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月
編輯|七月
這幾天的美國,可謂是大戲不斷。
這不,特朗普剛剛艱難通過了自己創建的「大而美法案」這個大關。
轉頭,曾經幫助他登上總統寶座的「好兄弟」馬斯克就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直接成立了美國的第三大黨,也就是「美國黨」。
這件事對於特朗普來說,毫無疑問是個噩耗。
因為這意味著馬斯克已經從一個簡單的企業家,轉變成了一名政客,還是一個對他有了威脅的政客。
而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就在這個節骨眼上。
拜登又開始出來作妖,在大而美法案通過的第二天,拜登就站出來表示。
許多歐洲的領導人都來詢問他的意見,甚至還有人希望他重新出山。
這幾件事一起壓在特朗普的身上,一時之間還真讓特朗普有了手忙腳亂的感覺。
而面對這件事,特朗普也只回了四個字:簡直荒謬!
這幾件事加起來,甚至就連美國民眾也開始懷疑,特朗普真的還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嗎?
7月5日,埃隆·馬斯克果然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他成立了一個新政黨,名字很大,叫「美國黨」。
盟友反目,拔劍相向,這出大戲的背後,是一場關乎權力、金錢和美國未來的豪賭。
而想在美國政壇掀起風浪,光有錢和人氣是遠遠不夠的。
畢竟哪一個總統的背後,沒有幾個赫赫有名的大財團支持。
首先,最初的規則就堵死了馬斯克的白宮之路。
美國憲法白紙黑字寫著,總統必須是「本土出生的美國公民」。
生於南非的馬斯克,從一開始就被剝奪了爭奪總統寶座的資格。
而更加殘酷的是,美國的選舉政策奉行的是「贏家通吃」。
這種規則不像許多國家那樣,能讓小黨派靠著百分之幾的選票在議會裡分一杯羹。
在這裡,你必須贏得整個選區,否則就是零,一無所有。
其實馬斯克的操作也不是沒有人試過的。
早在的三十年前,另一位億萬富翁羅斯·佩羅也干過同樣的事情。
他靠著個人魅力和對兩黨的不滿,捲走了高達19%的普選票,聲勢浩大。
結果呢?一張選舉人票都沒拿到,最終淪為歷史教科書里一個悲情角色。
他的經歷也無時無刻不在告訴後來人,一旦走上這條路,就要做好萬劫不復的準備。
曾經,馬斯克與特朗普是蜜月期最耀眼的搭檔。
一個是科技狂人,一個是政治強人。
馬斯克不僅是特朗普的重要金主,甚至被請入內閣,掌管「政府效率部」,在當時真可以算是風光無限。
然而,情誼的小船,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說翻就翻。
壓垮一切的,是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
這名字聽著好聽,內容卻被無數人痛斥為「劫貧濟富」。
它大幅為中高收入階層減稅,增加軍費開支,卻要削減底層醫療補助,提高窮人領取救濟糧的門檻。
其實這些東西根本不關馬斯克的事情,作為一個頂級富豪,底層人的生死跟他也沒什麼關係。
對馬斯克而言,最致命的一刀是:法案將徹底取消對電動汽車的補貼。
這意味著,他的特斯拉公司,每年將憑空蒸發掉12億美元的真金白銀。
這已經不是政見分歧,這是割他的肉。
法案在國會引發了劇烈的爭吵,最終以51:50的微弱優勢驚險通過。
投下那決定性一票的,是副總統本人。
這戲劇性的一幕,也暴露了特朗普權力看似穩固的表象下,那道深刻的裂痕。
決裂之後,兩位昔日盟友亮出了各自的武器。
對於特朗普而言,他的武器就是整個國家機器。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威脅,在媒體面前公開喊話,暗示馬斯克可能失去的「遠不止補貼」,甚至可能被驅逐出境。
他還意有所指地提到,那個曾由馬斯克負責的「政府效率部」,或許可以反過來好好「審查」一下它的前負責人。
這種來自權力頂層的恐嚇,足以讓任何商業巨頭不寒而慄。
馬斯克的武器,則是資本與人心。
作為全球頂級富豪,他有足夠的財力去啟動一場史無前例的政治運動。
更重要的是,他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億萬信徒。
建黨前,他發起了一項投票,超過120萬人參與,其中65%的人按下了「支持」鍵。
他將自己的理念包裝得極具煽動性:「美國正在因貪污和浪費而破產,兩黨都是一丘之貉,我要把自由還給人民!」
這種宣言,精準地擊中了無數美國人對現有政治格局的厭倦與憤怒。
一個手握權柄,一個手握人心。
天平的兩端,重量十足。
當然,作為資本市場裡面混跡多年的老油子,馬斯克怎麼會不知道美國的選舉政策。
他想的從來就不是那個總統的寶座,他想要的是要成為控制誰成為總統的關鍵人選。
這,就是馬斯克真正的野心。
他的計劃極為精明,甚至可以說是狡猾。
他知道白宮遙不可及,所以他把目標瞄準了國會。
他的「美國黨」不需要贏得全國,只需要在兩黨勢均力敵的國會山,拿下8到10個關鍵席位。
這幾票,平時看起來或許無足輕重。
但還記得那個51:50的投票結果嗎?
在今天這個政治極化的美國,一個席位的搖擺,就能決定一項數萬億美元法案的生死。
如果馬斯克成功了,他的「美國黨」將成為國會裡那個擁有最終決定權的「槓桿」。
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想要通過任何重要議程,都必須先來問問他的意見,尋求他的支持。
到那時,他雖然不是總統,卻擁有比許多總統更大的權力。
他將成為華盛頓真正的「造王者」。
這場神仙打架,也驚動了牌桌上的其他人。
前總統拜登站出來公開批評特朗普的法案,儘管他因健康問題影響力大不如前。
但他仍在努力扮演著反對派領袖的角色,為這場混戰增添了另一重變數。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馬斯克身上。
他是在效仿羅斯·佩羅,上演一出註定失敗的個人英雄主義悲劇?
還是會真正創造歷史,用一個新砝碼,徹底撬動美國兩黨制的百年基石?
對特朗普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可能分化他的支持者,讓他的執政之路充滿更多變數。
而對馬斯克來說,這也是一場豪賭。
特朗普的報復絕不會停留在口頭,他的商業帝國,包括SpaceX的政府合同,都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一個矽谷新貴,一個政壇老手。一場撼動舊秩序的實驗,一次捍衛舊權力的反擊。
牌局已經開始,無人可以離場。
參考信息來源:
央視新聞:《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黨」成立》2025-07-06
紅星新聞:《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後,又回應「參選時間」:明年》2025-07-06
財聯社:《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特朗普回應:簡直荒謬!》2025-07-07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於網路,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