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毀滅式空襲伊朗,中東局勢進入最危險時刻 | 新京報專欄

2025年06月13日18:23:10 國際 1995
以色列毀滅式空襲伊朗,中東局勢進入最危險時刻 | 新京報專欄 - 天天要聞

以色列打擊伊朗及伊朗可能採取的報復行動,標誌著國際秩序進一步走向了失序。

以色列毀滅式空襲伊朗,中東局勢進入最危險時刻 | 新京報專欄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2025年6月13日,伊朗德黑蘭,以色列對德黑蘭進行空襲。圖/IC photo

| 徐立凡

中東地區硝煙再起。

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3日凌晨,以色列國防部表示,以色列對伊朗發動了打擊。媒體報道稱,以色列空軍正在對伊朗境內數十個與核計劃和其他軍事設施相關的目標發動空襲,此次行動被命名為「獅子的力量」。

截至發稿,以軍已發動5輪空襲。據報道,以色列至少襲擊了德黑蘭周邊6個軍事基地。以軍還襲擊了多處軍事指揮官住宅區和住宅樓,疑似實施了有針對性的暗殺。

最新消息顯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海珊·薩拉米、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里、副司令拉希德及兩名伊朗核科學家等多名重要人物均遇襲身亡。此外,伊朗媒體播放了位於納坦茲的伊朗核設施燃燒大火的畫面。

以軍實施打擊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錄製的視頻中表示,發起軍事行動旨在「擊退伊朗對以色列的生存威脅」,並稱打擊還會持續。美國國務卿盧比奧發表聲明稱:「以色列對伊朗採取了單方面行動。我們沒有參與針對伊朗的打擊,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護該地區的美國軍隊。」

這是迄今為止以色列向其「宿敵」伊朗發動的最大規模、最有破壞性、具有毀滅性質的攻擊。受消息影響,國際油價直線拉升,現貨黃金也大幅拉升,突破3400美元/盎司。

以軍何以突然對伊朗動武

以軍對伊朗突然發動打擊,事先並非沒有預兆。

4月以來,美國和伊朗已舉行5輪會談,以期達成新的伊核協議來取代美國在2018年退出的2015年核協議。美伊原定於6月15日在阿曼舉行第6輪會談。

然而,正值伊核問題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之際,事態的發展卻變得嚴峻起來。

6月11日,美國國務院下令非必要人員撤離駐伊拉克科威特巴林的外交使團,美國駐中東各使領館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同時美軍在印度洋迭戈加西亞基地集結部署了大量B-52轟炸機和F-15戰鬥機。

6月1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理事會在維也納通過一項決議,認定伊朗未履行核不擴散義務,沒有提供多處未申報的核材料和核活動的證據。這是近二十年來IAEA首次作出此類決議。該決議獲得了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在內的19個國家的支持。作為回應,伊朗外交部宣布計劃在一個未公開地點建立一個全新的鈾濃縮設施。

同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他對達成新的核協議的信心已大大降低,並強化了美國的立場,稱不會允許伊朗在本國濃縮鈾

有消息稱,以色列在6月9日就作出了襲擊伊核設施的決定。而IAEA6月12日決議和美國態度轉為強硬,為以軍發動襲擊提供了某種「法理性」,於是其悍然出手。

伊朗如何實施報復

儘管伊朗迄今為止沒有發布遭遇打擊後的損管報告,但各消息來源均顯示伊朗遭受了重大損失。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與以色列相比,伊朗在軍事和情報能力兩方面都處於劣勢。

此次身亡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部總司令海珊·薩拉米之前曾警告稱,任何針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都將遭到「迅速而毀滅性的反擊」,包括以色列本土和中東地區的美國軍事基地。

但伊朗是否具備足夠的決心和能力尚是疑問。因此,更大的可能是通過實施多重戰略實施報復行動。

比如,對以色列核設施發動襲擊。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曾表示,伊朗情報部門已獲得與以色列核基礎設施相關的「大量戰略敏感信息及文件」,伊朗武裝部隊能夠對以色列核設施進行打擊,以回應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任何襲擊。

