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攻人以謀不以力,用兵鬥智不鬥多」——鬼谷子
特朗普很忙,他又出手了。
但這次,我想說他手真長,在白宮招待五位礦產多的非洲總統,對我們和俄羅斯的影響大嗎?
根據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9號在白宮見了5個礦產資源多的非洲國家的總統。
這次小範圍會面,目的是啥呢?
主要是美國想抵消我們和俄羅斯在非洲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一句話,不允許比特朗普還厲害的存在。
從解決伊以衝突、俄烏衝突、巴以衝突,同時與很多國家開開展關稅談判,國內大搞「大而美」法案,都可以看到特朗普的一貫作風。
老子天下第一,老子說了算,都得聽我的。
這次被邀請到美國白宮的是賴比瑞亞、塞內加爾、茅利塔尼亞、幾內亞比索和加彭這五個國家的總統,一次見五個,大手筆!
美國白宮
官方通報說這次喊來的五個國家總統主要和特朗普聊貿易、投資、安全這些事兒。
什麼意思呢?就是將安全與貿易、投資捆綁在一起,要看安全就要和美國做生意,否則哼哼。
工作午餐剛開始,特朗普就說了為啥請他們來,說是因為這5個國家「地方有活力,地盤值錢,礦產和石油特別多,老百姓也很出色」。
他還說:
「跟其他少數地區一樣,非洲經濟潛力特別大,好多方面都是。」 他還提到美國想更多摻和非洲的事兒。
特朗普重新回到白宮之後,就主張以外貿規則為基礎搞外交,還把礦產當成跟不少國家談判的核心。
這5位非洲總統被邀請,就是因為他們國家礦產多,尤其是黃金,還有那種對全球經濟很重要、做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會用到的稀土。
另外,據《華爾街日報》說,美國跟他們談貿易的時候,還希望這5個國家能接收被美國趕走的、不是本國的移民。
事實上,之前南蘇丹已經答應了,7月初就接收了美國趕走的8個非法移民。
這都能幹得出來,真是臉都不要了。
大量湧入美國的難民
特朗普為什麼要將手伸向非洲?
三個方面。
其一,急著搶非洲的資源,卻沒我們那本事
美國為啥盯著非洲?因為非洲有全球90%的稀土(比如幾內亞比索的稀土礦)、60%的鈷(比如加彭),還有很多黃金(比如茅利塔尼亞)。
這些東西對美國把製造業拉回本土、搞新能源汽車特別重要,他們還想打破我們在稀土加工上的優勢(我們控制著全球80%的稀土精鍊)。
但美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太少了,2020年才475億美元,只有我們的六分之一(2022年中非貿易額2950億美元),而且我們那種「幫你建基建,換你資源」的整套辦法,美國也學不來。
其二,想靠「安全合作」換好處,卻太摳門還耍心眼
美國想靠「安全合作」(比如勸剛果(金)和盧安達別打仗)換資源,但這招太短視了:一方面砍了90%對非洲的援助項目,另一方面還逼著非洲國家接美國趕走的移民(比如南蘇丹已經接了8個)。
這種只想著佔便宜的合作,根本建立不了信任。
反觀我們,在賴比瑞亞幫著建機場,在塞內加爾修大橋,都是實實在在幫當地發展,老百姓更認我們。
其三,政策自己打架,把非洲推向我們
特朗普政府一邊對非洲國家加50%的關稅,一邊又想續簽《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AGOA),這倆事兒完全擰著來。
AGOA本來2025年要續的,但美國這麼加關稅,這法案基本廢了。
結果非洲跟美國的貿易額從2010年的1130億美元降到2020年的440億美元,反而更願意跟我們做生意——2023年中非貿易額2950億美元,是美非貿易的4倍。
特朗普
對我們的影響
1. 資源供應可能被搶點,但我們早有後手
