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區求生無門:緬甸軍方被指空襲+封鎖援助

2025年04月02日04:40:07 國際 4858

地震災區求生無門:緬甸軍方被指空襲+封鎖援助 - 天天要聞星期二,一名僧侶走過曼德勒一座倒塌的建築物。軍政府被指控阻止向不受其控制的地區提供援助,並在周五地震後繼續進行空襲。攝影:賽昂·梅因賽昂·梅因/afp/getty images

醫生們幫助災後重建,聯合國特別報告員表示,在抵抗組織控制的地區,援助正在消失或被封鎖。

緬甸軍方因持續空襲而面臨批評,並聲稱其正在阻止向地震倖存者提供援助,而國際機構則敦促該國「暢通無阻地」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周五,緬甸中部發生7.7級地震,造成大面積破壞,超過2000人遇難,受災地區急需食品和水等基本必需品。

兩名常駐澳大利亞的醫生幫助協調曼德勒和實皆震中的緊急救援工作,他們指責軍政府封鎖了緊急救援物資。

「一些救援物資,甚至大部分物資,都沒有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在曼德勒的一些地區,救援物資根本沒有到達。救援物資被軍政府沒收了,」昂溫博士說。

自地震發生以來,昂溫博士一直與曼德勒的同事保持聯繫,她說那裡物資匱乏,臨時診所正在取代正規的應急系統。

她說,城裡的一位醫學界同事簽署了文件,以領取1000美元的援助,但只收到了價值約100美元的援助,因為聲稱脫脂物資可能最終會流入災難黑市。

「然後,市場出現了,他們不得不四處購買自己的東西,」她說。

自2021年2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以來,由不同族裔組成的武裝抵抗運動陷入了一場混亂而致命的內戰中。在過去的一年中,軍政府一直在節節敗退,雖然仍控制著最大城市,但控制的國家領土不到30%。

地震災區求生無門:緬甸軍方被指空襲+封鎖援助 - 天天要聞

昂溫博士說,在軍方沒有完全控制的地區,軍方一直在阻止救援物資進入,並阻止救援隊進入。她說:「如果有一群救援人員來,說我們想進去,特別是在實皆,他們不會讓你進去,他們會說你需要許可證,一旦你拿到了許可證,就太晚了。

軍政府發言人沒有立即回應這些說法。

緬甸流亡反對派民族團結政府(nug)的澳大利亞代表、醫生吞昂順博士表示,軍方正在利用對檢查站的控制來阻止藥品流向民族團結政府和少數民族抵抗組織控制的地區。

他說:「在主要城市之外,軍方已經檢查並試圖阻止援助物資的流動。」他補充說,當地社區被迫尋找替代路線。

「他們正在尋找其他途徑。所以物資正在運往災區,但需要更長的時間。」

他說,對實皆和莫格維等地區的緊急援助也遭到封鎖。

軍政府因對村莊實施空襲而面臨批評,此時上述說法出爐。

緬甸最古老的民族軍隊之一克倫民族聯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軍政府「繼續對平民區進行空襲,而當地居民正飽受地震之苦」。

國際機構對這一回應表示譴責。

聯合國緬甸問題特別報告員湯姆·安德魯斯表示,由於通訊中斷,確認當地發生的情況非常困難,但「不斷有報道稱援助受阻」,空襲仍在繼續。
「軍政府非但沒有將全部精力、關注和資源用於拯救生命,反而奪走生命。這是第一點。第二,昨天不斷有報道稱援助受阻,援助人員在檢查站被拒絕通行,」他說。

他說,這些報道來自反對派控制或爭奪的地區,並補充說,軍方應該「停止殺戮,專註於拯救生命」。

周一晚,據報曼德勒地區的辛古鎮和撣邦的nawnghkio鎮遭到空襲。

「緬甸軍政府仍然在製造恐懼,即使是在一場造成數千人傷亡的可怕自然災害之後,」人權觀察組織亞洲區副主任布萊尼·勞說。

「軍政府需要擺脫其令人震驚的過往做法,確保人道主義援助能夠迅速到達受地震影響地區那些生命受到威脅的人手中。」

美國退休外交官、2016年至2020年駐緬甸大使斯科特·馬西埃爾表示,在向有需要的公民提供援助方面,軍方的記錄不佳。

「緬甸的基礎設施非常落後,軍政府在控制範圍內的地方,並不會真正伸出援手,」他說,「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地方,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

