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經常說某皇帝愛猜忌,猜忌程度嚴重就是心理疾病。
唐德宗李適(劇照)
唐德宗李適從出生起他的母親沈珍珠就不在身邊,缺乏母愛沒有安全感,原生家庭給予了他敏感多疑的性格。李適即位後不久就經歷涇原兵變、李惟岳、田悅、王武俊、李納、李希烈等舉兵反叛,朱泚攻入長安稱帝等糟心事,導致其敏感多疑的病態人格更加嚴重。
唐德宗這種多疑病的人格正好被盧杞等奸臣所乘。史載「及盧杞為相,知上性多忌,因以疑似離間群臣」。後來御史中丞盧杞坐上宰相之位,利用唐德宗的多疑猜忌,捕風捉影製造諸多疑似事件,剷除異己殘害忠良。現在就從當朝重臣右僕射、同平章事崔寧的被害經過,來看一看敏感多疑的唐德宗是如何被盧杞利用的吧!
當時涇原兵變時亂兵攻入長安,擁朱泚稱帝。因為事發突然,唐德宗倉皇出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文武百官有的聽著信跟著德宗出逃了,有的根本不知道咋回事就沒有跑出去,有的是後來逃出去的,狀況很亂。右僕射崔寧就是屬於後一種跑得晚一時沒跟上唐德宗等人,因此晚到奉天數天。
崔寧到了奉天見到唐德宗,患難之中君臣都很感慨激動,史載「上喜甚,撫老有加」。此時的唐德宗對崔寧的遲到沒有任何不滿還高興得很,兩人相談甚歡,德宗還對崔寧關愛有加。
崔寧可能太激動,回去就對身邊親近的人說:「主上聰明英武,從善如流,但為盧杞所惑,以至於此!」沒有不透風的牆,這話不知道怎麼就傳進盧杞耳朵里了,盧杞就著手陷害崔寧。
可是崔寧沒有錯啊,怎麼整他呢?
唐德宗此時狼狽不堪,心靈脆弱不堪,最怕手下的臣子跟著朱泚反叛自己啊!因為當時確實有些留在長安的大臣歸順朱泚了。盧杞就利用唐德宗對眾臣的猜忌,開始對崔寧下黑手了。
正好,盧杞的親信王翃說的一件事,讓他計上心來。當時跑路時王翃和崔寧在一起,路上崔寧幾次下馬解手,王翃就喊崔寧:「別磨嘰了,都走到這了,難道你還想回長安不成!」其實崔寧就是尿頻而已。
盧杞就讓王翃向唐德宗告黑狀:說崔寧和我一起來奉天的路上小解好幾次,藉機在拖延觀望。唐德宗這時多疑的心理立即起作用,他就想:就是啊,你為啥在路上多次如廁,哪那麼多屎尿啊!是不是想回長安找朱泚啊!病態多疑的人本身就容易捕風捉影,何況現在有人說崔寧壞話啊!唐德宗就此懷疑崔寧要投靠朱泚啦!
偏巧此時在長安稱帝的朱泚下詔,「以左丞柳渾同平章事,寧為中書令」。這下完了!以唐德宗多疑的性格,肯定更加懷疑崔寧有二心了:你崔寧路上多次解手是有投靠朱泚的意圖,這會兒朱泚封你為中書令升你的官,說明你們早有勾連!這就是多疑人格的認知方式之一——以點概面,以偏概全。
盧杞此時再給唐德宗本已極端猜忌的心理,加上一副重重的砝碼:讓朔方掌書記康湛偽造崔寧給朱泚的書信,說崔寧準備和朱泚準備裡應外合、圖謀不軌。這時的唐德宗的心理已經斷定崔寧要反叛了!你崔寧路上多次如廁是在拖延時間,朱泚封你宰相說明你倆有勾連,你寫信給朱泚坐實你要背叛我!這就是多疑人格的認知方式之二——循環論證。
此時的崔寧有口難辯,被唐德宗縊殺於宮闈。
如果李適是李世民這樣器宇廣闊的皇帝,就不會猜忌崔寧。當年有人向李世民告尉遲恭要反叛,李世民立即找到敬德坦露心跡,兩人更加互信互敬。陸贄後來針對唐德宗多疑的性格上書直陳其弊,可惜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與其說姦邪的盧杞害了崔寧,不如說是多疑的唐德宗害了崔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