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學了心理學以後就知道,哦!原來這是一種精神癥狀。這之後聽到類似這種東西呢?我就,哦,沒什麼奇怪啊,他有這種癥狀,很有可能他精神有問題啊。
現在心理學的知識以及精神病學的知識,都比以前普及得多了。所以碰到這種情況,大家可能就比較容易想到他可能是精神有問題,甚至都不用到這麼嚴重很輕微的,大家就可能說,哦,你這可能是一種陰謀論,就是你幻想出來別人要害你,其實沒有那種事情。
有這些知識,當然好是好,它避免了一個風險,就是我們把那些過於敏感的人心中那種陰謀論的想法當真,更避免我們把那些精神有問題的人,那種被害妄想的想法而當真。
但是這又帶來了一個新的風險。
就是有些人可能他說的話,讓你覺得他很像是陰謀論,甚至可能讓你覺得很像是精神病的被害妄想。但是說不定是真的。比如說最近看到一個例子,就是海明威,著名作家,他活著的時候,他就一直認為他被監視,然後他就特別緊張,最後他自殺而死,可能就跟這個有關。
大家當時都覺得好遺憾哈,你看海明威這麼棒的一個作家,很可惜,他有好多陰謀論的這種想法,甚至海明威很有可能精神不正常,所以把自己害得最後壓力太大,甚至自殺。太可惜了,當時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但是後來,當一些內部資料解密之後,我們卻驚訝的發現,當時真的有人監視海明威。誰呢?我忘了是CIA還是FBI了,就是一個官方的機構。因為美國當時特別擔心文化界的人受到蘇聯人的影響,所以對這些知名的文化界人士,他們真的派人時時刻刻監視。人家海明威當時很敏銳,人家發現了一個真正的威脅,可是呢,卻被其他人誤以為是陰謀論。
說這個就是想告訴我們心理學界的人,當我們知道了這些心理學知識,我們看到某些事情,覺得用這些心理學知識很容易去解釋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太相信我們的結論。因為現實中究竟是陰謀論還是實際有危險,或者說更進一步,究竟是被害妄想,還是說真的有人想害他。這個呢,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區分的。
得出任何一個結論都需要我們慎重再慎重,而且永遠我們要告訴我們說,我這個結論未必是正確的。
END
關注我們
用語音讓心理成長走進生活,
讓生活有溫度。
聲音 | 朱建軍
編輯 | 內小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