他說,在新冠疫情期間,軍方嚴格限制援助,只向支持者提供氧氣。2008年納爾吉斯氣旋造成近14萬人死亡,當時軍方領導人最初拒絕一切國際援助。

「他們的歷史表明,他們基本上願意袖手旁觀,讓許多痛苦甚至死亡發生,即使不是他們自己造成的,也不願採取任何可能危及其權力地位的行動,」馬塞爾說。

地震災區求生無門:緬甸軍方被指空襲+封鎖援助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凱特·蘭姆是《衛報》英國/美國網站亞太時區的編輯。麗貝卡·拉特克利夫是《衛報》的東南亞記者。

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代表日新說觀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環時深度】提供「科研庇護」,歐洲加快引進美流失人才 - 天天要聞

【環時深度】提供「科研庇護」,歐洲加快引進美流失人才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編者的話:美國本屆政府上台後削減科研經費,導致不少研究人員將目光轉向歐洲,他們中不少人已經開始在歐洲尋找工作機會。與此同時,很多歐洲國家也向這些美國人才敞開懷抱,希望從中獲益,推動歐洲科技創新。
美烏就新版礦產協議展開磋商,烏媒:美國施壓下,澤連斯基面臨抉擇 - 天天要聞

美烏就新版礦產協議展開磋商,烏媒:美國施壓下,澤連斯基面臨抉擇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烏克蘭與美國就新版礦產協議的談判持續進行,但協議內容引發外界廣泛關注。烏「strana.ua」新聞網2日刊文分析稱,面對美國敦促烏簽署協議的壓力,烏總統澤連斯基面臨抉擇。而在烏美就新版礦產協議磋商之際,俄美間接觸也在持續。據烏通社1日報道,烏克蘭外長瑟...
尹錫悅彈劾案宣判在即,韓國警方在憲法法院周邊建成「車牆要塞」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彈劾案宣判在即,韓國警方在憲法法院周邊建成「車牆要塞」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 環球時報記者 任伊然】韓國總統尹錫悅彈劾案4日宣判在即,警方2日宣布完成憲法法院周邊「清空」措施,並用巴士組成「車牆要塞」。韓聯社2日報道稱,代總統韓德洙當天表示,社會緊張和矛盾持續升級,政府將在4日前後致力於維護治安。他呼籲政界人士謹言慎行,避免刺激民眾舉行非法暴力示威...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敦促以色列防止加沙發生種族滅絕 - 天天要聞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敦促以色列防止加沙發生種族滅絕

當地時間4月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8屆會議通過一項決議,要求以色列防止加沙地帶發生種族滅絕。決議以27票贊成、4票反對、16票棄權的結果通過。決議譴責以色列違反停火協議,敦促其履行承諾全面執行停火協議。
美國一客機艙內出現「燃燒氣味」 乘客通過機翼撤離 - 天天要聞

美國一客機艙內出現「燃燒氣味」 乘客通過機翼撤離

據美聯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美國航空公司旗下美鷹航空公司一架從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飛往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地區機場的航班在著陸後,機上乘客通過機翼緊急撤離。有乘客稱「在機艙內聞到燃燒氣味」。美國航空公司的聲明則稱飛機著陸後出現「維護問題」,所有乘客均被安全護送至航站樓。據悉,涉事機型為龐巴迪CRJ-900...
緬甸強震撼動亞洲屋脊 國際救援直面三重挑戰 - 天天要聞

緬甸強震撼動亞洲屋脊 國際救援直面三重挑戰

緬甸北部克欽邦7.8級強震已造成3100餘人遇難,震中30公里範圍內村鎮通訊全部中斷。聯合國衛星影像顯示,帕敢玉石礦區出現長達5公里的地裂帶,三個採礦營地被完全掩埋。這是繼2011年撣邦地震後,緬甸遭遇的最嚴重自然災害。
視頻丨美國一客機艙內出現「燃燒氣味」 乘客通過機翼撤離 - 天天要聞

視頻丨美國一客機艙內出現「燃燒氣味」 乘客通過機翼撤離

據美聯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美國航空公司旗下美鷹航空公司一架從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飛往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地區機場的航班在著陸後,機上乘客通過機翼緊急撤離。有乘客稱「在機艙內聞到燃燒氣味」。美國航空公司的聲明則稱飛機著陸後出現「維護問題」,所有乘客均被安全護送至航站樓。據悉,涉事機型為龐巴迪CRJ-900...
這些緬甸華人熟悉的樓宇,已成震後廢墟 - 天天要聞

這些緬甸華人熟悉的樓宇,已成震後廢墟

2025年3月30日,緬甸曼德勒天空公寓,民眾在救援現場期待被困人員被救出的消息。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 攝一個男人躺在地上,右腋窩與左腿上有血跡,身上裹著一塊被單模樣的布。緬甸地震次日,2025年3月29日晚上,雲南人熊敏(化名)從一則視頻中辨認出,那是她的弟弟熊佳鑫。熊佳鑫是玉石商人,3月20日來到緬甸曼德勒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