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恥辱的年份,這一年,日本關東軍炮轟瀋陽北大營,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將東北三省盡數攻陷。那麼,當時身為東北軍最高長官的張學良在九一八當晚去了哪裡呢?
九一八前夕的張學良
張學良接手東北軍是在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爆發之後。在父親「東北王」張作霖被日本特務炸死於皇姑屯後,張學良秘密潛回瀋陽,執掌了東北局面。經過調查,張學良獲悉了父親死於日本人之手的真相,在殺父之仇的激勵下,張學良於1928年12月宣布東北易幟,歸入南京國民政府統治。
日本當局見鼓動張學良分裂東北的圖謀徹底流產,便密謀以武力侵佔整個東北。從1929年開始,日本關東軍大大加強了對東北的滲透,同時策動閻錫山在關內與張學良的東北軍開戰,吸引了東北軍的主力。此時,日本關東軍已經做好了侵佔東北的準備。
而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後卻放鬆了警惕。當時他被蔣介石任命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坐鎮於關內的北平。也就是說,無論是張學良本人,還是東北軍的主力,在九一八事變前夕都不在東北境內。這就給了日本關東軍可乘之機。
為什麼張學良作為東北軍閥,卻沒有親自坐鎮東北?在後來張學良本人的回憶里,那時候他由於吸毒後遺症的原因,正在北京協和醫院養病。可見,張學良之所以輕易丟了東北,和他染上毒癮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九一八之夜
在張學良接到部下急報東北局勢之前,9月18日原本是一個平淡的日子。當天晚上,張學良出席參加了北平中和戲院籌辦的京劇晚會,這場京劇晚會有大量社會名流出席,理由很簡單——京劇第一名角梅蘭芳會在這次晚會裡登台表演。
後來梅蘭芳夫人福芝芳的回憶證明了張學良的出席,而且她還表示,與張學良同行的人包括了他的夫人于鳳至以及一些護士、警衛。可見,此時的張學良處於日常的休閑狀態,並沒有在心理上做好九一八事變爆發的準備。
直到晚上10點左右,在中和戲院包廂欣賞《空城計》的張學良才接到了關東軍猛攻瀋陽北大營的急報。此時瀋陽北大營仍處於激烈抵抗的狀態,但由於寡不敵眾,急需友軍支援。
張學良得到這個消息後無心看戲,便急匆匆地離開了中和戲院,當時表演的梅蘭芳回憶九一八當晚時感慨:當他看到張學良神色緊張的樣子就知道,東北恐怕出大事了。
回到家裡後,張學良此時還有時間下達抵抗關東軍、支援北大營的命令。但蔣介石緊隨而來的「不抵抗」命令讓張學良陷入了糾結之中。
蔣介石表示,東北軍應當儘快退守錦州,避開與關東軍的衝突,日後東北問題可以交給國聯組織決斷,藉助歐美力量形成「有利外交局面」。在蔣介石的壓力下,張學良選擇了屈服,最終給東北軍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
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命令,瀋陽很快陷入了日本關東軍的手裡,次日長春、四平、營口也接連陷落,而東北軍主力從黑龍江與吉林撤離。
九一八之後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整個中國都被東北淪陷的事實震驚不已。在人們印象里,軍備完善、裝備精良的東北軍即使不敵日本關東軍,至少也能和日軍血戰許久,沒想到僅僅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東北就丟了。因此,身為東北軍最高長官的張學良就成了眾矢之的。
天津《庸報》在10月刊發了對張學良9月18日當天行程的「披露」,其中尤其提及張學良「與紅粉佳人胡蝶共舞於北平六國飯店」的風流之事。此文一經刊登,立馬引發無數人群情激憤,人們對張學良「出賣東北」的行為大加辱罵。
不過身為當紅明星的胡蝶本人卻闢謠了這個說法,她在上海《申報》中聲明,自己當天在上海拍攝電影,並參加了抵制日貨的活動,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北平。儘管胡蝶的闢謠否定了張學良「國難當頭沉迷紅粉」的謠言,但依然沒能改變張學良在國內輿論中「不抵抗將軍」的名聲。
此時張學良也深知自己名聲一落千丈的事實,心裡鬱鬱不平,對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意見很大。次年4月,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半年後,張學良接受歐美記者採訪,發表了著名的抗日演講。
在演講中張學良表態道:東三省素來是中國的一部分,三千萬東北人民也願意為他們的故鄉戰鬥到底。此時張學良的內心已經埋下了日後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的種子。
1936年,張學良聯合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以「兵諫」形式逼迫蔣介石同意聯合中共力量,一致對外抗日,從而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直到此時,張學良才算徹底彌補了此前在東北下達「不抵抗」命令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