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上女性的常見病!夫妻生活功能障礙、探親疼痛等,怎麼辦?

2022年07月15日10:34:43 健康 1930

40歲以上女性的常見病!夫妻生活功能障礙、探親疼痛等,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女性盆腔器官脫垂(POP)是指由於盆底支持組織缺損或鬆弛而引起的盆腔器官移位和下降,如陰道前後壁膨出、陰道穹隆脫垂、子宮脫垂,可引起排尿或排便困難、性功能障礙等。POP是女性的常見疾病,40歲以上的女性中約有40%的患者,預計這一比例將隨著人口老齡化而增加。由於脫垂,患者可出現陰道異物感、疼痛、性交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可能引起嚴重的社會心理問題。

40歲以上女性的常見病!夫妻生活功能障礙、探親疼痛等,怎麼辦? - 天天要聞

一、發病機制:

POP是指是由於骨盆筋膜的缺損,或者支撐骨盆器官的韌帶或肌肉的缺陷,造成陰道前後壁、子宮(宮頸)或陰道頂端的一個或多個部位從正常解剖位置下降。

40歲以上女性的常見病!夫妻生活功能障礙、探親疼痛等,怎麼辦? - 天天要聞

POP根據受影響的骨盆底腔室可分為前、中、後三個腔室。前腔室包括膀胱、膀胱頸和尿道;中腔室包括子宮或子宮切除術後的陰道穹隆;後腔室包括直腸和肛管。

陰道前壁脫垂,也稱為膀胱膨出,屬於前腔室脫垂,具體表現為膀胱向後下降到生殖器裂孔,朝向陰道入口。

陰道後壁脫垂,又稱直腸膨出,是指直腸向前脫出進入會陰體,壓迫陰道後壁;陰道後壁膨出常伴隨子宮直腸陷凹疝,如疝內容物為腸管,稱之為腸疝。

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以外,稱子宮脫垂。

子宮切除術後若陰道頂端支持結構缺損,則容易發生陰道穹隆脫垂。

40歲以上女性的常見病!夫妻生活功能障礙、探親疼痛等,怎麼辦? - 天天要聞

促進因素有:

年齡和腹壓增加,肥胖、便秘、慢性咳嗽、反覆體力勞動等人群發生POP最可能的機制是通過引起慢性腹壓增加,從而導致骨盆結構過度緊張,盆底肌肉和筋膜變弱,支配盆底的神經損傷,盆底支撐功能破壞。刺激因素包括妊娠和分娩,分娩時,不同的分娩方式引起POP發生的情況也不一樣。

40歲以上女性的常見病!夫妻生活功能障礙、探親疼痛等,怎麼辦? - 天天要聞

二、非手術治療:

在臨床工作中,通常只有出現脫垂相關癥狀的女性才會尋求治療。POP治療方案個體化,非手術治療通常用於POP-QI-II度的輕症患者,同時適用於有手術禁忌症、無手術意願的POP-QIII-IV度的重度脫垂患者。

40歲以上女性的常見病!夫妻生活功能障礙、探親疼痛等,怎麼辦? - 天天要聞

1.盆底肌肉鍛煉:

通過主動收縮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增強盆底支持組織的力量,適用於POP-QI-II度的POP患者。

2.子宮托

是一種支撐子宮和陰道壁並將其保持在陰道內的裝置,能夠使盆腔臟器恢復其解剖位置,是治療盆腔器官脫垂的一種簡便、經濟、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子宮托的適應證:

①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者;

②有臨床癥狀且願意佩戴子宮托者;

③患有嚴重基礎疾病而無法耐受手術治療者;④手術失敗導致再手術不良風險增加者;

⑤妊娠期及未完成生育者;

⑥POP手術治療前需試驗性治療者;

⑦了解POP患者是否合併隱匿性尿失禁;

⑧因事業、家庭或生育要求需暫時延緩手術者。

子宮托的禁忌證:

①存在活動性陰道炎或盆腔炎者;

②存在嚴重的陰道潰瘍或陰道萎縮者;

③對硅膠或橡膠過敏者;

④不願佩戴或不能保證隨訪者;

⑤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動手能力較差者;

⑥合併生殖系統惡性腫瘤者。

40歲以上女性的常見病!夫妻生活功能障礙、探親疼痛等,怎麼辦? - 天天要聞

三、預防:

做好POP防治宣講,提倡優生優育,避免多產,合理控制產程進展,有效指導分娩,適時進行PFMT,控制體重,戒煙戒酒,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長期負重。患有導致慢性腹壓增加的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者應積極治療。

盆腔器官脫垂的治療原則是:

無癥狀者不需治療。有癥狀者採用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治療方案應個體化。治療以安全、簡單和有效為原則。


作者:折靜

來源:西交一附院婦產科公眾號

聲明:本文經網路轉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在醫學的奇妙世界裡,有一種疾病如同取經路上的頑固妖怪——支氣管擴張。不少人天真地以為,把它「打敗」治好後就能高枕無憂,嘿,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咱今天就結合《西遊記》來講講這支氣管擴張背後的門道。話說這支氣管擴張啊,就像是那盤絲洞的複雜迷宮,一旦被纏上,氣道病變與擴張就成了「既定事實」,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 天天要聞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不僅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或不良成分,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增加患癌風險。以下這五類食物,建議大家趕緊少吃!1.
小暑時節防「暑濕」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防「暑濕」

7月7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中醫專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頭伏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著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中醫理論認為,暑多夾濕,『暑濕』二邪夾雜,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 天天要聞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流言:吃魚卡刺時,可以使用民間流傳的「土方法」來解決,如喝醋、吞咽米飯、饅頭等。真相: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可與醋中的醋酸發生反應,但想要用喝醋來軟化魚刺,效果甚微,因為醋在喉嚨中只是短暫停留,作用時間不長,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軟化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 天天要聞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俗話說「夏季無病三分虛」夏季,我們該如何養氣血?身體哪些部位「發紅」說明氣血充足?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你氣血充足!夏季,人體容易受到暑邪影響,出現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況,也是「血虛」的表現。如果身體這5處「發紅」,則說明你氣血充足、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時04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標誌著季夏時節的開始。此時初伏將至,在一日勝過一日的炎風熱浪中,荷花怒放、流螢飛舞、蟬鳴陣陣,萬物用熱情禮讚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