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訪華,為布林肯打前站,這次中美對話,中方都說了些什麼?布林肯訪華,美方能夠取得預期的成果嗎?
布林肯
據環球網消息,4月15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了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以及剛剛抵華的美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隨後,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與美方舉行會談。
康達以及貝莎蘭訪華,大概率是為布林肯訪華提前鋪路,所以這次會談,中方提前給美國打了「預防針」。會談期間,中方對美方連續說了四個「停止」: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阻礙中國發展、停止對中企無理制裁、停止對華經貿科技打壓。
中美會談
這四個「停止」,是中方反覆強調的核心關切,無論美方是否聽得進去,中方都必須要提出來。因為全世界都高度關注著中美之間的高層互動,中美關係為何會陷入困境,責任究竟在誰,我們要讓國際社會清晰明確地看到真相。
中方在處理中美關係時,一直都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對話的大門也始終敞開。在對話期間,中方所提的要求,也都是正當且必要的,是為了維護自身發展利益和主權利益。但國際社會都看得清清楚楚,這四個「停止」,美方迄今為止一個都未做到。
中美關係
就在康達以及貝莎蘭訪華前,美國才剛剛拉著日本和菲律賓,在華盛頓大搞三邊峰會。雖然對外宣稱的都是經濟合作,但背地裡全是政治勾連。美日菲三國極力避談針對中國,但就連美媒都清楚,美國舉辦這場峰會,就是要拉著日菲兩個盟友,在南海與中國對抗。
所以在這次對話中,中方還刻意強調,對美日菲拼湊小圈子攪亂南海的做法,中方表明了嚴正立場,並要求美方不得搞陣營對抗,破壞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既是在向美方表達不滿,同時也是在給美國立規矩。現在的中國,既有實力,也有資格在亞太事務上,對美方提要求、立規矩。中方的底氣,主要源於兩方面。
美日菲峰會
一方面,亞太國家,尤其是東盟各國,大多都不願捲入大國競爭。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就曾多次向美西方喊話,地區國家不想「選邊站」,西方應該對中國崛起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近期南海局勢升級之際,東南亞多國高層接連訪華足以表明,他們不願看到南海陷入動蕩,希望與中方一道維護地區穩定。美日菲勾連在南海大搞陣營對抗,違背了地區國家的普遍意願,是不得人心的錯誤做法。
另一方面,解放軍有足夠的實力,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以南海為例,儘管菲律賓與域外勢力勾連加劇,菲方的挑釁更是變本加厲,但是南海整體局勢並未出現失控。究其原因,還是解放軍實力足夠強大,讓美日菲等存心製造混亂的國家,心存忌憚。
解放軍航母編隊
這次中方對康達等人說的話,也是說給布林肯聽的。如果布林肯此次訪華是為了推動雙邊務實合作,化解分歧與矛盾,中方自然歡迎。但如果是為了秀強硬姿態,提無理要求,中方也絕不會客氣。
從近期中美高層對話的結果來看,眼下中美關係雖然已經實現了止跌企穩,但由於美方依舊在涉華議題上損害中方利益,尤其是在南海、台海以及經貿議題上,美方沒有表現出絲毫要積極回應中方關切的意願,這使得中美關係難以真正的實現正常化。
拜登
近期拜登頻繁派心腹訪華,一方面是為了穩住中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國內選舉事務上。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與中方在氣候、禁毒等政治敏感度較低的領域達成合作,為自己在競選時加分。
不過拜登需要認識到,中美之間是對等的,雙邊合作必須建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之上。有利於兩國的合作,中方自然不會排斥,但美方圍堵打壓中國的動作,中方也一定會予以堅決回應。此外,必須提醒美方的是,想要訪華取得成果,就需要主動為對話創造合適的氛圍,只顧著放狠話,或是在訪華前惡意挑釁製造籌碼,都只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