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財長耶倫訪華,國外專家指出,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就俄烏問題向中方施壓,要求中企不得幫助俄羅斯打敗烏克蘭,不能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美國官員透露,俄烏衝突爆發至今,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一直在不斷升級,已經到了「致命性援助」門坎。什麼是「致命性援助」?即援助能夠殺傷人的武器和彈藥。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美方認為中方一直在向俄方銷售火箭推進劑。比如說,高分子化合物硝化纖維素,俄烏衝突剛爆發的那一年,俄就大量進口硝化纖維素,增幅達到了70%。無論是衝突爆發前還是衝突爆發後,中國一直都是俄羅斯進口硝化纖維素最大來源。
美國不少人都認為中方提供了「致命性援助」,稱中國對俄羅斯國防軍工的「支持」,導致西方戰略破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在北約總部同各國外長交流期間,稱中國正在加大對俄羅斯國防軍工「支持力度」,其規模已經越來越大。按照布林肯的觀點,俄羅斯軍工企業的產能無法滿足前線的巨大消耗,畢竟烏克蘭有幾乎整個西方的軍援,有武器有彈藥有錢,俄羅斯幾乎是跟整個西方的後勤較勁,原本早就該崩潰的俄羅斯,沒想到竟然如此堅挺,這大大出乎西方的預料,他們需要甩鍋,中國跟俄羅斯關係很不錯,就正好成為了他們的甩鍋對象。至於妄圖要求中國切斷這條俄羅斯的命脈,這就是一個搞笑而且無理的要求了。
美國是軍援烏克蘭最給力的國家之一,美國五角大樓3月12號宣布,通過在其他軍購合同中節省資金,湊出一筆價值3億美元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在這次宣布軍援前,美國累計已向烏克蘭提供442億美元的軍援。美國過去通常每兩周批准一筆大規模軍援,以支撐烏克蘭戰鬥。另外,拜登去年還向國會申請600億美元對烏新軍援,國會還沒批准。美國軍援烏克蘭,卻對中俄之間的正當貿易說三道四,這不是霸權主義是什麼?另外,美國還通過軍售干涉中國內政,僅2023年一年,美國五度對台軍售,總金額超過18.7億美元。
另外,耶倫訪華除了警告中方切斷俄命脈之外,還想要廢掉中方三張王牌。耶倫表示,要求中國遏制清潔能源產品「產能過剩」問題。所謂清潔能源產品「產能過剩」,是指中國的電動車、太陽能、鋰電池實在是太便宜了,對西方的相關行業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特別是中國的電動車,十分搶手,導致西方巨頭競爭不過,比如特斯拉就不得不放棄廉價車項目,轉而發展無人駕駛計程車。這些都說明中國產品的優越性,然而美國正常市場競爭搞不過中企,就玩陰的,想方設法從政治角度向中方施壓,而中國顯然不吃這一套,哪來回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