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最終可能變成核大戰:普京猛掄核大棒,一棒砸暈烏克蘭

2024年02月21日12:15:04 國際 1763

俄烏衝突,最終可能變成核大戰:普京猛掄核大棒,一棒砸暈烏克蘭 - 天天要聞

對於高度組織化、生產化的現代國家來說,多多少少都有著「戰爭衝動」,特別是在矛盾難以調和的情況下。據觀察者網2月20日的報道,德國防長皮斯托留斯近日再度渲染「俄羅斯威脅」,他對媒體表示,「我不喜歡看水晶球」,「無法預測俄羅斯何時會襲擊北約的領土,但這可能會在5-8年內發生」,因此他敦促北約成員「做好防禦準備」,比如說,將軍費提高到GDP的2%,而德國甚至可能將其提高到GDP的3.5%。

皮斯托留斯並非首個鼓吹「俄羅斯入侵」的北約國家領導人,在此之前,據參考消息網2月6日的報道,波蘭防長卡梅什也對本國媒體表示,「不排除與俄羅斯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波蘭必須為這樣的戰爭做好準備」。此外,英國陸軍總司令帕特里克·桑德斯、北約軍委主席羅伯·鮑爾也紛紛呼籲北約成員「為與俄羅斯的戰爭做準備」。北約各國如此密集的「預測」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引起了克宮的高度警惕。

比如說,俄羅斯總統普京不久前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主播卡爾森採訪時就表示,有些人宣稱俄羅斯會「入侵」波蘭、拉脫維亞等北約國家,「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對波蘭、拉脫維亞或其他任何地區都沒有興趣」,「只有一種情況」這一幕才會發生,那就是「波蘭(等北約國家)主動攻擊俄羅斯」,俄羅斯才會做出反擊,否則對於和北約的戰爭,「我們沒有任何興趣,這只是危言聳聽罷了」。

俄烏衝突,最終可能變成核大戰:普京猛掄核大棒,一棒砸暈烏克蘭 - 天天要聞

據財聯社2月8日的報道,俄羅斯前總統、俄安全會議「二把手」梅德韋傑夫,也對北約與俄羅斯的戰爭問題予以了回應,他表示,如果兩者真的開戰,「俄羅斯將別無選擇,只能使用核武器來進行回應」,為確保領土完整,俄方將不得不使用「特殊彈頭」,「這將是眾所周知的世界末日,一切都結束了」。可以看出,普京「正面」否認俄羅斯會攻擊北約;梅德韋傑夫則從「反面」警告北約與俄爆發戰爭的慘烈後果。

那麼,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真的存在「開戰」的可能性嗎?如果會,為什麼?會以什麼方式?應該說,「開戰」的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①全球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普京選擇倒向中國,早在2021年6月普拜會時,拜登就遊說普京在中美之間「二選一」,美媒也勸說普京「與美國結盟,不要做中國的小弟」,但普京不願屈從於美國的「霸權」,倒向中國,就是支持「多極化」,因此完全站在了美國與西方的「對立面」。

②美歐似乎找到了「不打核戰」,就搞定中俄的辦法。比如說,美國策劃的「俄烏衝突」就是為俄羅斯布設的一個「戰爭陷阱」,普京付出了慘重代價,卻不能對美國使用核武器,幾次核威懾都沒能解套。原因很簡單:一來美歐沒有直接下水;二來俄羅斯存在勝利的希望;三來美國一樣是「核超級大國」。一旦北約與俄羅斯真的開戰,只要不是全面戰爭,克宮主動「同歸於盡」的可能性依然很小。

俄烏衝突,最終可能變成核大戰:普京猛掄核大棒,一棒砸暈烏克蘭 - 天天要聞

③俄烏衝突打到現在,雙方都「下了重注」,贏家通吃,在此情況下,要麼是俄羅斯「大勝而歸」,重新崛起於世界,要麼就是北約繼續力挺烏克蘭,甚至最終親自下場,確保俄羅斯「不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也就是說,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美歐,其實雙方都「輸不起」,普京認為,俄烏衝突的結果「關係到俄羅斯的存亡」;而美歐認為,一旦俄羅斯獲勝,將重創歐洲安全和美國霸權,所以,北約才密集「預測」與俄開戰的日期。

