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簽協議就炸你」:特朗普對伊朗下最後通牒,炸彈與關稅齊飛

2025年03月31日11:10:18 國際 5643

如果一個政治人物的威脅像老電影里的黑幫對白,那他大概率就是特朗普了。

2025年3月30日,這位美國總統再一次將「恐嚇外交」演繹到了極致——面對伊朗拒絕重啟核談,他在接受nbc專訪時甩出一句毫不含糊的狠話:「如果他們不簽協議,就準備挨炸吧——而且會是他們從未見過的那種炸。」

熟悉特朗普風格的人知道,這不是虛張聲勢,而是他政治劇本中的經典橋段:用最大限度的威懾語言,為極限施壓製造聲勢。他對伊朗的威脅不僅限於空襲,還包括「二級制裁」——對伊朗貿易夥伴下手,令全球企業在與德黑蘭做生意之前都要三思而後行。

這種打法,他早在六年前就用過,如今再度拿出來,無非是把那套「你不聽話,我就封鎖你朋友」的強盜邏輯重新粉墨登場。

「不簽協議就炸你」:特朗普對伊朗下最後通牒,炸彈與關稅齊飛 - 天天要聞

「炸彈外交」重出江湖,伊朗拒絕上鉤

回顧事件源頭,伊朗上周通過阿曼遞交了一封回信,明確拒絕了特朗普提出的「直接談判」請求。理由也並不複雜——在美國的極限施壓和赤裸裸的軍事威脅下,德黑蘭無意「乖乖坐進談判桌當靶子」。

伊朗外長在媒體上公開表示,當前美國的最大壓力政策與談判誠意南轅北轍,談都還沒開始,炸彈和制裁的陰雲已經籠罩在頭頂——這種局面下,談什麼「和平協議」,不是笑話是什麼?

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什基安隨後也表態稱,伊朗依然願意進行間接談判,但「直接談判?免談」。

這番回應,堪稱一次漂亮的外交還擊。面對特朗普一如既往的威逼利誘,伊朗並沒有像之前那樣陷入被動。

「炸你」與「徵稅」:特朗普雙管齊下,玩的是舊戲重演

特朗普對伊朗的極限威脅背後,是他一以貫之的「交易式外交」邏輯:他相信,施加足夠的經濟與軍事壓力,對手終會在利益面前低頭。

這一次,他不但口頭放出空襲威脅,還在空軍一號上告訴隨行記者,他已簽署行政命令,授權對伊朗乃至俄羅斯的商品購買者實施「二級關稅制裁」。

這意味著,任何敢於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或公司,都可能面臨被美國排除在全球金融體系之外的命運。這不是外交,這是赤裸裸的經濟勒索。

特朗普口中的「二級制裁」,並不是新發明。

2019年時他就曾用這一招重創伊朗經濟,令伊朗石油出口一度跌至歷史低谷。但今時不同往日,伊朗已經找到了規避美元體系的「第三路徑」,中俄、印巴、甚至部分中東盟友都不再懼怕美方的金融威脅,這讓特朗普的「老招」如今顯得頗為破舊。

但他依然嘴硬:「給他們幾個星期時間,要是還不服軟,那就上。」語氣輕描淡寫,彷彿對一個主權國家動武與否,就像在商場里挑選打折商品一樣輕鬆。

從「撕毀協議」到「逼簽新約」:特朗普的核政治算計

這一切的根本背景,源於特朗普2018年親手撕毀的伊核協議。那份在奧巴馬任內簽署的2015年協議,曾一度將伊朗核項目鎖定在國際可控範圍內,換來了美歐對伊朗的階段性制裁解除。

但特朗普上任後不惜砸毀外交成果,轉而重啟全面制裁,並試圖以「重新談判」取代舊協議,妄圖讓德黑蘭在更苛刻的條款下俯首稱臣。

諷刺的是,幾經波折之後,伊朗不僅沒有被壓垮,反而在過去幾年內加快了鈾濃縮進程。按照西方情報機構的說法,德黑蘭的核活動如今已遠超2015年協議允許的上限,而伊朗方面依舊堅持自己的說法:「我們的一切核計劃都是用於民用能源,絕無軍事企圖。」

但華盛頓顯然不買賬。在西方話語體系中,伊朗就是那個「隨時可能研製核彈」的「流氓國家」,不論其是否真有意發展核武,這頂帽子都已經被牢牢戴上。特朗普的做法,則是要將這頂帽子直接壓到對方喘不過氣來。

