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已經過去十天,巴基斯坦官方終於披露了更多細節。
除了我們已經知道的,還有一架幻影-2000戰鬥機在交火中被擊落。
這一消息公開讓外界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這場空戰
美媒也不得不承認,這場空戰徹底打破了西方對中國空軍的偏見。
中國軍工被低估太久了!
印巴空戰發生在2025年5月6日深夜,地點位於克什米爾地區斯利那加以東的潘普爾上空。
由於該地區一直存在爭議,印巴之間時有摩擦,這次空中交火是近年來規模較大的一次。
據公開報道,當晚多架印度空軍戰機進入巴控克什米爾上空,巴基斯坦方面則迅速出動戰機應對。
短時間內,雙方在高空展開激烈空戰,持續數小時。
事發後,雙方都曾對外公布了一些戰果,但真實情況直到近日才逐漸清晰。
5月16日,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到訪卡姆拉空軍基地,聽取巴基斯坦空軍的彙報。
在現場致辭中,他首次正式提到:
在本月6日至7日夜間,我們在潘普爾地區成功擊落第六架印度飛機,一架幻影-2000戰鬥機。
此前,巴方曾在5月7日公布戰果:擊落6架印度空軍飛機,分別是3架法國製造的陣風戰鬥機、1架俄制蘇-30MKI、1架米格-29以及1架「蒼鷺」無人機。
但幻影-2000當時並未被列入名單。
此次新增的幻影-2000擊落信息,來源明確,由國家領導人現場公布,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這也意味著,印度方面在此次衝突中已有6架有人戰鬥機被擊落。
實際上,關於印度幻影-2000在本次衝突中被擊落的傳言,早在戰鬥發生後的第二天就已經出現。
多張照片顯示,印度空軍多架戰機殘骸散落在印控區一帶,其中一組圖片顯示的尾部結構與幻影-2000高度相似。
但印度政府隨後對戰果信息進行了嚴格封鎖,相關報道也迅速下架。
外界一度無法確認戰損機型。但隨著巴方的官宣,這一懸疑終於有了答案。
可以說,這場空戰讓印度空軍遭受了近年來最嚴重的空中戰損。
根據巴基斯坦空軍早前的說法,這些戰機多數是由其裝備的中國製造殲-10C戰鬥機發射PL-15E遠程空空導彈擊落的。
殲-10C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多用途四代戰鬥機,配備有先進雷達和電子系統,具備強大的中遠距作戰能力。
巴基斯坦空軍近年來接收了多批殲-10CE出口型,並成立了多個裝備該機型的作戰中隊。
此外還有跡象表明,巴空軍的「梟龍」Block 3戰鬥機也可能參與了部分作戰行動。
在5月15日巴總理視察空軍基地的儀式中,現場排列的飛行員來自著名的第16中隊,該中隊正是裝備「梟龍」Block 3的主力部隊。
儘管尚無確鑿證據顯示梟龍是否擊落敵機,但它的參戰幾率較大。
本次衝突中的一大焦點,是中國製造的PL-15E空空導彈。
據稱,在本輪空戰中,該型導彈擊中了多架印度戰機,其最大命中距離達到了驚人的180公里。
PL-15E是中國近年來研發的遠程空空導彈,公開射程為145公里,但本次實戰中其戰果甚至超過了公開數據,導彈殘骸甚至落入印度控制區。
有分析認為,印度戰機雖然配備了法國或美國的電子干擾設備,但對中國導彈的抗干擾性能和規避能力不足,導致戰損慘重。
本次衝突也讓西方重新審視中國軍工的發展。美國《戰區》網站在評論中承認,中國的武器系統表現出了高度的實戰能力,尤其在遠程打擊和體系配合方面令人震驚。
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專家布朗克指出,殲-10C雖然不是中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但在搭配PL-15導彈後,其遠程攻擊能力甚至超過美國的F-16系列。
布朗克還提到,殲-10C在國際市場上的性價比很高,單價約為5000萬到6000萬美元,可能會吸引更多非西方國家採購。
其實,早在2023年,巴基斯坦就在「阿拉伯獵鷹」多國軍演中首次公開展示殲-10C戰鬥機。當時就有媒體報道,巴方飛行員在演習中進行過超視距打擊模擬,並通過實彈射擊演練PL-15E導彈使用流程。
此次空戰,可能正是這些經驗的實戰檢驗。
雖然印度方面尚未公開回應最新戰損,但戰場情況不言而喻。
此次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展現出完整的作戰體系:
戰鬥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和指揮系統協同作戰,最終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
這不僅是一次戰鬥的勝利,也可能成為改變國際軍購格局的重要轉折點。
文/編輯:千尋小百科
環球時報:2025-05-12《印巴衝突折射未來戰爭特徵》
環球時報:2025-05-16《巴基斯坦總理登上坦克向士兵講話》
澎湃新聞:2025-05-11《天空之外的戰場:官方敘事、新聞與社交平台中的印巴衝突》
觀察者網:2025-05-08《印「陣風」被擊落,台退役將領質問「還能靠幻影嗎」》
金羊網:2025-05-12《印度回應戰損:損失是戰鬥的一部分,我們的工作是擊中目標》
澎湃新聞:2025-05-07《巴稱擊落多架印度「陣風」戰機,專家:小規模衝突巴空軍戰力不落下風》
大江網:2025-05-12《中國猛龍在印巴衝突中首露利爪,實戰證明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