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到24日,在短短三天之內,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群島附近的海域,就接連發生了309次地震,最大一次震5.2級。
放在之前,日本人對這種地震早就見怪不怪。畢竟,那地方在太平洋地震帶,有點震動很正常。
可這一次,日本國內的氣氛明顯比以往緊張,日本民眾的恐慌再度升級。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波地震潮,和日本的一個「神預言」極度重合......
「日本末日預言」
說到日本這個「末日預言」,咱們還得從一部漫畫說起。
1999年,日本漫畫家龍樹諒,根據自己夢中的各種奇異景象和事件,出版了一本名為《我所看見的未來》漫畫。
在這本書中,龍樹諒大膽預言:2025年7月5日,日本將發生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漫畫中描述,在這一天,日本和菲律賓之間的海域會發生史無前例的大爆炸。
海底被炸出一條裂縫,岩漿從裂縫中噴涌而出,引發上百米的海嘯。到時候,日本三分之一的土地將被海水淹沒,甚至連地形都會發生變化。
按理說,這只是個小漫畫家的玩笑預言,沒什麼好當真的,為何日本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原來,除了這次預言之外,這個龍樹諒在書中的前幾次預言,的的確確都變成了現實。
比如,2011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龍樹諒在1981年的漫畫里就曾「預言」過。漫畫里的海底地形,和日本震後海底測繪圖驚人相似。
還有1997年黛安娜王妃的車禍,她也提前三個月就畫了個金髮女子,在隧道里出車禍的場景。
漫畫里,昏暗的隧道中,一輛黑色轎車失控撞向牆壁,車內的金髮女子面容驚恐。當黛安娜王妃車禍的新聞照片曝光,畫面中的場景與漫畫高度契合。
此外,還有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默丘里的離世,也充滿了神秘色彩。
1976年,龍樹諒夢見弗雷迪因傳染病去世,並在漫畫中特別標註「15年後發生」。
結果1991 年 11 月,弗雷迪・默丘里真的因艾滋病引發的肺炎去世。
這些跨越時空的精準「預言」,如同一個個謎題,讓龍樹諒的新作關於2025年7月5日的預言,在網路上迅速發酵。
而如今正好是2025年7月,離她預言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這也讓人們的恐慌情緒愈發加劇。
在日本國內,超市裡的速食麵、飲用水等應急物資被人們搶購一空,貨架常常在補貨後幾小時內再次清空。
防災用品店門口更是排起了長隊,手電筒、急救包、簡易帳篷等防災設備價格一路飛漲,部分商品甚至被炒到原價的五倍。
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不少居民開始聯繫鄉下的親戚,打算在預言日期前暫時搬離城市避險。
當然,除了民眾們的恐慌之外,隨著7月5日臨近,龍樹諒漫畫預言帶來的恐慌,還狠狠衝擊著日本旅遊業。
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
這場風波下,日本旅遊業的現狀令人咋舌。
香港的旅行社縱橫游表示,因預言產生的恐慌情緒在旅客心中「根深蒂固」,儘管推出了日本發生5級及以上地震便全額退款的促銷套餐,依然收效甚微。
該社首席執行官接受採訪時透露,許多旅客 「不願冒險」,紛紛在6至8月的旅遊旺季放棄日本,轉而選擇澳大利亞、迪拜、歐洲等地。
在航班調整方面,多家航空公司,也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市場的遇冷。
香港航空直接取消了7至8月所有前往鹿兒島和熊本的航班。大灣區航空也於5月至 10 月中旬減少了飛往德島縣的航班頻次。
據德島縣旅遊推广部門透露,航班調整的原因正是旅客興趣的急劇減退。
日本西部鳥取縣的航班上座率也不容樂觀,從4月復活節假期的約85%,驟降至5月的 43.3%,近乎腰斬。
除了航班驟減之外,日本觀光廳的數據同樣觸目驚心。
以中國香港遊客為例,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赴日旅遊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降幅高達 60%。
韓國遊客赴日數量也出現明顯下滑,6月赴日人數環比5月減少了20%。
在東京、大阪等熱門旅遊城市,7月的酒店預訂率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了35%,部分靠近海岸線的酒店,預訂率甚至不足20%。
許多酒店不得不推出大幅折扣來吸引客人,房價較以往旺季降低40% - 50%。可即便如此,入住率依然難有起色。
日本旅遊協會的統計顯示,受此影響,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日本旅遊業收入將減少約3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150 億元)。
這對正處於復甦關鍵期的日本旅遊業而言,無疑是沉重一擊。
面對這種情況,日本氣象廳、地質專家等多次公開闢謠,強調預測地震具體時間在科學上無法實現,「日本三分之一土地被淹」 更是毫無科學依據。
但在恐慌情緒的裹挾下,仍有不少人抱著 「寧可信其有」 的心態。
那麼,這場由漫畫引發的預言風波,最終到底將如何收場?
是虛驚一場,還是真有奇蹟發生?答案即將揭曉,全世界都在屏息等待7月5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