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8日,俄美代表在沙特會面,烏克蘭問題再臨關鍵節點。此次會談圍繞美俄關係正常化、烏克蘭問題談判以及美俄最高層接觸前景展開,涉及美、俄、烏和歐洲多個方面。各方利益交織,博弈激烈。
近期俄烏和談顯著提速,給人以和平在望的期待。但表象之下,恐怕波譎雲詭。

美俄:妥協與分歧並存
此次會談,俄羅斯方面目標明確。俄方代表、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俄總統普京為代表團定下三項任務:討論美俄恢復正常關係、開始關於烏克蘭問題的可能談判,以及最高層接觸的前景。
會後,烏沙科夫表示,談判舉行得不錯,目前難以確定兩國領導人會面的具體日期。就烏克蘭問題,雙方的單獨團隊將進行聯繫。
對於此次會談的意義,上海俄羅斯中亞東歐學會常務理事張耀認為,這是推動美俄關係正常化的重要契機。
俄羅斯方面,希望藉此機會實現與美國關係的恢復,解決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保障自身的核心利益,如領土問題得到國際認可,以國際法形式確定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等。
美國方面,特朗普上台後,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有較大轉變,一定程度上向俄方核心訴求靠攏甚至妥協。張耀分析,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推動和談,一方面是基於商人的成本收益考量,力求減少在烏克蘭戰場的資源投入,避免影響其他地區戰略行動;另一方面,美國急需從俄烏衝突泥潭中脫身,改善美俄關係,以調整對外戰略布局。
不過,美俄之間仍存在關鍵分歧。張耀提到,俄羅斯期望通過國際條約實現 「終戰」,一勞永逸解決烏克蘭問題。而美國的方案更像是 「停戰」,只是暫停衝突,未解決「歐洲安全架構」這一俄烏衝突爆發的根源問題,且對烏克蘭不加入北約未作出有約束力的國際條約承諾。由此看來,和談之路充滿變數。
歐洲:被邊緣化的重要警醒
歐洲在這次美俄會談中被美國繞過,處境被動。出於「焦慮」,歐洲多國領導人17日舉行烏克蘭問題緊急會議,呼籲提升歐洲防禦能力,但針對是否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存在分歧。
特朗普政府近期在烏克蘭、俄羅斯以及歐洲防務等問題上的表態及舉措,讓歐洲官員大為震驚。相關分析認為,歐洲擔心美國削減對烏克蘭的支持將使普京更加大膽,進而試探北約保衛東部邊界的決心。他們還擔心,美國可能急於結束戰爭而向俄羅斯做出太多讓步,而後果將由歐洲承擔。
前幾日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讓美歐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裂痕充分顯現。張耀表示,此前美歐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看似一致,但特朗普上台後政策突變,讓歐洲措手不及。
與此同時,歐洲內部矛盾重重。張耀分析,由於各國地理位置以及與美俄傳統關係的顯著差異,在對美關係和烏克蘭問題上立場不一。「比如匈牙利的歐爾班、斯洛伐克的菲佐等領導人,對於跟隨歐洲主流態度持謹慎態度,反而更傾向於特朗普的政策。」
因此,在美俄會談的進程中,歐洲的邊緣化趨勢愈發明顯。「此次和談對歐洲而言,是一次意義重大的警醒,深刻凸顯出歐洲在國際事務中嚴重缺乏戰略自主性和統一立場的問題。」
烏克蘭:深陷困境的無奈掙扎
此次會談最為被動的無疑是烏克蘭。烏總統澤連斯基此前表示,對會談不知情且拒絕參與,強調無烏參與的談判無效。但張耀指出,烏克蘭在國際博弈中話語權有限,難以改變美俄主導的談判態勢。
「烏克蘭在戰爭中損失慘重,人口減少、國土滿目瘡痍、軍隊傷亡巨大。其原本寄希望於西方助其奪回領土並加入北約和歐盟,如今這些期望落空。美國不僅拋棄烏克蘭,還要求用其國土資源償還援助,這讓烏克蘭深感背叛。」張耀表示,烏克蘭如今面臨著艱難的兩難抉擇。繼續戰爭,在缺乏美國支持的情況下取勝毫無希望;「屈從」於美國的停戰方案,又難以接受其中對自身不利的條件。
美俄會談的結果將對當前國際政治格局產生何種影響?張耀指出,美俄作為大國,其關係影響全球戰略平衡。若實現正常化,或重塑歐洲地緣政治格局,讓歐洲在美俄關係中的地位與作用重新調整,還會使與美俄關係密切國家的外交政策改變,衝擊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在解決國際爭端中的作用,影響全球政治、經濟和安全秩序。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