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在人們身體內是以陽離子的形式存在的,與鈣離子鈉離子等一樣都屬於是電解質,並且有科學研究發現人們身體當中98%左右的鉀離子都集中於細胞內液當中。
當身體內鉀離子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參與代謝,電解質平衡,血壓調節等過程,從而使呼吸、神經、心率以及肌肉活動等基本生命功能維持正常,這也就是說鉀離子是生命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維穩物質之一。
01
為何補鉀很重要?缺鉀有何危害?
為什麼補鉀如此重要呢?在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鉀在人們身體當中的生理作用。
鉀元素除了與其他陽性粒子維持體液電中性之外,其濃度和細胞的正常生長、代謝、酶的效應密切息息相關。
- 鉀元素在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方面起到了重要效果,鉀元素和鈉元素互相作用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穩定;
- 鉀離子能夠使身體里的鹼性保持適當,可以有效的維持酸鹼度平衡;
- 神經和肌肉系統必須有一定的鉀離子濃度,才能夠維持正常的應激效果,濃度過高會容易增強興奮性,而過低則會陷入到麻痹,對實際系統的傳導衝動、細胞外液的鉀離子濃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鉀元素也參與細胞的新陳代謝效率,肌蛋白的合成以及糖原的合成都需要鉀元素的參與。
02
長期缺鉀會怎樣?6個表現或暗示你缺鉀了
血壓升高
鉀元素可以參與細胞內外的酸鹼平衡,以及滲透壓平衡,還能夠保持血管當中鈉鉀的平衡,達到輔助降低血壓的作用。
如果身體當中缺乏鉀元素的話,就會使得血壓反覆升高,即使是服用降壓藥物,也會容易出現血壓難以控制的情況。
身體乏力
這種身體乏力指的就是肌肉無力,坐在那裡身體都沒有朝氣,只想讓身體癱著,完全不想抬頭挺胸。不僅是肌肉無力,還會容易出現抽筋、肌肉筋攣的癥狀。
腹脹、便秘
缺鉀不僅僅會影響骨骼,腸道、肌肉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帶來消化系統癥狀,比如會容易出現腹脹、便秘。
抽筋
肌肉與神經間傳遞信息依賴於鉀,可以促進肌肉收縮。若是身體中缺鉀時容易反覆出現抽筋,造成肌肉痙攣,甚至導致人們出現肌肉疼痛。
消化道不適癥狀
長期缺鉀的患者會出現消化道癥狀,像嘔吐、腹脹、噁心、腸蠕動消失等腸麻痹癥狀,這與低鉀血症影響到患者的胃腸道電生理活動有關。
心臟跳動異常
一般情況下,心跳頻率都是有規律的,很少會出現心跳異常的現象,若很長一段時間,總是覺得心臟跳動得比較快,且比較劇烈,要多加註意了,很有可能是心悸找上你了,心悸發生後,多數人會想到心臟病。
其實,也沒那麼嚴重,可以先排查一下是不是缺鉀了,身體里缺乏鉀元素,也會引起心悸,有心慌胸悶的感覺。
03
3類人是補鉀「重點」,不要疏忽
消化不良的人群
補充鉀元素,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提高消化效率,可以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癥狀,所以對於消化不良的患者而言,可以重點的去補充鉀元素。
嚴重腹瀉的人
即使在尿瀦留狀態時,失去鉀的可能性仍很大。若使用利尿劑的話,便會失去更多的鉀。
人們身體當中的的鉀吸收多在小腸內進行,若是出現了腹瀉,小腸無法在食物中汲取一定的鉀元素,那麼人們身體就會引發缺少鉀的反應。
情緒不振,容易疲勞者
身體缺鉀,也有可能會出現煩躁、疲累、情緒低落的情況,積極補充的補充鉀元素,有助於積極調整心理和情緒,幫助振奮精神。
04
出現缺鉀癥狀別害怕,3類食物可幫忙補鉀
牛油果
牛油果含有大量的鉀、膳食纖維,維生素B6、維生素C、鎂元素以及單不飽和脂肪酸,能給降低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也有助於減肥。
綠葉菜
綠葉菜包含空心菜、菠菜、莧菜、芥藍等,這些綠葉蔬菜內含有的鉀元素含量很高,每天保持500g左右的蔬菜攝入量,完全可以滿足身體對於鉀元素的需求。
另外除了鉀元素以外,蔬菜內還含有豐富的其他營養成分,對於健康有很大益處。
菌菇類
菌菇類食物不僅是鉀含量非常高,其它營養元素也很豐富,如膳食纖維對改善便秘有一定幫助;菌類多糖有抗氧化、延緩衰老的作用。
大家可以常吃這些食物:口蘑(鉀含量高達3106mg/100g)、榛蘑(732mg/100g)、平菇(208mg/100g)。
05
補鉀不是越多越好!補多少比較好?
按照我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於健康人而言,鉀的攝入量是每天2000毫克,如果想要預防某一些慢性疾病,那麼鉀元素的攝入量為3600毫克每天;
而根據營養調查顯示我們國家的居民每天鉀元素攝入量僅僅只有1616毫克,這遠遠低於預防慢性疾病的攝入量,所以為了身體更加健康,建議大家每天的鉀元素攝入量不能夠少於2000毫克。
結語:對於每一個人而言,身體就像是一台複雜的「機器」,雖然鉀的含量很微小,但是卻相當於是重要的螺絲,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補充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