那麼,假設北約與俄羅斯真的開戰,可能會以什麼方式?最有可能的情況,或許是北約從本土起飛戰機,對烏軍進行直接援助,對俄軍實施直接打擊。眾所周知,在現代戰爭中,制空權至關重要,只要贏得了制空權,就比較容易對重要目標進行「點名」,甚至在地面打出「一波流」。北約叫囂了很久,要援烏F-16戰機,結果到現在都沒能到貨,原因恐怕很簡單,掌握戰機並不容易。那怎麼辦局?唯有親自(秘密)參戰。

據參考消息網去年12月中旬的報道,俄軍事代表團團長康斯坦丁·加夫里洛夫在歐安組織會議上對北約國家發出了警告,他表示,若F-16戰機從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等國的軍事基地起飛援助烏軍,「莫斯科將視同為這些國家參戰,俄羅斯將被迫採取報復措施」。這種引爆北約與俄羅斯之間戰爭的方式,應該是北約與俄羅斯「都能夠接受」的,一旦北約空軍參戰,烏克蘭輸不了,俄羅斯也不至於使用核武器。

俄烏衝突,最終可能變成核大戰:普京猛掄核大棒,一棒砸暈烏克蘭 - 天天要聞

原因很簡單,①美國和北約的核武器「更強大」,核戰俄羅斯一樣打不贏;②誰先使用核武,必將遭到全世界的孤立和封鎖;③北約雖然「親自下水」援烏,畢竟沒有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領土完整」;④就算普京為了挽回局面,最終使用了核武器,恐怕也只是對烏克蘭使用,而不是對北約使用,這樣既控制了核戰的規模,也向西方證明,俄羅斯是「說話算數」的,「別逼我」。

所以,在未來北約的確可能會與俄羅斯「開戰」,但不大可能一上來就是「核戰爭」,有道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這也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俄羅斯的一種「極限施壓」:要麼被戰爭拖死,要麼主動使用核武器,要麼選擇倒向西方。從這一角度來講,俄烏衝突的結果,何止決定俄羅斯的命運,也決定了中國和世界的命運,若俄羅斯輸了,倒向了西方,那麼亞太的戰爭恐怕都不需要打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這次伊朗抓到的間諜,居然有很多印度人 - 天天要聞

這次伊朗抓到的間諜,居然有很多印度人

最近這些年,以色列在伊朗,以及親伊朗勢力範圍內搞「定點清除」,彷彿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隨意。 遠的比如2020年在伊拉克暗殺蘇萊曼尼,近的像去年在德黑蘭炸死前來參加伊朗新總統就職典禮的哈馬斯....
為什麼說顛覆伊朗政權,對美國有弊無利?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說顛覆伊朗政權,對美國有弊無利?

大家好,咱們再聊一下和平論壇這件事。中國的著名學者,閻學通老師說,即使美國這樣強大的國家,也不能控制以色列和伊朗交戰之後,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後果,依然不能夠主導中東的各種局勢。即使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
韋韜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 - 天天要聞

韋韜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

韋韜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代理自治區主席。廣西日報消息,7月3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在廣西人民會堂舉行。會議決定任命韋韜為自治區副主席,並決定其代理自治區主席。韋韜(資料圖)7月1日消息,中共中央批准:韋韜同志
聶傑英,任區委副書記 - 天天要聞

聶傑英,任區委副書記

6月28日,北京市朝陽區召開全區領導幹部大會。會議宣布中共北京市委決定:文獻同志不再擔任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吳小傑同志任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書記,聶傑英同志任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委員、常委、副書記。
為狙擊「大而美」法案,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在表決前講了5個多小時,還沒停… - 天天要聞

為狙擊「大而美」法案,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在表決前講了5個多小時,還沒停…

【文/觀察者網 齊倩】歷經一波三折,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終於在國會眾議院通過程序性投票,正式進入表決環節。然而,截至目前,該法案的命運仍懸而未決。當地時間7月3日早,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邁克·約翰遜稱,他預計眾議院將在「8點至8點30分左右」表決通過這項法案。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