美國霸權話術失靈,中東不再是「玩偶劇場」

然而,2025年的中東,早已不是20年前那個可以被任意宰割的地緣試驗田。

以色列深陷內亂,沙特重拾自主路線,伊朗與中俄愈走愈近,美軍在地區的威懾力日漸衰退。而美國總統卻仍然幻想用一句「要麼簽協議,要麼炸死你」來威懾一個數十年與美為敵的政權,這種過時的帝國語氣,已經顯得格格不入。

更滑稽的是,特朗普居然在公開場合宣稱,美國願意「談判」,但前提是伊朗必須先低頭。說到底,這種「先投降、再和談」的邏輯,本質上與「我是強盜,你先給我錢包,我們再講道理」並無二致。

對伊朗而言,哪怕是在國際制裁和國內經濟承壓的雙重困境下,也不願意用國家尊嚴去換取美方所謂的「新協議」——因為他們太清楚,一旦坐上那張談判桌,就意味著認輸了上一輪博弈。

特朗普的炸彈,打不響新時代的必然

特朗普的這番威脅,充滿著熟悉的味道:炸彈、關稅、極限施壓、虛假談判。每一招都彷彿從2017年的劇本里翻出來,只是換了個年份,又演一遍。

但2025年的伊朗,不再是當年那個在制裁下舉步維艱的國家;2025年的中東,也早已不是任美國擺布的戰略棋盤。特朗普或許可以掀起一陣輿論風暴,但想通過威脅和恫嚇逼出一個「新協議」,無異於痴人說夢。

世界已經不是他以為的那個「炸誰誰就服軟」的時代了。他手裡的炸彈,也許仍能引發爆炸,卻炸不出服從,炸不出順從,更炸不出一個真正可持續的中東秩序。

歷史的鐘擺不會因某個人的狂言而倒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評論丨公安部對「遠洋捕撈」出手,「刀刃向內」釋放什麼信號 - 天天要聞

評論丨公安部對「遠洋捕撈」出手,「刀刃向內」釋放什麼信號

對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必須說不,必須糾偏,必須加強事前防範,實現源頭治理「要找准涉企執法存在的突出問題,刀刃向內、動真碰硬」,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公安機關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上,公安部部長王小洪指出,充分認識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
「這是假新聞」 馬斯克否認將提前結束「政府效率部」工作 - 天天要聞

「這是假新聞」 馬斯克否認將提前結束「政府效率部」工作

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2日在社交媒體上說,有關他很快將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職務的報道是「假新聞」。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當天在社交媒體上轉發有關馬斯克辭職的報道時稱:「這個『獨家新聞』是垃圾。」馬斯克隨後轉發萊維特的帖文說:「是的,假新聞。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丨一杯茶、一片林、一座城的基層治理新實踐 - 天天要聞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丨一杯茶、一片林、一座城的基層治理新實踐

央廣網白沙4月3日消息(記者 付美斌)3月31日,隨著2025年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白沙分會場活動的圓滿落幕,白沙黎族自治縣再次以卓越的安全管理能力和高效的基層治理實踐,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記者了解到,在「三月三」節慶活動中「零安全事故、零治安案件、零負面輿情」的背後,是白沙公安在日常治理中不...
TikTok交易最後期限近在眼前,「白宮接近批准」? - 天天要聞

TikTok交易最後期限近在眼前,「白宮接近批准」?

【文/觀察者網 邵昀】4月5日的TikTok「非售即禁」期限將近,各方競標愈發白熱化,電商網站亞馬遜和成人內容平台OnlyFans創始人據稱是「踩線」提交競標計劃的最新兩家。不過,據英國《金融時報》2日引述多名消息人士報道,美國白宮已經「接近批准」由一眾美國風投和私募機構牽頭的另一項收購方案。按照消息人士的說法,該方...
為什麼那麼多美國人「恨」美國? - 天天要聞

為什麼那麼多美國人「恨」美國?

美國在互聯網上被很多網友視為「自由燈塔」的國度,但卻存在很多人對自己國家懷著恨意,這背後有著諸多複雜的原因。一、貧富差距美國的貧富差距已經達到了令人無語的程度。根據美國官方的統計數據,最富有的1%人群所擁有的財富佔全國財富總量的比例逐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