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第十次會議上,達成了一項重要共識。什麼共識呢?就是雙方同意,維持去年就仁愛礁破船補給問題所達成的臨時協議:菲律賓運給補給之前,要先向中方通報,接受檢查,而且不能運送任何建築材料。
這意味著小馬科斯政府,基本算是接受現實,放棄對仁愛礁的非分之想了。而沒了建築材料,仁愛礁那艘破船,早晚要解體,到時候,仁愛礁問題就會迎來大結局。
也就是說,特朗普剛接過政權就碰上這局面,這讓他們怎麼甘心。於是,國務卿魯比奧,在上任第二天,就打電話給菲律賓外長,安撫小馬科斯等人。在電話中,魯比奧向菲方承諾,對菲律賓的態度「堅定不移」,將根據《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依舊「致力於保護菲律賓」。魯比奧還給菲律賓畫了個「餅」,說在「推進安全合作、擴大經濟聯繫」方面,他們會比拜登做得更好,希望菲律賓能夠繼續在南海「抵抗中國」。
魯比奧的這個態度,比小馬科斯政府之前預期的,要好了太多,於是,小馬科斯立刻將剛剛和中國簽訂的協議,丟到了一邊,轉頭就下令,要採購更多的F/A-50戰鬥機,方便和中國在南海「對峙」。這意味著小馬科斯政府,打算在南海和中國「硬碰硬」了。
這還不算完,菲律賓司法部長也跳出來說,菲方很快將要對中國,發起第二次「南海訴訟」,起訴中國破壞南海的海洋生態環境,要讓中國做出賠償。還說,他們已經收集了「大量證據」,正在考慮起訴,讓中國為此負責。
必須承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一貫立場,就是利用南海問題遏制中國。因此,特朗普在新一任期對菲律賓,不會拋棄菲律賓,但也不會增加投入,和中國正面對抗。其實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清楚,小馬科斯也未必看不出來。但是,小馬科斯還是心甘情願地為美國充當南海「反華急先鋒」。應該說,小馬科斯要慶幸,中國還願意維護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真要是等國際秩序崩潰了,中國可不會像現在這麼好說話了。即使現在,小馬科斯要是以為,憑一個弄虛作假的「國際裁決」,就能威脅到中國,那就大錯特錯了。2016年的前車之鑒擺在這裡,小馬科斯還敢「越線」,中國不介意再教訓他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