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專家:三種結局可能性最大

2022年09月26日20:25:31 健康 1092

很多人發出感慨:「青春沒幾年,疫情佔三年」,每個人都希望新冠病毒可以被快點消滅,人們能夠儘早恢復平靜的生活。

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專家:三種結局可能性最大 - 天天要聞

那麼,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呢?

新冠病毒有哪些可怕之處?

傳染性和隱蔽性高

新冠肺炎可以通過密切接觸打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和呼出的氣體而被感染;觸摸手飛沫沉積的物體後,觸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也會導致感染。

新冠肺炎還可以通過氣溶膠和母嬰傳播傳播,傳播途徑多,傳播範圍廣,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主要是成年人,老年人和體弱者也容易被感染。

兒童和孕婦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新冠肺炎可以在鈔票、玻璃等表面生存,存活時間長,不易發現。

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專家:三種結局可能性最大 - 天天要聞

致病性

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常見癥狀包括呼吸道癥狀、發熱、咳嗽、氣短和呼吸困難,在嚴重的情況下,新冠肺炎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

對於由新冠肺炎引起的疾病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應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對其進行治療。

預防措施

民眾積極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出門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避免與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的人接觸,需要接觸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雙手清潔;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子、手肘捂住口鼻,避免泡沫在空氣中擴散;適當運動,規律作息;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專家:三種結局可能性最大 - 天天要聞

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根據病情到就近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並正確佩戴口罩,同時,避免接觸擁擠的人群,告知醫生你的居住史等。

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

鍾南山院士給出了答案,如果全球疫情持續,人們可能會在動態清零的過程中逐漸對外開放,完成科學合理的防治管理方法,只是如何才能逐步推進動態清零

疫情的發展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增加了一些干擾,雖然我們通過兩年的抗擊疫情,收集了完整的抵禦疫情發展的經驗,但還有其他國家躺著,病毒感染不斷使他們的基因變異。

因此,我們必須做好長期對抗的準備,在動態清理的過程中慢慢完成開放。

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專家:三種結局可能性最大 - 天天要聞

專家:三種結局可能性最大

第一種情況:病毒感染到一定規模後,會自行停止傳播

從中國在這次疫情中取得的成績可以看出,我們已經找到了阻止病毒傳播的有效干預措施,各國現在都在向中國學習。

如果允許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幾乎每個人都被感染,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產生一種可以與病毒競爭的有機體,不管接受與否,當病毒失控,人繼續被感染,就會出現被動的群體免疫

第二種情況:未來新冠疫情成為地方性疾病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傳染病流行病學教授大衛·海曼認為,新冠肺炎正在成為一種「地方病」,並將持續流行一段時間——就像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四種冠狀病毒已經發展成為『地方病』」。

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專家:三種結局可能性最大 - 天天要聞

例如,瘧疾被認為是一種地方病,但它在幾十個國家流行,主要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在2020年造成60多萬人死亡。

第三種情況:人類免疫力提高

人體免疫力提高,病毒共存,目前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病毒還在不斷變異,要徹底消滅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人類防禦意識的提高,醫療質量的保證,生活方式的改變,自身免疫力的提高,病毒可能不會那麼致命,所以肺炎或者死亡的概率會降低。

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專家:三種結局可能性最大 - 天天要聞

新冠病毒的預防小知識

遠離感染源

不去疫區,避免接觸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或疑似患者,不去人群密集場所,取消集會性質的活動,在外面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和別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如果咳嗽或打噴嚏,用紙巾捂住口鼻或屈肘,減少在外進食;

自我防護

做好自我防護,外出時正確佩戴醫用或防護口罩,不要用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防止感染率上升,出門盡量不要碰外物。回家後用75%的酒精對雙手和全身進行噴霧消毒,有效清潔雙手。

增強體質

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體育鍛煉,注意日常作息,不要熬夜,保持愉快的心情,減少緊張和焦慮,維護自身健康;

假如全球疫情一直繼續,我們該怎麼辦?專家:三種結局可能性最大 - 天天要聞

健康飲食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研究,新冠肺炎可能是野生動物帶來的病毒,盡量避免接觸和食用野生動物,防止直接感染,多吃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蛋、奶,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蔬,如獼猴桃、橙子、菠菜等。

加強防控意識

平日,家中注意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如果感到身體不適或接觸到疑似患者,應立即戴上口罩,向當地有關部門如實報告自己的情況,並前往醫院就醫,同時,你要全力配合醫生的檢查和治療。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日前有新聞報道稱,男子因愛挖鼻孔最終導致動脈血管破裂,不得不進行手術修復。乍一聽,是不是讓你大跌眼鏡?該話題也一度衝上新聞熱搜榜。毫不誇張地說,摳鼻子這個小動作若是操作不當,確實隱藏著「要命」的大危險。正值春季天氣乾燥,加之「過敏星人」增多
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多措並舉,為腎病患者康復注入強勁動力 - 天天要聞

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多措並舉,為腎病患者康復注入強勁動力

為進一步提升腎內科護理服務質量,為患者打造優質護理體驗,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以「醫」心「醫」意服務品牌為引領,從單病種、飲食、運動、心理、康復等多個維度全面發力,通過一系列細緻入微且行之有效的行動,匯聚成強大的守護力量,全力幫助腎病患者走
又到一年春茶時,新茶雖好,這些健康隱患你了解嗎? - 天天要聞

又到一年春茶時,新茶雖好,這些健康隱患你了解嗎?

春天是新茶上市的季節,春季的茶芽翠綠柔軟,且富含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茶湯滋味鮮活,香氣宜人且有養生保健作用。愛喝茶的朋友注意了,飲用新茶學問多,其健康影響因茶的品種、飲用方式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
回鄉祭祖救了他一命!浙一專家:常回家看看,我們為海外遊子健康護航 - 天天要聞

回鄉祭祖救了他一命!浙一專家:常回家看看,我們為海外遊子健康護航

浙江青田是我國著名僑鄉明末以來的300餘年無數青田子弟闖蕩五洲四海如今,近40萬青田籍華僑華人的足跡遍布全球近150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紮根異域、魂系桑梓世代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秀文化金伯(化名)就是其中一位3年前的清明節前僑居法國29年的他專程尋根祭祖沒想到正是這份思鄉敬祖之情讓在懸崖邊上徘徊的他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