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看:青少年焦慮障礙的六個信號
青少年焦慮障礙是一個發病率高、危害大的心理疾病,與成人焦慮障礙相比,兒童和青少年焦慮障礙常常是隱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兒童和青少年很少會主動向心理專業人員求助,也很少向父母傾訴自己的焦慮感受。
由於兒童在認知水平上的發展還不完全,所以很難用語言表達焦慮癥狀和感受,但青少年雖然已經具備言語表達情緒的能力,青春期處於追求個性及獨立的階段,和父母的話越來越少,更傾向把自己的煩惱藏於心裡,有很多時候孩子雖然說了,但是父母缺乏相關知識,認為孩子不過是軀體不適或者一時的情緒波動,沒能及早識別孩子的焦慮癥狀,對於家長而言,了解青少年焦慮及相關知識,對親子關係很重要。
曾經有網友提到,我的孩子厭學,胃痛,脾氣差,到底什麼原因引起的呢?那孩子的焦慮癥狀表現有哪些?主要表現以下這幾點!
1. 拖延行為,拖延是孩子應對焦慮的方式,逃避焦慮感的一種策略,不少網友提出我的孩子沉迷在網路遊戲當中,或在床上看了一天動畫片,但家長一般會禁止這些行為讓孩子回到書桌去學習,顯然這是一種無效學習的狀態。
2.腹瀉,胃腸是對緊張情緒敏感的器官,在遭遇壓力時,敏感的人群會有胃腸,腹痛腹瀉的癥狀表現。
3.肌肉酸痛或者頭痛,焦慮時無法放鬆而使肌肉和神經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容易導致肌肉酸痛或頭痛,很多孩子雖然不會直接告訴父母,我很焦慮,但是可能會以抱怨軀體不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痛苦。
4.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通常是引發青少年焦慮的因素,因此學習過程中有焦慮障礙的青少年會非常煩躁,難以集中注意力去學習。
5.易發脾氣,焦慮煩躁的情緒會使一些青少年的情緒變得易激惹,使他們不耐煩憤怒和亂髮脾氣,如果不及時發現處理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
6. 厭學,大多數厭學的孩子都有嚴重的焦慮情緒,學業或者同伴的社交是引起他們焦慮情緒的最重要應激源。儘管不是所有的厭學,都是有焦慮導致的,但在厭學的孩子中,大多數都有嚴重的焦慮情緒,但被有些家長簡單的解釋為 孩子不愛學習,而忽略了焦慮情緒,對於學業表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