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麼要學醫,你到底要不要學醫

2022年06月30日23:15:27 健康 1199

這幾天各地高考成績相繼揭榜,幾家歡喜幾家愁,又到了高考季,又到了成長季,當然又到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選擇季,就像路遙在《人生》中所講「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高考這一步對大部分莘莘學子來說真的是非常重要,是你未來能否立足社會的關鍵一步,雖然這樣說有點言過其詞,但是高考對每一個龍門學子而言都是一次命運的角逐。

每當高考的時候我也總會問自己,為什麼要學醫,學醫真的是當初設想進入醫學殿堂,就會成為的醫學專家,受人矚目、受人尊敬、受人敬仰的模樣嗎!或者真的就像網上流傳的,學醫真的那麼苦那麼不堪嗎!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我真實的感受,如果想真正地了解我自己現在的感受,我覺得有一個問題,我應該先回答:「我為什麼要學醫」,很多人都會有很多理由,比如說醫生收入多,紅包多,地位高,工作穩定,當然有些是真的,比如說工作相對穩定,受大部分人的尊敬。有些當然也是假的,比如說紅包多等各種外行或者老百姓眼裡的醫生模樣。

我想說我學醫的想法和以上沒有一點點關係,我的想法是有私心的,那個時候我還在讀高中,作為普通家庭的一個孩子,家裡如果有至親生病,到處求醫問葯,到處托關係,到處找專家,到處尋找偏方良藥,最後都無濟於事,眼看著親人一天天的消瘦,一天天的呼吸困難,連最後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如果是你,你什麼感受,我當時最樸實的想法是 ,如果我是醫生該多好,如果我可以看這個病該有多好,這個想法就像是一粒種子,在心裡生根發芽,我要學醫,我要當一個好醫生,當家裡人生病的時候我可以解決,所以這是我學醫的初衷。雖然沒有醫學大家們懸壺濟世的理想,也沒有拯救天下患者的雄心壯志,這就是我當初作為一個高中生的想法。

我很幸運,我最後有機會選擇一所醫學院校的臨床專業,我現在回頭看,雖然現在我也不是很優秀,但我還是非常感謝當初十分努力的自己,讓我成為現在的我,當時我們的醫學院每個省只招4個人,每個專業1個人,就這樣跌跌撞撞錄取了,其實我選擇學醫的時候,壓根不知道臨床專業是什麼,影像專業是什麼,預防專業是什麼,藥學是什麼專業,從名字上來講,只是覺得臨床專業可能就是讓我當醫生的專業。

入學以後,才慢慢了解醫學到底學的是什麼,是學不完的課程,是考不完的試卷,是背不完的醫學名詞,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一直問自己一個問題,我什麼時候才能會看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完解剖學生化,學完生化學生理,學完生理有病理,診斷、內外婦兒耳鼻喉等等等等的課程。拿來課程安排,覺得等我學了診斷我就可以看病了,可是現實總是很殘酷,醫學學習的一個過程是融會貫通的過程,所有的學習都是基礎,所有的學習都是鋪墊,不能單單靠哪一門就會學會醫生的所有本領,所以大學五年是我認識醫學的一個過程,也是醫學認識我的一個過程。這裡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學醫,本科真的只是起步,只是打開了醫學的大門,裡面的世界大得很呢,還等你去探索一點點的探索。

當我意識到就業壓力,學歷要求高的時候,我和我的同學們投身進入考研大軍,經過半年的努力拚搏,我和我大部分同學都如願以償考上了自己想讀的專業,當初大部分男生都喜歡骨科,那一年同學加上我就有11個人考上骨科研究生,所以導致大家畢業工作就會有很多壓力和競爭。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初高考能有考研的這點決心,可能會有更好的選擇。

其實從研究生開始我們才真正的患者打交道,才認真地認識患者,認識疾病,才又把自己學的的東西反饋到臨床工作上來,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有點本事跟多的了解疾病,進一步的完善自己。我研究生最大的收穫是讓我更直接地接觸了患者,和導師做科研,和師兄做研究,培養了自己的臨床觀念,培養了自己的科研思維,這就是我最大是收穫。

