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區保寧路上一家養護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02義大利當地時間2023年7月...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 天天要聞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陰陽調和湯】取帶根老薺菜3株(約200g),洗凈後與6枚草雞蛋、12顆去核紅棗、6片帶皮生薑同煮。水沸後輕敲蛋殼裂紋,轉小火燜煮10分鐘。特別注意:①保留根部藥效成分 ②不加調味品 ③經期暫停食用■ 四季活用技巧採摘開花結籽的老薺菜,晒乾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 天天要聞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5月5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中醫專家提示,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多,濕熱之氣漸盛,此時養生防病應順應「春夏養陽」的原則,重在養護心脾、清熱祛濕、調和氣血。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 天天要聞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當事人視頻作品截圖極目新聞記者 杜光然5月2日,四川閬中市一位39歲的抗癌博主離世,家屬在網上發布了訃告,眾多網友留言送別。訃告中寫道,男子因胃癌晚期並廣泛轉移,長期與病魔抗爭。5月2日,因病情加重,突發心臟驟停,經醫生搶救20分鐘無效,最終不幸辭世,享年39歲。生命之驟逝令人扼腕,距他40歲生辰僅餘6日,命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