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剛把手伸到俄後院,普京就反擊了,美國後院要「起火」了

2024年04月20日14:45:15 國際 1051

這段時間,俄羅斯後院沒少起火。法國亞美尼亞出口武器、亞美尼亞擁抱美歐之後,俄軍選擇了離開納卡。在美國及其盟友煽風點火的情況下,喬治亞還爆發了大規模抗議。差不多有2萬名抗議者走上街頭、不讓議會通過所謂的「俄羅斯法案」。

即便是哈薩克,也選擇了與吉爾吉斯斯坦「另組聯盟」,遠離俄羅斯的意味非常明顯。

法新社透露,北約軍事專家將前往烏茲別克。當下,北約正在努力拉攏與俄羅斯有過密切合作的勢力,比如中亞五國。

從東歐到高加索,再到中亞,北約試圖組建反俄聯盟、孤立俄羅斯的傾向,明眼人一看便知。俄羅斯也知道,美國想要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去封鎖與擊垮俄羅斯。

在美國不斷挑撥離間的情況下,俄羅斯選擇了以牙還牙。

北約剛把手伸到俄後院,普京就反擊了,美國後院要「起火」了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只要美國在全球任何地方部署中短程導彈,俄羅斯就會暫時放棄在本土部署這種武器的決定。

俄羅斯釋放的信號很明確:來而不往非禮也,美國在本土之外的任何地方部署中短程導彈,都會遭到俄羅斯的反擊。作為回應,俄羅斯將採取類似行動。

言下之意無非就是:美國將手伸到俄羅斯後院,或者在美國之外的任何地方部署中短程導彈,必然會遭到反噬。

問題來了:為了威脅美國,俄羅斯會在哪裡部署中短程導彈?答案不言而喻,幾乎只能在美國後院的親俄國家。

北約剛把手伸到俄後院,普京就反擊了,美國後院要「起火」了 - 天天要聞

為了防範美國,部分美國鄰國,應該會歡迎俄羅斯的中短程導彈。但毫無疑問的是,白宮不會接受這一結果。如果俄羅斯導彈現身美國後院,擔心美國安全面臨威脅的白宮,必然會用實際行動警告俄羅斯,以及敲打對俄羅斯遞交投名狀的鄰國。

俄羅斯的想法很簡單:美國能做的事,俄羅斯也能做到。既然美國不顧俄羅斯感受、隔三岔五就要在俄羅斯後院挑事,俄羅斯為什麼要忍氣吞聲,而不是反制美國?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非洲,俄羅斯獲得了一些優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尼日要驅逐美軍與法國士兵,卻對俄羅斯拋出了橄欖枝。

4月20日,據俄新社透露,美國證實,接下來幾個月,1000名美軍將離開尼日。19日,就撤軍這件事,美國與尼日達成了協議。

北約剛把手伸到俄後院,普京就反擊了,美國後院要「起火」了 - 天天要聞

在這之前,俄羅斯軍事顧問已抵達尼日,目的是為了幫尼日增強防空實力。普京透露,俄羅斯將與尼日加強軍事合作。

換句話說,美軍不情願地離開了尼日,俄羅斯卻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美國不心碎才怪了。

最後,且聊點粗淺的看法吧。

俄烏衝突爆發之後,擔心成為第二個烏克蘭的俄羅斯鄰國,比如哈薩克與亞美尼亞,都在有意無意地遠離俄羅斯。對此,俄羅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卻又無可奈何。

北約剛把手伸到俄後院,普京就反擊了,美國後院要「起火」了 - 天天要聞

普京很清楚,俄羅斯輸不起這場戰爭。如果俄軍兵敗烏克蘭,等待俄羅斯的,將是牆倒眾人推。反俄力量會一起對付俄羅斯,美國也會藉機煽風點火、讓俄羅斯陷入孤立。等到那時,俄羅斯甚至有可能面臨分裂危機。

為了維護俄羅斯的利益,確保俄羅斯不敗,普京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如果戰況急轉直下、烏克蘭佔據絕對優勢,俄羅斯真有可能會把心一橫、讓美國後院起火。普京會用行動告訴美國,如果俄羅斯的日子過不好,那麼美國的日子也別想好過。

針尖對麥芒的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美國應該清楚,將俄羅斯推向懸崖邊緣,有可能會遭到反噬。在恰當的時候給俄羅斯一個借坡下驢的機會,才是真正的明智之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 天天要聞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月5日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會晤在許多方面都是必要的,但尚未安排。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 天天要聞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當地時間5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選舉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擔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國聯邦議院任職20多年,2021年大選失敗後,在聯盟黨作為反對黨時期,延斯·施潘擔任議會黨團副領袖之一。施潘主要參與經濟政策制定。此前,他還曾擔任衛生部長、財政部議會國務秘書。 (總台記者 康玉斌) ...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從護膚品到服裝,從傢具用品到藥品,美國民眾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遭受無差別打擊。近日,美國媒體就分析了關稅政策是如何影響美國普通民眾生活的。美國媒體主持人:《紐約時報》近日分析了如果沒有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樣。報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臨價格飆升或短缺,簡而言之,那太多了。事...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 天天要聞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新華社巴黎5月5日電法國總統馬克龍5日宣布,在美國減少對科學的資助之際,法國政府將通過「法國2030」國家投資計劃額外提供1億歐元來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當天「選擇歐洲科研」大會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旨在鼓勵全球的科研人員選擇歐洲和法國作為工作地點。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一檔節目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就其「奪取格陵蘭島」提議進行說明。針對「使用軍事力量吞併格陵蘭島」的說法,特朗普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他在採訪中表示,他對武裝奪取格陵蘭島這件事情的發生仍持「懷疑態度」,但他表示這種可能性「肯定」存在。「我們非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