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7月3日至4日,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在北京召開。3日,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論壇上發表講話稱,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任期結束,美國仍將延續其政策。他強調,「美國變了,我們也需要改變」,並呼籲日本增強自主性以及中日韓三國加強合作。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媒體報道,鳩山由紀夫當天在論壇開幕式上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引起亞太地區眾多國家的擔憂。但他認為,特朗普現象並非「等待就能解決」。
「常識告訴我們,特朗普的任期還剩三年半,這沒什麼可興奮的,」鳩山由紀夫表示,「然而,真正的問題是,即使2028年11月一位民主黨人當選為第48任總統,『特朗普的美國』的風格也不會消失。在他卸任後,這種風格仍將延續。」
鳩山由紀夫認為,儘管美國前總統拜登的措辭與特朗普不同,但他的政策也包含相當一部分特朗普式風格,即「美國優先」和「讓美國再次偉大」。他推測,未來的美國總統候選人,無論黨派歸屬,很可能都會採取與特朗普同樣的行動,「否則他們將無法贏得選舉,這就是當今美國政治的現實」。
鳩山由紀夫表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實際上是承認美國已經失去了昔日的強權。
他指出,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大幅下降,國內社會和經濟問題不斷積累,不平等現象加劇。「美國已無法再像二戰結束以來的80年那樣,繼續扮演世界秩序的領導者角色。許多美國人把希望寄托在一位聲稱『美國正在被國際社會利用』的古怪領導人身上,這並不奇怪。」
「美國已經變了,世界也需要改變,」鳩山由紀夫還表示,隨著美國愈發奉行「美國優先」和走「讓美國再次偉大」路線,日本需要增強自主性,擺脫對美依賴。他同時指出,以日本的國力而言,單方面試圖擺脫對美依賴勢必面臨重重困難。因此,加強中日韓三國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去年,鳩山由紀夫參加第十二屆世界和平論壇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同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出席第九屆亞細安論壇時同樣警告說,美國關稅政策或將延續至特朗普任期之後,企業應做好準備,積極適應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
「利用關稅實現所謂『公平貿易』,並以『轉岸』或『近岸』策略吸引關鍵產業迴流,已經成為美國兩黨共識,」顏金勇稱,企業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加征關稅可能成為長期態勢,未來一段時間對美出口成本將持續攀升,「不能寄望於四年後,美國政府更迭,關稅就會消失。」
他特彆強調,企業須做好準備,美國將更加嚴格審查企業的生產供應鏈。

顏金勇3日發表講話 《聯合早報》
美媒彭博社稱,鳩山由紀夫和顏金勇此番表態,正值特朗普「對等關稅」7月9日期限逼近之際。
4月2日,特朗普向幾乎所有美國的貿易夥伴挑起關稅戰,其中對日本加征的關稅達到了24%,包括10%的「最低基準關稅」和14%的「對等關稅」。此外,日本還面臨著美國對汽車及其零部件徵收的25%的關稅,對鋼鐵和鋁徵收的50%關稅。
不久後,特朗普又宣布暫停90天徵收關稅,將對日本的關稅降至10%,但這一「休戰期」即將於7月9日到期。根據美國政府4月的公告,若日本未獲延期,其出口商品將重新面臨24%的總關稅。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曾對美擬對新加坡出口加征10%關稅表示失望,直言「這不是對待朋友的方式」。
當地時間7月1日,特朗普再次升級了對日本的貿易施壓,公開質疑能否在7月9日前與日本達成協議,並威脅若談判破裂,將把對日本的關稅提高至30%或35%。此前,特朗普還在社交媒體上抱怨說,日本正面臨大米短缺的問題,卻不願進口美國大米。
日本首席談判代表、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1日回應稱,日本政府的立場沒有改變,不會以犧牲農業為代價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他表示,日本將繼續與美國進行談判,以保護日本的國家利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