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2月26日,中航集團成飛公司研製的某新型軍機實現首飛,它擁有大三角的外觀形狀,無鴨翼、無垂尾、無水平尾翼,且在人類航空史上首次裝有三台發動機。外界依據中國軍方戰鬥機入列的序號,將其稱為「殲-36」。
隨即,殲-36進入了密集的飛行測試,根據在成都上空被熱心網友拍攝到的視頻和照片來分析,2025年3月17日,進行第二次試飛;3月25日,進行了第三次試飛;3月26日,則連續進行了第四次和第五次飛行測試。
殲-36,除了有殲-20s雙座版,被外界譽為「第五代半戰鬥機」,伴隨其實現了首飛外,其他的飛行測試工作,它都是獨自飛行的。表明這款第六代戰鬥機項目推進較為順利,成飛公司對殲-36在飛行過程中實測的相關數據很有信心,它的飛行品控性能和安全性較為可靠。
戰區、防務博客等軍事網站揣測,倘若項目進展順利不出意外的話,殲-36極有可能在2030年開始陸續服役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此外,甚至有觀點認為不排除其在2027年8月1日這個時間節點入列,以此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100周年。
外界根據殲-36的飛行視頻和截圖猜測,第六代戰鬥機預計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戰鬥機,與現有戰鬥機相比,可以攜帶直徑更大的雷達和更高的武器有效載荷,以及更高的續航能力和更大的作戰半徑。
據推測殲-36在使用內部燃料時,即未實施空中加油的背景下,它的作戰半徑超過3500公里。而第五代戰鬥機殲-20的作戰半徑2000公里,在全球現役戰鬥機中,已經是「鶴立雞群」了。
與之相比較的是,同為第五代戰鬥機,美國現役f-22和f-35大約約為1000公里。所以中國正在進行飛行測試的殲-36戰鬥機,它的作戰半徑若軍事觀察雜誌網站報道無誤的話,已經達到了中國空軍現役轟-6k轟炸機的作戰半徑。
殲-36戰鬥機,使用獨特的無鴨翼、無垂尾和無水平尾翼的大三角飛翼氣動布局,具有世所罕見的三台航空發動機驅動,其中一台極有可能是正在進行測試的變循環發動機。
不論殲-36是否有一台是變循環發動機,在戰鬥機上採用三發驅動的模式,本身就標誌著中國航空科研人員獨特眼光和見解,體現出在戰鬥機研製中的創新能力,開了戰鬥機研製的先河,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3月21日,美國空軍已正式將「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f-47項目研發,授予以研發民航機見長的波音公司,研發了f-22和f-35這兩款第五代戰鬥機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卻與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擦肩而過。
美國網友對此紛紛吐槽,畢竟波音公司正在量產f-15戰鬥機和f-18艦載機,是收購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獲得的,並非其從藍圖開始描繪的。其實對於高性能戰鬥機的研製,波音公司要明顯遜色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波音公司在美國空軍第六代戰鬥機競爭中勝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惜敗。這為美國空軍開發具有競爭力的f-47第六代戰鬥機計劃,軍事觀察雜誌提出的觀點認為「很有可能繼續落後」。
在波音公司獲得f-47研製合同以後,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阿爾文上將稱,大意是五年前,ngad項目就開始測試,已經飛行了數百個小時。
特朗普總統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媒體記者聲稱 f-47 將是「有史以來最先進、性能最強、殺傷力最強的飛機」,是世界上第一架第六代戰鬥機。
但是美國軍方公開對外展示的,卻是f-47戰鬥機的cg渲染圖,也未公開f-47進行飛行測試的視頻和照片,不免讓外界疑竇叢生。
而且f-47竟然還採用了第四代和第五代戰鬥機上出現的鴨翼;機尾被有意塗抹成黑色,卻出現兩團陰影,引發了外界對f-47存在垂直尾翼猜測。
第六代戰鬥機有鴨翼和垂尾,與殲36的無鴨翼、無垂尾和無水平尾翼相比較,兩者的設計概念和性能,毫無懸念地高下立判。
軍事觀察雜誌網站,在3月27日發表的《中國第六代重型戰鬥機完成第四次飛行:f-47 仍然落後》文章結尾,或許是對殲-36和f-47這兩款設計理念完全不同的戰鬥機的最好註解。
在2024年12月(26日)展示兩架正在飛行的第六代戰鬥機的演示機身後,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唯一這樣做的國家,並且有望繼續擴大對美國的領先優勢。而曾經是行業領導者的俄羅斯,則越來越落後於這兩個主要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