工作以後, 由於各種原因,我的讀博夢想一直沒有如願,有單位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導師的原因,研究生畢業後,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每次去北京看我打算報考的博導盧院士,雖然盧老將近90歲高齡,都在給自己的學生輔導論文答辯,每次盧老都囑咐我要加油,要努力!每次都備受鼓舞,可能因為過去讀書太過順利,現在為了讀博真是一路坎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自己經歷過了什麼,天不遂人願,在我報考博士的當年,2020年盧老與世長辭,得知消息的我悲痛萬分,我的考博理想當時也戛然而止,是對盧老的懷念,也是對自己專業再次產生了彷徨,該何去何從,人生中無時無刻不面臨著選擇。

讀博一直是我的夢想,是為了充實醫學知識,也是為了學到更多的臨床技術,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為更多患者解決疾患,這個變化過程,其實也是讓我更多的認識自己,自己那一點點淺薄的閱歷不斷的告訴我自己,其實我們在無時無刻不在認識這個世界,認識自己,我們學習並不是只是簡單的拿到學歷,其實是為了更好的探索世界,發現更好的自己!

從學醫工作的這十幾年裡,是什麼讓我堅持走到現在,是每次治癒患者後,患者開心的笑容,是每次患者出院說的一句「劉醫生辛苦了!感謝你!」,我覺得這就是我學醫的價值,我可以給大家帶來健康,開心!我可以一直當一個小醫生,但是我一定要幫助更多的人去解決問題,這就是我的初心,至於你要不要學醫,這就要問你,你的初心在哪裡,這個職業再苦再累會不會讓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以你找到答案了嗎!

我什麼要學醫,你到底要不要學醫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說的話一模一樣? 多名網紅醫生講述「幫患者」經歷被指造假 - 天天要聞

說的話一模一樣? 多名網紅醫生講述「幫患者」經歷被指造假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多名網紅醫生在自媒體上發布視頻或文章,講述了其在下班後為患者加號看病的經過。但該網友發現,這些醫生講述的故事情節過於雷同,有擺拍造假的可能性。記者檢索後發現,至少有20名網紅醫生都發布過此類雷同故事情節:患者從遠方來,不會預約也不會挂號,為此打算在候診區留宿一宿。醫生給患者開方子後,...
確診!姑娘身上密密麻麻……醫生急了:趕緊停掉 - 天天要聞

確診!姑娘身上密密麻麻……醫生急了:趕緊停掉

最近,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科連續接診了兩名皮膚病患者,而最終原因,竟都是因為減肥。女孩身上發滿紅疹徹夜不眠24歲的小王(化姓)走進醫院皮膚性病科門診,掀起自己的衣服。接診醫生趙星雲被眼前的一幕嚇了一跳,只見小王的前胸後背上都發滿了密密麻麻的皮疹,層層疊疊交織成了網狀。一個星期前,小王身上開始出皮...
有時一晚吃兩次安眠藥,董宇輝自曝:我非常痛苦 - 天天要聞

有時一晚吃兩次安眠藥,董宇輝自曝:我非常痛苦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近日,董宇輝又有新動作,他首次獨立擔綱主持的一檔談話類節目正式上線。在採訪完顏慧德時,董宇輝說,因為直播這件事,導致自己的父母長期被騷擾,「經常會有供貨商聯繫自己無望就去農村老家找自己的父母,爸媽經常是大門緊閉,『我說到這我是挺歉疚他們的,我經常在想,這活(直播)我不幹了』。」之後...
一家三口長期吃自製包子,全都確診重疾,丈夫痛哭流淚:我的錯 - 天天要聞

一家三口長期吃自製包子,全都確診重疾,丈夫痛哭流淚:我的錯

很多人都喜歡吃包子,尤其是喜歡把包子當做早餐。但前不久,一個朋友說她同事一家三口全都得了重疾,原因究竟是長期吃自製包子。聽到這個原因,想必大家有點驚訝,甚至有點難以置信,包子是很普通的一種餐食。也沒有什麼有毒有害的物質,即便是長期吃又會有什
你可能不知道:越懶的人越長壽,特別是這6種懶習慣,越多越好 - 天天要聞

你可能不知道:越懶的人越長壽,特別是這6種懶習慣,越多越好

你有沒有聽說過這種說法:越懶的人越容易長壽?!這是真的嗎?還要看你在哪些事情上犯懶,特別是以下這6種懶習慣,越多越好。懶得吃「苦」:這裡並不是讓大家做一個偷懶的人,而是在對待日常生活中已經出現變質發苦的食物,如發苦的花生、發苦的瓜子等,就要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