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緬甸撣邦南部格勞鎮昂班市附近村莊內,地區民眾下田勞作時經常被蛇咬傷死亡。
6月份內,一名嬰兒母親被咬,中毒身亡,一人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此外,7月份第一周時間內,也有一名青年去山裡被蛇咬傷。
一個喪事救援協會成員稱,被蛇咬傷的青年去山裡幹活,當他搬起一塊石頭的時候,石頭下面隱藏的一條蛇咬了他,幸好他們那裡交通方便,立即將他送往昂班醫院注射抗蛇毒血清,之後又將他轉送去格勞醫院。
據稱,這些蛇大部分是民眾去運土或者買糞的時候帶來的。撣邦地區以前幾乎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現在大家會去其他地方運糞來施肥,因此糞裡面夾雜很多的蛇和蛇蛋,導致現在經常有人被蛇咬。
此外,很多被蛇咬傷的民眾在去田間勞作或者進山的時候,沒有穿長褲長袖和長靴,因此如果要進山,去蛇類容易出沒的地方,應該身穿長褲和長袖。
「住帳篷怕風吹,睡覺怕蛇咬!」緬甸地震後「隱形殺手」出沒!
此前,緬甸蛇類組織(snake of myanmar)一名負責人向媒體表示,蛇類是穴居動物,地震時其洞穴可能損毀,導致它們逃至地表,並藏匿在倒塌的房屋和建築廢墟中,因此民眾需警惕劇毒蛇類帶來的危險。
目前,地震災民在臨時居住區正面臨蛇類和有毒生物的威脅。
內比都地區一名公職人員表示,前天我們住的移動板房裡發現有蛇爬進來,大家只能嚇唬著把它趕出去。據說叫偷蛋蛇,幸好是無毒的。現在我們得做好防蛇措施,睡前也要仔細檢查蚊帳被褥才敢睡覺。
隨著雨季來臨,大量降雨導致有毒穴居動物頻繁出沒。人們尤其擔憂的是眼鏡蛇、蝮蛇等劇毒蛇類也開始出現。
一位住在臨時帳篷的部門官員表示,住帳篷真是全新的體驗,暴雨大風時得把後面篷布打開避免被吹走。為了防蛇和蠍子入侵,我們得在周圍堆土圍擋。晚上都不敢去上廁所,聽說這一帶毒蛇很多。不過這種兩間一組的移動板房自帶衛生間,倒不用外出方便。只是每到夜晚蛙聲一片,又擔心引來的蛇類靠近。
據了解,地震重災區實皆省和曼德勒省常見毒蛇包括:蝮蛇、眼鏡王蛇、緬甸環蛇及曼德勒噴毒眼鏡蛇。
該組織稱:「眼鏡王蛇在實皆市區罕見,緬甸環蛇偶有出現,但曼德勒噴毒眼鏡蛇和蝮蛇更為常見。」
這些蛇類雖屬地棲物種(極少出現在樹上),但會躲藏在建築廢墟中。救援人員應穿戴高幫靴防咬傷,佩戴護目鏡防範噴毒眼鏡蛇。
救援人員強調及時治療的重要性,目前實皆與曼德勒醫院已配備抗蛇毒血清,若被咬傷需立即就醫。
目前臨時安置區多建在空地和閑置土地上,雖然經過平整清理,但周邊仍存在雜草灌木叢,使得蛇類和有毒生物威脅加劇,居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