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壓玩具熱賣,積極抗壓也要提高心理韌性

2022年09月25日17:59:29 心理 1755
解壓玩具熱賣,積極抗壓也要提高心理韌性 - 天天要聞

​9月21日,記者在某網路平台上搜索「解壓玩具」,出現數千條搜索結果。仔細瀏覽發現,這些解壓玩具種類繁多,比如各種造型的「捏捏樂」類玩具;有做成電腦Enter按鍵造型的海綿捶打類玩具;還有指尖陀螺,可以放在手指上或其他物體上玩;還有一種「解壓魔方」,上面有做成不同造型的按鍵,比如開關按鍵、圓珠筆頭的按鍵、密碼鎖滾輪等,可在焦慮時重複按壓……不少購買者評論稱,「適合在焦慮時用來過手癮。」

心理壓力以及化解心理壓力,早就不是什麼新鮮概念。幾十年之前,我們就已經知曉,國外一些公司會設置發泄室,代員工排解內心的壓力。幾年前,一組以「我們是誰」為主題的漫畫在微博和朋友圈「爆紅」,引起廣大網友共鳴的同時,也帶起了一波改圖熱潮。而這同樣也是化解壓力的一種方式。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有一定的承受極限,因此,「有了壓力你就減」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今天,解壓玩具的熱賣,既說明了心理壓力普遍存在,也說明了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善於化解心理壓力。

著眼於「越善於化解心理壓力」,這顯然是好事。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交際與生活,都需要我們善於化解壓力,進而輕裝上陣。不過,在積極解壓的同時,也應該注意提升自身的「耐壓力」。以解壓玩具為例,時隔不久,它就會讓我們產生審美疲勞,此時,不僅無法解壓,其本身就可能讓我們看著心煩。因此,在積極解壓、化壓的同時,更應提升自身的心理免疫力和心理韌性

另一方面,毋庸諱言的是,心理壓力過大,不僅容易導致各種不良後果,其自身原本就是一種亟須我們正視的不良狀況,甚至就是疾病。而所有的疾病,都講究對症下藥。因此,以解壓玩具化解心理壓力,也只能適可而止。如果確實感覺心理壓力過大,已經影響了自己的學習與工作,那麼,最好的辦法,還是應該向心理醫生尋求專業的幫助。

與此同時,作為職場中的一員,面對心理壓力,我們也應該有個清醒的認識。不能諱疾忌醫,也不能見風就是雨。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會遇上一定的困難,如果將所有的風吹草動都視為壓力,都感覺不堪重負,那隻能導致我們在心理壓力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尤其是,有些所謂的壓力,其實可能只是我們一時無法適應環境與氛圍,因此,坦然面對,調整心態,將其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至少是這部分壓力,也就不復存在。而在調理心態的同時,如果能夠不斷地自我「充電」,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讓自己無論是面對日常工作還是處理突發難題,都能夠遊刃有餘,原本因此而產生的壓力,談笑間,煙消雲散。

(原題為《解壓玩具熱賣,積極抗壓也要提高心理韌性》 作者 范德洲 來源 中安在線網)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