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空中絲綢之路」越發繁忙
中原網訊(記者 張倩 文/圖)今年以來,鄭州機場以「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為引領,大力引進航空物流龍頭企業,不斷完善樞紐航線網路,創新航空物流發展模式,提升機場運行服務質量,事關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多個重大項目取得新突破,鄭州航空樞紐發展能級實現新躍升。因此,備受國內外貨商青睞,國際貨物紛至沓來。
跳動的數字見證變化。今年前9個月,鄭州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57.1萬噸,同比增長33.2%。其中,9月份鄭州機場單月貨郵吞吐量達7.6萬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截至10月17日,鄭州機場今年完成貨運量61.4萬噸,同比增長34.65%,提前2個多月超過2023年全年貨運量,貨運量位居全國第6,其中國際地區貨運量35萬噸,位居全國第5。
保障能力國際領先 競爭優勢再擴大
9月26日中午,一件長15米多、重8噸多的機械設備在工作人員的精準操作下通過3輛升降平台車平穩地送入飛機貨艙,當天該航班運載有8件這樣的超規貨物。
如今,「大塊頭」超長、超重貨物是鄭州機場貨運的「常客」。
「鄭州機場目前可同時保障8架寬體貨機,平均每架貨機保障時長兩小時可完成裝卸,保障超限貨物最長達26.23米、最重達43噸,處於行業頂尖水平。」據河南機場集團貨運公司國際業務部副經理關永樂介紹,超規貨物保障,是檢驗一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綜合影響力的重要標誌,鄭州機場培養了一批國際化保障團隊,多次圓滿保障長頸鹿、海豚、袋鼠、羊駝等活體動物。如今,憑藉領先的保障能力,鄭州機場已成為保障超規貨物的首選機場,國內許多超長、超重貨物往往是在此進出境。
今年前9個月,鄭州機場已經累計保障超規貨物及活體155票、約2700噸。這些超規貨物主要是各類生產型設備,如管道設施、機械設備、飛機配件、車廂軌道配件、機床連接器、光刻機等,在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了「大塊頭」,如今,也有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跨境電商「小物件」從鄭州機場飛往美國、德國、土耳其、墨西哥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跨境電商貨物種類繁多,既有服飾、箱包、化妝品等日用品,又有輪椅、兒童推車等物品。今年前9個月,鄭州機場經國際快件中心出口跨境電商貨量約6萬噸,同比增長187%。
今年以來,充分發揮「空中絲綢之路」通道優勢,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鄭州機場與國際大型快遞公司、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平台企業等市場主體合作,開通多條跨境電商專線,形成了通達列日、巴黎、倫敦、芝加哥、亞特蘭大、墨西哥城等目的地的跨境電商航班聚集地。
拓網路增運力 朋友圈覆蓋全球
鄭州機場平均每天保障全貨機有65架次,最多時一天有81架次。
在持續拓展通達全球的航線網路的同時,鄭州機場注重新引進航空公司貨運航線的運營品質,為各方貨源提供更為優質高效的運輸解決方案,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航空貨運上下游企業在此集聚,朋友圈覆蓋全球。
4月26日凌晨,德國漢莎貨運航空的一架全貨機從德國法蘭克福飛抵鄭州機場,標誌著鄭州至法蘭克福定期貨運航線成功首航,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在鄭州機場正式啟航,鄭州成為德國漢莎貨運航空繼上海、北京之後新增的中部地區首個航點。
8月25日,吉隆坡-鄭州鮮食榴槤首航儀式在鄭州機場北貨運區舉行,1500箱馬來西亞首批鮮食榴槤空運至鄭州機場後將快速分撥到中國市場,這表明,中馬航空貨運樞紐項目加速推進。
8月26日,中國郵政航空樞紐項目在鄭州航空港區啟動。項目選址鄭州航空港區新鄭機場空側,緊臨鄭州航空港高鐵站,是河南與中國郵政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
在鄭州「空中絲綢之路」「雙貨航」的引領帶動下,漢莎航空、美國噴氣航空、法國達飛航空、馬來西亞瑞亞航空等9家國際知名航空公司今年入駐鄭州機場。今年以來,鄭州機場開通了鄭州至德國法蘭克福、美國芝加哥、亞特蘭大/達拉斯、日本大阪、菲律賓克拉克等貨運航線達18條,「空中絲綢之路」通道優勢更加凸顯,
目前,在鄭運營的貨運航空公司共28家,開通貨運航線55條,通航27個國家、60個城市,構建起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樞紐航線網路。
持續拓展全球航線 貨運量增長空間巨大
打造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平台的服務保障能力關乎綜合影響力。在持續拓展通達全球的航線網路的同時,鄭州機場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貨運航線的運營品質日益提高,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航空貨運上下游企業集聚。
10月17日~18日,鄭州機場先後開通了鄭州至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國際貨運航線。
10月16日起,盧森堡貨航每周增開2班盧森堡—鄭州—盧森堡航線航班,在鄭運營航班加密至每周23班。
「正是因為鄭州航空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突飛猛進,讓鄭州這座過去由火車拉出來的城市,一舉躍升為由飛機拉動高速發展的開放型國際樞紐城市。這個轉變非常大,而且是歷史性的。」針對鄭州航空業的發展,河南省委諮詢組研究員、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鄭州日報智庫專家張占倉表示,未來,鄭州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加力提升開放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要高質量建設智慧化綜合性國際航空樞紐,加快臨空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步伐,在高水平開放發展方面再攀新高峰。同時,要持續強化國家戰略功能區能力,在國際航空領域開拓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