美國可能跟加彭、幾內亞比索簽稀土協議,短期內搶走點資源。但我們早把「找礦、挖礦、加工、用起來」這一整套都搞定了。
比如在加彭,我們企業搞的鐵礦項目,連鐵路、港口、水電站都一起建;在塞內加爾,我們建的光伏項目佔了當地新能源的30%。
這種「資源+基建」綁在一起的模式,非洲國家想單方面倒向美國,沒那麼容易。
2. 我們靠實在項目得人心,美國比不了
我們在非洲的項目都跟老百姓過日子有關:比如在茅利塔尼亞搞「綠色示範田」,用滴灌技術讓沙漠長出胡蘿蔔、甜菜。
在幾內亞比索建漁業碼頭,不僅打漁方便了,還帶動建了4000平方米的加工廠。
這些跟美國那種「給你點資源好處,換你接移民」的交易比,非洲國家肯定更認我們。
3. 我們有長期合作機制,美國沒這本事
我們通過中非合作論壇、「一帶一路」這些機制,跟非洲綁得很緊。
比如賴比瑞亞90%的大基建都是我們建的,塞內加爾80%的高速路靠我們投資。
美國沒這種多邊合作的規矩,光說「只做貿易不援助」,沒制度撐著,根本沒法長期影響非洲。
中非合作論壇
對俄羅斯的影響
想削弱俄羅斯在非洲的軍事影響,很難。
美國想通過跟塞內加爾、加彭這些國家談安全合作,擠掉俄羅斯在非洲的軍事存在。
但俄羅斯現在跟40多個非洲國家簽了軍事協議,給薩赫勒國家聯盟送武器、搞培訓,還通過瓦格納集團插手馬里、中非共和國的事。
而美國在非洲的軍費投入太少,2024年預算里只有2%用在非洲,那種「用資源換安全合作」的模式也長不了。
能源上想擠掉俄羅斯,非洲也不傻。
加彭、茅利塔尼亞這些國家的石油,俄羅斯本來也想爭取。
俄羅斯通過免非洲國家230億美元債務、承諾2023年給2.5萬到5萬噸糧食,換在非洲能源市場的機會。
美國要是使勁搶這些能源,可能會擠掉俄羅斯一點空間,但非洲國家都想「多找幾個靠山」,不想只依賴一個國家,所以俄羅斯也不會完全沒機會。
普京
非洲國家自己的打算
非洲這些國家,很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都是「夾心餅乾」或者「房子上的冬瓜」。
兩邊不得罪,誰都不得罪。
非洲國家精著呢,都「腳踩兩隻船」:一邊接美國的礦產投資,一邊繼續跟我們搞基建。
比如加彭跟美國談稀土開發的同時,還讓我們建公路;塞內加爾參加美國的峰會,同時跟我們建數字通信網。這樣一來,美國很難如願。
非洲想自己說了算,不樂意被大國控制。
非洲國家越來越不想被大國牽著走了。
南非有個分析師叫丹尼爾·西爾克,他就說美國加關稅把AGOA搞廢了,而我們「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更符合非洲自己說了算的需求。
另外,非洲聯盟搞了「非洲大陸自貿區」,就是想少依賴外國市場,這樣在大國競爭里能多討價還價。
特朗普政策不穩定,非洲可能更信中俄。
特朗普的政策一會兒一個樣,非洲國家心裡沒底。
比如美國打算關掉撒哈拉以南非洲「不重要」的領事館,只留跟礦產有關的外交人員,這種只盯著資源的做法,可能讓非洲更願意找我們和俄羅斯合作,因為這倆更穩定。
而我們正通過「數字絲綢之路」(比如華為在塞內加爾搞5G)和綠色能源項目(比如塞內加爾的光伏電站),建更靠譜的合作體系。
「數字絲綢之路」
最後怎麼看,粗淺三點,僅供探討。
第一,雷聲大雨點小。
特朗普這招其實是為了應對中美俄在非洲的競爭,但他這種「只做交易」的外交,動搖不了我們在非洲的長期布局。
第二,真誠才是必殺技。
我們靠建基建、搞產業合作、幫老百姓過日子,說的是「大家一起發展」;俄羅斯在安全方面靈活出手,這倆加起來,讓美國很難得逞。
第三,選擇權還是自己。
非洲國家越來越想自己做主,加上全球形勢多變,大國在非洲的較量會更複雜。最後說了算的,還是非洲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是大國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