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面對會威脅到自己的東西,又對它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採用貶低它的方式來對自己進行心裡麻痹,彷彿只要說了它的不好,它就真的不好了一樣。
這就是美國對待殲-20的態度,經常性地就要用酸里酸氣的語氣來評判一番殲-20,還有中國空軍。對此,有網友說:真該讓美國人來看看《長空之王》,堵上他們的嘴。
這部講述中國空軍試飛員的電影,採用了殲-20真機入鏡拍攝,全方位地展現了殲-20的先進和強大,能一巴掌拍扁美國這個酸黃瓜。
自從殲-20問世以來,美國就陷入一種矛盾心態,嘴上一邊說著不在乎、看不上,實際上這麼多年來卻對殲-20持續關注,然後時不時要對其評頭論足一番。殲-20剛面世那會兒,美國就頻頻大放厥詞,稱殲-20算不上真正的第五代戰機,完全和他們的第五代機F-22沒得比,頂多只能和F-117A比一比,言語之間,一直在將給殲-20降檔。
更是污衊殲-20隻能正面隱身,如果真的用殲-20與美國戰機交戰,那麼他們只需數秒就能將殲-20擊敗。
不僅抹黑殲-20,美軍還時不時地要抹黑一把我們的空軍。而在美國的教唆下,印度媒體也學會了拉踩那一套心理療法。公然稱殲-20已落伍,還說自己在研製第六代戰機。
對於這些酸言酸語,我國空軍懶得打嘴仗,而是用行動說話。這些年來,我國不斷地對殲-20進行改進和完善。2022年底,中國空軍剛剛宣布殲-20已經換上了「中國心」,用上了我們自主研製的發動機,能夠飛得更快、更猛。
而且從殲-20首飛以來,我國也加強了殲-20的量產,截至目前,殲-20的數量已經突破了200架。而此次上映的《長空之王》,就揭露了殲-20強大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就是試飛。說起試飛,很多人應該都還比較陌生。它和我們去買車試駕不同,試駕是為了看車子合不合心意,但是試飛卻是為了暴露飛機的隱患。
戰機在每一次升級改造後,為了檢測這些新升級的設備、系統和戰機的適配程度,也為了保證戰機在正式投入後能平安運行,在正式交付前,都需要先交給試飛員進行試飛。在試飛的過程中,試飛員們需要對戰機進行各種極限測試,看戰機能不能扛得住極限工作狀態,他們還需要駕駛著戰機做出眼鏡蛇、落葉飄等高難度動作,畢竟如果真的空戰起來,飛行員們就很有可能採用這些極限動作來進行進攻或者避險。
《長空之王》在向觀眾介紹試飛員工作的同時,也讓人有幸一睹殲-20在飛行中的風采。影片里的殲-20就像是天空中的一把利刃,用機翼將空氣瞬間裁開,彷彿一眨眼就能消失於天際,讓人見識到了這架長空之王的速度與力量。
除了震撼於殲-20的亮相外,電影里的中國軍人同樣令人嘆服。試飛員是一個很危險的職業,這一點試飛員自己心裡清楚,同樣清楚的還有試飛員的家屬們。
身為家屬,自然希望自己的丈夫、兒子、父親能夠像普通上班族一樣,每天平平安安上班,安安全全地回家,但是試飛員的工作性質註定了家屬們要在他們執行任務時擔驚受怕,更有甚者,有些家屬明確地提出想讓他們的兒子退出試飛隊伍。
面對家屬的要求,試飛員們沒有就坡下驢,而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家人,自己是一名軍人,就該擔起軍人該有的責任和使命,所以哪怕有風險,他們也不能不飛。如果今天他們不飛,明天挨打的可能就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這就是我們的解放軍戰士,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百姓築起安全的高牆,中國藍天的長空之王,除了殲-20,這個稱號也屬於我們的試飛員和許許多多的空軍。
不管是戰機還是人,中國空軍都有著強大的實力,不是美國媒體一兩句話能夠貶損的。《長空之王》就像是殲-20的一份直觀的報告單,甩在他們的臉上,告訴他們我們軍隊究竟有多強大,我們的殲-20究竟有多厲害。
不只是美國人應該看《長空之王》,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更要看這部電影,這樣在面對外國媒體的無端貶低時才能自信應對,也才能知道是誰為了我們能過太平日子在默默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