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的歐債危機的影響力到現在看來一直都還是揮之不去的,起碼從目前疫情之下的歐洲經濟情況我們就不難看出,歐盟目前的情況十分的不樂觀。
在疫情影響逐漸趨於平緩之後,歐洲各國也嘗試著啟動經濟,但是經濟啟動之後,隨之而來又是消費萎靡,這就不得不讓歐盟的領導人思考起這樣的一個問題,這就是如何讓歐盟的經濟在短時間內有所恢復,於是中國就成為了歐盟繞不開的話題。
歐盟態度強硬,對華拋出要求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歐盟或因為經濟原因開始對中國採取較為強硬的態度。歐盟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就表示,中國的歐洲在體系上完全不同,這造成了雙方在許多方面的矛盾與對立,因此中國政府目前最需要做的是與歐洲就這些可能在雙邊貿易中存在不對等現象的事務達成相關協議,以保障未來雙邊貿易的平穩運行。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歐盟鮮少的對中國添堵的強硬。不過對於目前的歐盟而言,與美國關係十分緊張,同時受到疫情影響,歐盟的經濟也受到重創,因此歐盟對中國在具體問題上的態度強硬也是情有可原的。
歐盟認為年底必須落實峰會目標,歐洲與中國聯繫需要緊密起來
據報道,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博雷爾在6月22日與中方代表的視頻會議中就表示,中方與歐洲必須在年底之前就相關問題達成協議,即使是雙方都已經達成了共識,歐洲方面也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去協調,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中歐雙方此後依舊有許多的路要走。
實際這我們就可以看作是中國與歐洲聯繫愈發緊密的一個過程,目前通過中歐班列有許多的中國商品走向歐洲,也有許多的歐洲的商品來到中國,雙方在經濟領域的相互聯繫,在目前乃至未來看來,都將會變得越來越緊密。而歐洲希望與中國消除經濟上的隔閡,其目的也是希望中國經濟聯繫更加的緊密。
歐洲經濟復甦,需要中國參與
實際上作為美國的盟友,歐洲最近罕見地與美國唱起了反調,這其實也不奇怪。畢竟美歐之間在特朗普的美國主義之下,根本沒有任何的發展空間可言。反倒是美國在這其中還更加的獲益。
因此從現目前和未來的歐洲經濟的發展考慮,歐洲未來的經濟復甦,中國是無論如何都跳不過去的一環,中國的資金技術,包括歐洲的資金與技術,之後在相互協調下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