可以預料,如果伊朗具備跨境攻擊以色列核設施的能力,其規模將遠超去年針對以色列的報復行動。

再如,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早些時候稱,如果對伊朗實施制裁或襲擊,他們有可能部署水雷、導彈、快艇潛艇以暫時關閉霍爾木茲海峽。全球20%的石油貿易經霍爾木茲海峽運輸,這一行動可以顯示伊朗的安全對於全球經濟的戰略價值。

以色列和美國還研判,伊朗可能會重新整合葉門胡塞武裝、伊拉克民兵和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發動不對稱襲擊。

國際秩序失序的新節點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伊朗按其此前發出的威懾警告採取報復行動,中東地區將陷入5次中東戰爭以來最大的衝突漩渦中。

以色列打擊伊朗及伊朗可能採取的報復行動,標誌著國際秩序進一步走向了失序。

就伊核問題這個以伊新衝突的導火索而言,不容忽視的是,正是美國在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時全面退出了伊核協議,才導致伊核問題再次升級。

此外,個別國家在核不擴散與和平利用核能上有意模糊定義,採取雙重標準,夾帶地緣戰略目的,默許以色列可以擁有核武而不允許伊朗進行鈾濃縮,這大大增加了解決伊朗核問題的複雜性。

值得注意的還有,以色列稱對伊朗實施打擊前向美國做了通報,而美國似乎失去了此前的「仲裁」能力,沒有進行干預。

美國政府和智庫一些人還公開表示,軍事打擊已成唯一選項。拋開美以關係近期出現的變化不談,公然鼓勵這種破壞國際規則的行為,顯示國際準則已無制衡機制和道德制約。

就此而言,以色列對伊朗發動打擊,既是伊朗和中東地區爆發的空前危機,也是國際社會現在和今後都要思考的問題:解決包括核擴散在內的全球安全問題,僅靠過去建立的機制還能不能維繫?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柯銳

校對 / 張彥君

歡迎投稿: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註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那曲色尼區:藏北老年人的溫馨家園 - 天天要聞

那曲色尼區:藏北老年人的溫馨家園

清晨,陽光灑在那曲鎮扎空東路,色尼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大門早已敞開。次仁旺堆老人拄著拐杖走進大廳,熟絡地和工作人員打招呼。這所現代化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自2020年運營以來,已經成為西藏那曲市老年人離不開的溫馨家園。
新華全媒+丨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舉行 - 天天要聞

新華全媒+丨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舉行

當日,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以「高速鐵路:創新發展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和國際鐵路聯盟共同主辦,國內外鐵路技術人員、企業負責人、政府官員和國際組織代表等2000餘人參加開幕式。7月8日拍攝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會場。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7月8日,與會嘉賓在...
湖北人程釗,擬提拔 - 天天要聞

湖北人程釗,擬提拔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7月7日發布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其中:程釗,男,漢族,1984年12月生,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鐘山縣委書記,擬提名為設區市政府班子副職人選。
「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為對俄潛在衝突做準備」 - 天天要聞

「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為對俄潛在衝突做準備」

【文/觀察者網 齊倩】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8日報道,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為對俄潛在衝突做準備。荷蘭鹿特丹港務局首席執行官鮑德溫·西蒙斯透露,港口為軍用物資運輸船預留泊位,並制定了戰時貨物分流方案。他們正與毗鄰的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協調預案,以應對可能湧入的美英加三國軍用車輛和補給物資。「並非所有碼頭都適...
伊朗總統喊話美國:不要為以色列陷入「不是美國的戰爭」! - 天天要聞

伊朗總統喊話美國:不要為以色列陷入「不是美國的戰爭」!

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日前接受美國媒體人塔克·卡爾森採訪時表示,在上個月以伊衝突期間以色列曾試圖暗殺他。佩澤希齊揚敦促美國不要捲入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發動的戰爭,同時表示,相信伊朗能與美國通過談判化解分歧,但首先要重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