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良投稿:我的親事 伊河生活編髮】
1976年我當排長後,穿著4個兜的幹部服激動地回鄉探親,不料假期里竟沒人上門提親,返回部隊後我刻苦訓練,兩年後指導員看我一直單著,就把妻妹介紹給了我,不曾想三年後大家才吃上了我們的喜糖。
我老家在四川烏蒙山區,我是1973年參的軍,一入伍就到了聞名天下的鐵軍部隊,駐地在風景秀麗的伊河邊上。
聽班長講,我們這支部隊的前身是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686團,抗戰期間與日軍多次作戰,解放戰爭中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一路南下又解放了海南島,1969年奉命進駐洛陽。
來到這支英雄的部隊,經常聽老英模、老戰士講傳統報告,心情很激動,心想自己來自老區,要向前輩那樣,刻苦訓練,當一個好兵。其實這樣想,我還有一個自私的想法,我們家那一片是老區、民族地區,也是困難邊遠的山區,許多的年輕人長大後想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吃口飽飯,而我家弟兄姐妹7人,父母實在養不過來,我小學沒上完就跟著父母和哥姐在地里幹活,就這也勉強度日。
然而,記得很小的時候,經常聽老人們講當年紅軍烏蒙山迴旋戰的故事,後來,才在課本上讀到偉人那首著名的《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紅軍的故事激勵著我們,長征精神的種子也已早早播種在我們的心裡。
我想在部隊好好乾,當個好兵。於是,我積极參加訓練,細小工作自覺主動,當兵第二年下半年當上副班長,第三年當班長,多次帶領全班參加師和團組織演訓活動,年底榮立三等功,被評為師里的訓練標兵,1976年12月提干。到了77年6月,我們這批新提乾的戰士,統一參加師新提幹部集訓隊集訓,3個月的骨幹集訓結束我返回連隊。
一天,我和連長說,我入伍5年,還沒探過一次家裡,父母來信說我忘本了,我無論如何都得回去看看,要不然情感上說不過去,我也不安心工作啊。
連長一聽我說的話有道理,就同意了我的探家要求,於是,我跑到城裡買了些禮品,收拾行李準備探家的事情。提干後工資發的晚,一下發了兩個月106元,扣除已經吃掉的伙食費,還剩下60多元。
突然,連隊召開全連大會,傳達師里指示,要求停工集訓3個月,任何人不得請假!連長把我叫到辦公室說,上級突然來了通知,看起來你休不了假了。我看師集訓隊給你集訓結業評語上說,你刺殺科目成績非常突出,而連隊的訓練刺殺科目還沒開訓,你就來當教員吧。
沒辦法,上級的命令必須執行,我只好按照上級訓練計劃和連里要求,帶領全連完成了刺殺科目的訓練,並在全營的合練中擔任教官,完成任務後受到營長的表揚。
77年12月,為期3個月的停工集訓結束後,連長批准了我探家的請求,我立馬帶著兩大包禮品風塵僕僕回到了家裡。離開家鄉5年了,但家鄉的變化並不大,那前的那條小路仍然還是那樣,就連村中間的水房和老樹,依然靜靜地站在那裡。
那悠揚的牛叫聲,那裊裊炊煙,那小路彎彎……眼前故鄉的樣子,和夢裡的一模一樣。
然而,父母親很高興,說老二變化真大(我在家排行第二),穿上軍裝真帥,完全看不出5年前在家時的樣子,而弟妹則圍著我,纏著要聽部隊上的故事,爭著試穿我的軍裝,摸著我的軍帽更是愛不釋手。我掏出帶回的禮物,一一交給了家人,我們家像年一樣高興。
第二天,我就到村小學看望我以前的校長兼班主任劉老師。劉老師看到一身軍裝的我,眼睛裡透出喜悅的光,眼眶裡還有一層濕濕的霧。他把我拉到椅子上坐下,聊起了我當年在村小學上學時的情況,說我那時的成績非常好,如果不是家庭困難上不起學,你也會像你的同學們那樣,考上中學甚至大學……
正說著,劉老師的門被推開了,看到有人進來,我站起了身來,立正站立著。幾個年輕的老師來找校長彙報工作,看到一個軍人在房間里,都感到很驚訝。劉老師自豪地介紹說:這是我的學生,在部隊上提了幹部,專門過來看我的!老師們紛紛和我握手,說想不到咱們學校還能走出軍隊幹部,紛紛向劉老師投來羨慕的眼神……
隨後的幾天里,我找到了同村同年入伍已退伍回鄉的幾個戰友,他們陪著我去,去看望其他退伍回鄉的戰友,剩下的時間,走走親戚,畢竟5年沒去看過他們了,回來了理應上門拜訪探望。
然而,轉著轉著,我卻感覺到不太對勁。之前聽戰友們說,當了幾年兵尤其是提幹探親,軍人一到家,介紹相親的一個接一個,可我假期快過完了,怎麼沒一個給我介紹對象,也沒聽父母親和我說過這樣的話題。
我和父親說起了這個事,父親想了一會說,咱們家窮,除了走得近的幾家親戚,平時就沒啥人來往。再說你小學沒上完就在家幹活,你的那些同學上了高中,去到了外面的世界,在家的不多。現在的人勢利,你回來後,人家都知道你當了部隊上的幹部,也幫不上人家。他們想你要找媳婦,也會找吃商品糧的,不會找農村的,也就自然沒人給咱提親了。
我一想父親的話有道理,就沒再我想這方面的事了,假期一滿,我返回了部隊。
人生有許多事,可遇而不可求。但凡美好的事情,總是姍姍來遲!
