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對話| 馳援哈薩克抗洪的中國面孔

2024年04月21日07:55:05 國際 1667

  「當時洪水湍急,貨車陷入漫水路段,再有10多分鐘整條路就會被水淹沒。我和翻譯一邊給被困司機做心理疏導,一邊參與救援行動。車輛被拖拽至安全區域後,司機與我們握手致謝時才發現,我們是中國人。」

  李長江是通用技術新興公司哈薩克分公司項目部負責人,他近日向中新網記者講述了參與哈方抗洪行動時印象深刻的一幕。

絲路對話| 馳援哈薩克抗洪的中國面孔 - 天天要聞

3月底,公司項目部幫助當地抗洪搶險。 受訪者供圖

  連月來,因冰雪消融導致河流水位迅速上升,哈多地遭遇大規模洪災。總統托卡耶夫本月初在全國電視講話中表示,此次洪災可能是該國80年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據哈緊急情況部透露,截至目前,洪災已導致5人死亡,超11萬人被疏散轉移,近7000棟各類住宅房屋被淹。北哈薩克州阿克莫拉州、阿克托別州等地救災形勢嚴峻。

  面對來勢兇猛的洪水,哈官方動員各方力量抗擊洪澇災害。

  距離首都阿斯塔納1000多公里外的阿拜州與東哈州交界處,李長江正與他的項目組在此修建公路,「我們在3月底接到當地政府請求後,便迅速投入到救援行動中去。」

  據李長江介紹,為最大限度減少災害影響,項目部緊急抽調了70餘台套設備,投入約2萬方沙石料、鋼管、沙袋等抗洪材料物資,對洪水破壞的道路設施及攔水壩等進行了修復,對漫水道路進行了導改疏通,救助了多名被困人員。

絲路對話| 馳援哈薩克抗洪的中國面孔 - 天天要聞

3月底,項目部抽調設備參與當地抗洪,對漫水道路進行了導改疏通。 受訪者供圖

  「險情嚴重地帶多為山區,位置偏遠信號弱,在項目部施工區域的120多公里範圍內,就有3個居民點。道路沿線附近村莊地勢低洼,容易引發洪災,當地民眾需要我們的幫助。」李長江對記者說,項目部哈中員工與當地救援力量相互配合,用沙袋堆砌攔水壩,操作大型器械配合保護居民安全,「面對險境,我們的想法只有一個,就是把人救出來。」

  抗洪過程中,雖然兩國民眾語言不通,但心意相通,「被救民眾會給我們送些吃的喝的,感覺樸素又溫暖。」李長江說。

  在哈方救援人員季達勒看來,與參加救援行動的中方人員團結互助、化解險情,更顯兩國民眾情誼真摯。他對記者說,「在危難時刻,中方人員對我們提供了無私援助,對此我深表感謝。」

  日前,隨著最後幾百米被洪水損毀路肩修繕工作的完成,項目部參與的救援行動也已告一段落。「災難面前,中國人還是要往前頂一頂,不能說無所畏懼,但至少要拿出與哈民眾共同面對的勇氣。」李長江說。

來源:中新網 K25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 天天要聞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海外智庫觀察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全球範圍的迅猛發展,圍繞其治理的國際競爭也愈發激烈。AI治理不再僅僅是技術管理問題,更成為國家軟實力輸出、規則制定權爭奪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中美兩國以不同的治理路徑和制度邏輯,試圖在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國際電信聯盟...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 天天要聞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近日,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作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十大文體設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強市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全市學習傳承東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亞洲行程成了個大新聞。這哥們兒坐著專機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還參加了東盟外長會議,可就是沒來中國。咋回事兒呢?這背後有啥故事?先說說這人吧。魯比奧,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家裡是古巴移民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著,在這場亂局裡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