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政治風雲變幻的大棋盤上,中東地區始終是一個焦點板塊,而伊朗則是其中關鍵的一枚棋子。
近期,美伊兩國劍拔弩張的態勢,讓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於此,人們不禁憂心忡忡:伊朗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嗎?美國又將在中東這片土地上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
美國對伊朗的威脅並非一朝一夕之事。特朗普親自表態稱:「如果再達不成協議,那美國將對伊朗進行大轟炸。」同時揚言要在經濟上徹底毀掉伊朗。
這種雙重威脅,將美伊關係推向了懸崖邊緣。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核問題協議的強硬態度,使得兩國之間的談判陷入僵局。
美國不斷揮舞制裁大棒,試圖從經濟上扼住伊朗的咽喉,而伊朗的經濟在制裁下舉步維艱,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嚴重,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但伊朗並未因此屈服,反而堅定地表示拒絕與美國直接談判,這無疑進一步激怒了美國,讓特朗普政府惱羞成怒,從而發出了更為激烈的戰爭威脅。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伊朗也展現出了強硬的姿態。伊朗官媒《德黑蘭時報》宣稱:伊朗的導彈已經隨時準備發射了,所有地下導彈城的發射架上,都裝上了導彈。
伊朗歷經多年發展,在導彈技術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果,擁有了種類繁多、打擊範圍廣的「流星」系列彈道導彈以及新型「泥石」系列導彈。
這些導彈成為了伊朗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的重要依仗,也讓美國在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時不得不有所忌憚。
畢竟,一旦美國對伊朗發動攻擊,伊朗極有可能在導彈城被轟炸前發射出最後一批導彈,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伊朗很可能已經具備了打擊美國本土的實力。
美軍近期在軍事調動方面的異常,讓人不得不懷疑美國對伊朗動手的可能性極大。從衛星圖像可以看到,美國至少派遣了4架B - 2A隱身戰略轟炸機前往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
還有一定數量的C - 17大型運輸機頻繁前往該基地,疑似在運送彈藥和人員。B - 2A「幽靈」作為美軍現役最先進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可攜帶鑽地深度約為60米的GBU - 57重型鑽地炸彈。
主要用於打擊深埋地下的核設施,而伊朗擁有眾多地下軍事設施,其中就包括地下導彈城。此外,「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也正前往中東地區,加上之前在中東部署的軍事力量,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存在愈發強大。
美國中央司令部宣布,來自邁諾特空軍基地第五轟炸機聯隊的B - 52轟炸機已抵達中東地區,這是2019年以來該型戰略轟炸機第一次部署至中東,未來數月內還將陸續增派包括驅逐艦、戰鬥機中隊、空中加油機在內的軍事力量。
從戰略層面來看,中東地區的形勢是美國可能動手的重要原因。中東地區一直是全球能源的重要產地,控制中東就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全球能源命脈。
伊朗地處中東關鍵位置,其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黨等武裝組織,與以色列長期對峙,使得中東地區局勢更加複雜。
美國若能控制伊朗,不僅可以削弱以色列的外部威脅,鞏固以色列在中東的地位,還能進一步加強對中東地區的控制,維護其在該地區的經濟和政治利益。
此外,美國國內經濟每況愈下,國內矛盾重重,特朗普政府或許試圖通過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美國國債規模不斷攀升,政府財政壓力巨大。
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使得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不斷,經濟增長受到阻礙。在這種情況下,發動一場對外戰爭,將民眾的注意力從國內經濟問題上轉移開,成為了特朗普政府可能的選擇之一。
伊朗也深知自身面臨的巨大威脅,除了在軍事上積極準備,以導彈力量作為威懾之外,還在外交方面積極努力。伊朗總統表示直接談判已被拒絕,但間接談判已提上日程。
這表明伊朗並沒有完全關閉與美國對話的大門,還是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伊朗外長頻繁訪問鄰國,與各國領導人深入交流,獲得了周邊國家不會允許以色列和美國利用其領土和領空來針對伊朗的保證。
這一外交成果極大地增強了伊朗的安全感,讓伊朗避免像伊拉克戰爭時那樣,周邊國家為美軍提供軍事支持和行動跳板。
當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時,科威特允許美軍從其領土發起進攻,沙特提供了後勤支持,使得美軍能夠在中東大規模集結並順利進入伊拉克作戰。
而如今伊朗通過外交努力,改善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增強了自身在地區內的影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外部壓力。但伊朗也明白,僅僅依靠外交努力是不夠的,軍事防禦同樣重要。
因此,伊朗不斷加強自身軍事建設,除了發展導彈力量,還新建了多個地下彈道導彈基地,如2025年3月25日,伊朗軍方為一個新建的地下彈道導彈基地揭牌,這是今年初以來伊朗啟用的第四個新軍事基地。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航空航天部隊司令阿里·哈吉扎德表示,該基地配備了數千枚彈道導彈。在美伊緊張局勢中,以色列的角色也至關重要。
以色列與伊朗長期處於敵對狀態,雙方在敘利亞等地展開了多次軍事對抗。以色列一直將伊朗視為最大的威脅之一,擔心伊朗的核計劃以及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等武裝組織對其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以色列經過去年跟伊朗幾次互毆後,已經又準備了大半年,內塔尼亞胡現在在國內的處境非常不好,近期已經爆發了好幾次大規模遊行。
在這種情況下,內塔尼亞胡很可能會為了挽回自己在國內的支持率,而樂意替美國收拾伊朗。若以色列打頭陣對伊朗發動攻擊,美國則可以在背後提供軍事支持和情報援助。
這樣既能達到削弱伊朗的目的,又能避免自身直接陷入戰爭泥潭。但以色列也清楚,伊朗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一旦對伊朗發動攻擊,必然會遭到伊朗的強烈反擊。伊朗的導彈可以輕易覆蓋以色列全境,這使得以色列在採取行動時也會有所顧慮。
儘管美伊之間的戰爭陰雲密布,但和平的希望依然存在。國際社會普遍呼籲美伊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爭端。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多次強調,戰爭只會給雙方帶來巨大的災難,和平談判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我國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國際爭端,在美伊問題上,中國也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呼籲雙方保持冷靜,避免採取加劇緊張局勢的行動。
歐洲國家也不希望看到美伊爆發戰爭,因為這將對全球經濟和能源市場產生巨大衝擊,歐洲國家的經濟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歐洲國家一直在努力推動美伊之間的對話,試圖重啟伊核協議談判。
對於伊朗來說,成為下一個伊拉克並不是必然的結局。伊朗擁有相對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堅定的抵抗意志,其外交努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外部環境。
而美國雖然在軍事上佔據優勢,但發動戰爭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包括國際社會的反應、戰爭成本以及可能面臨的後果等。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美國貿然對伊朗發動戰爭的可能性雖然存在,但也面臨著重重阻礙。
希望美伊雙方能夠認識到和平的重要性,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談判解決分歧,讓中東地區早日恢復和平與穩定,讓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不再被戰爭的陰霾所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