歸隊後,我隨部隊開赴外地進行演習,演習結束忙著進行班排總結、營連各種比賽和活動,個人的親事就沒空再考慮了,再說考慮也是白考慮,沒人給介紹,這一晃,兩年過去了。
1978年9月份的一天,王指導員愛人帶著孩子來探親,隨同來的還有一個姑娘。這姑娘長得眉清目秀,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分外漂亮,和指導員的愛人長得很像,聽說是指導員的妻妹。
沒想到的是,一天下午的訓練間隙,指導員找到我,先是問工作上的事,接著問我的個人問題,最近進展情況怎麼樣?我哭笑了一下,指導員啊,我整天在你面前晃悠,再也沒回過家,也很少外出,見不到女孩子,也沒人和我介紹過啊。
指導員微笑著說,你今年歲數不小了,已經27歲了,個人問題確實該解決了,晚上要不到我家坐坐,你嫂子想和你聊聊,我一聽當即說好。
當晚天黑後,我提著從軍人服務社買的一包點心、一包糖果到了臨時來隊宿舍指導員的家,他們一家正坐在一起聊天,嫂子在縫衣服,嫂子妹妹在和小孩玩。看到我進來,他們一家都站起來打著招呼,我隨後坐到指導員旁邊,把手裡的兩包牛皮紙包著的糕點糖果放到了桌上。
我瞥了一眼嫂子的妹妹,她也甜甜地笑著,眼睛亮亮的,臉上的酒窩笑起來很是好看。
嫂子對妹妹說,亞寧(嫂子妹妹的名字),你帶孩子出去玩一會兒吧。等亞寧帶孩子出了門,嫂子微笑著和我聊起了天,問了些家庭情況,隨後,嫂子說,你們指導員說你還沒對象,你咋考慮的?我說自己也想找,但在部隊這樣封閉的環境里,沒有機會認識女孩子,急也沒辦法啊。
嫂子笑了笑,輕聲地說,你們是軍人,我說話就不繞彎子了,你看我妹妹亞寧怎麼樣?啊,我聽頓時臉就紅了,連忙點點頭,說嫂子妹妹挺好。那你是否願意和我妹妹處處對象?我看了看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指導員,隨即說非常願意……
我沒想到,我的姻緣竟會在這樣的時機,以這樣的方式來臨。
不一會兒,亞寧帶著孩子回來了,嫂子對我和亞寧說,你們倆到院子里走走,先聊聊,別走遠就行了。說完,我看了一眼亞寧,就先出了屋子,亞寧隨後也出來了,我們走上了臨時來隊家屬院圍牆邊的小路,一不小心碰到亞寧的手,連忙縮回……
那一天後,我和指導員一家的關係近了許多,和亞寧也慢慢地加深了了解,我們年齡都不小了,雙方都有願意談下去的願望,於是逐漸開始考慮起了婚事。
然而,我們結婚卻推遲到了1981年,原來,1979年春節剛過,天還很冷,我突然接到家裡電報,爺爺去世速歸!我匆忙請假返回老家一周,處理完爺爺的喪事就又返回了部隊。
老家有親人去世三年內晚輩不準結婚的習俗,我雖然長期在部隊上,但習俗還是要遵守的,所幸亞寧通情達理。1981年年底,已是副連長的我和亞寧趕回老家舉行了婚禮,之後返回部隊,給戰友們撒了喜糖,後來,我在部隊干到營長,1996年轉業地方工作。
之後四十多年的歲月里,我和亞寧養大了一兒一女,現在我們也是子孫滿堂人的了。
人生無常,少年時代,我何曾想到自己會走出家門,到上千公里外的部隊當兵、提干,有過一段二十年的軍旅生涯。
但我知道,如果沒有鐵軍這支英雄部隊的培育,如果沒有當戰士時的勤奮和努力、堅持和汗水,自己也許早就脫了軍裝。
勤奮創造機遇,奮鬥改變命運,這話一點也不假!
#文章首發挑戰賽#
【原創作品,頭條首發,全網監控。圖片選自網路,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