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東西交通樞紐,西方稱為最美島嶼,如今卻淪落到國家破產的地步。
2022年,斯里蘭卡宣布破產,就連辛巴威都還在死撐的時候,斯里蘭卡卻率先傳出破產的消息。
雖然斯里蘭卡不大,但仍是重要的海上樞紐,只要正常的國家運轉,根本不會淪落到破產的地步。
而且斯里蘭卡還是一個海島國家,根本沒有軍事戰爭的威脅,那麼它又是如何破產的呢?
這年是斯里蘭卡建國以來第一次宣布國家破產,此時的斯里蘭卡完全沒有能力去償還七千多萬美元的財務利息。
不得已斯里蘭卡只得宣布自己破產,各項政府開辦的各項公共事業全部停止運作,公共交通的停滯,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甚至連學校都被關停,學生只得被迫待在家中,失去社會福利後,斯里蘭卡居民正常生活開始受到影響。
由於斯里蘭卡沒有錢進口費用,導致斯里蘭卡國內物價飛漲,特別是生活必需品,價格更是上漲了近一倍。
導致居民的存款,根本不足以購買糧食,百分之七十的百姓連一日三餐都無法保證,社會彷彿被按下暫停鍵。
根據當時的報道來看,斯里蘭卡的外債已經達到了五百億美元,每年償還的利息都是很勉強。
但斯里蘭卡這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僅僅只有五千萬美元,甚至還差兩千萬美元才能償還這部分利息,資不抵債。
而且斯里蘭卡還趕上了美聯儲瘋狂加息的時候,更加讓給斯里蘭卡陷入困境,而作為國家的一把手,斯里蘭卡的總統卻在這個時候,卻選擇了撂挑子。
此外斯里蘭卡的總理還是總統的哥哥,兩人見國家陷入困境,一起選擇了辭職,這種不負責表現讓民眾大為不滿,甚至衝進總統家中抗議。
結果這裡早已是人去樓空,斯里蘭卡的國家一二把手就這樣消失不見,民眾只得選舉新的總統帶領他們走出困境。
但架不住國際上的譴責,已經抵達泰國的兩人又決定回到斯里蘭卡,但回來的兩人依舊心有不安,向新政府乞求保護。
新政府雖然也不想見到這兩人,但名義上還是斯里蘭卡的前總統又不能不管,於是為了阻擋憤怒的民眾,新政府開始派遣安保人員進行保護。
此外斯里蘭卡的最高法院還對前總統提起了訴訟,不想在監獄度過餘生的兩人,又開始出逃計劃。
他們利用之前積攢下來的人脈,打通了多條關係,找到了飛往美國的途徑,在12月,兩人眼見時機成熟,帶著家人就上了飛機,去往了美國。
雖然這兩人走了,但斯里蘭卡的民眾依舊處於國家破產帶來的泥潭當中,那麼曾經旅遊業高度發達的斯里蘭卡,又是如何走向破產的呢?
斯里蘭卡本身是一個島國,面積還小,所以沒有什麼自然資源可以出售,唯一的礦石資源就是紅寶石。
所以斯里蘭卡自立國以來就以旅遊業與農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哪怕其中一條產業陷入低谷,也不至於破產。
如果斯里蘭卡宣布破產,那就是兩條產業都遭受了重創,先是農業,最近幾年的國際市場,糧食市場本來就上下波動,特別是俄烏戰爭引發的糧食危機,就讓斯里蘭卡的農業遭受了一定的影響。
但這影響並非是導致斯里蘭卡農業衰落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斯里蘭卡宣布停止進口化肥。
不僅讓國際賣家感到困惑,就連斯里蘭卡本地農民都不能理解政府的所作所為,斯里蘭卡還宣稱禁止化肥是讓斯里蘭卡優化農業結構,同時種植有機作物。
而這這個政策下發的十分突然,感覺就像是總統早上剛剛想到,下午就發出了全國通知。
一些農民根本就沒有做好準備,而且斯里蘭卡歷來農業都是使用化肥,對於有機作物的種植根本不精通。
這些農民去反映意見,但斯里蘭卡政府依舊堅持,並信誓旦旦保證,只要按照種植有機作物,產量收入都會提升。
既然國家都拍板了,農民也就只好遵從,但由於化肥的禁用,農民負擔增加,一些人一合計,一年到頭整下去,很可能會入不敷出,怎麼可能賺到錢。
於是一些有先見的人立馬轉變方向,導致耕地農田出現了荒廢的現象,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只留存自己所需,不再額外生產。
結果一年下來,斯里蘭卡糧食產量反而還下降了,直接導致市場上的糧食價格上漲,斯里蘭卡不得不進口糧食平衡物價。
之前的斯里蘭卡還被稱為糧倉,當時卻到了要進口糧食的地步,讓百姓對政府產生了不信任。
而且在出現這樣的局面後,斯里蘭卡當局不得不放開禁令,但此時民眾已經不願意在進行種植了。
斯里蘭卡政府還安慰民眾這只是短暫的失利,之後會有有好轉的,但此時相信斯里蘭卡的民眾已經很少了,多數都已經開始自謀生路。
而從糧食不足引發就是政府加重對糧食的進口,導致其他行業還是進行衰退,而其他的經濟作物短時間內又撐不起大局,進一步加重危機。
斯里蘭卡出口較多的就是茶葉、椰子與海產品等,但這些生產成本都很高,且生產率還低,根本不可能大規模種植。
而且工業還是以輕工業為主,國內像樣的加工廠都沒有幾家,都是靠著大量的進口,才能維持民眾的正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斯里蘭卡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了在國際上借錢,到今天這個規模,也是慢慢積攢下的。
斯里蘭卡在農業陷入危機之後,另一大產業旅遊業又是如何衰落的呢?這對斯里蘭卡來說,又是怎樣一種挑戰呢?
斯里蘭卡的農業危機一方面來源於自身,一方面來自於俄烏衝突,原本斯里蘭卡每年百分之四十的糧食缺口都是從烏克蘭購買。
但俄烏衝突直接讓斯里蘭卡無糧可買,只能高價從其他地方購買,最終導致斯里蘭卡農業發展低迷。
而作為另一大支柱的旅遊業則是遭受到了疫情的衝擊,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斯里蘭卡的旅遊業就慘遭打擊。
而在疫情爆發之前,斯里蘭卡憑藉著在世界上的宣傳得到了各國遊客的青睞,每年的遊客數量直線上升。
當斯里蘭卡看到這一現象之後,決定加大對旅遊業的投入,不僅修建了國際機場,開設多架國際航班,還對酒店等基礎設施花了極大的血本。
就在斯里蘭卡政府等著旅遊收入再創新高的時候,疫情的突然來襲,讓剛有起色的旅遊業直接跌入低谷。
許多修好的酒店長期處於關門狀態,一些旅遊行業紛紛選擇轉型,而且疫情的封控並未短時間,長時間的低迷讓斯里蘭卡頓時陷入困境。
而且在斯里蘭卡的統計中,來自俄烏的遊客是相當多,結果兩國一開打,直接讓斯里蘭卡遭殃,這也是斯里蘭卡如今極力呼籲俄烏和平的原因之一。
農業和旅遊業兩個支柱產業的落下,直接讓斯里蘭卡還不起每年的債務,在2022年7月,正式宣布國家破產。
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便是斯里蘭卡百姓,政府破產之後,斯里蘭卡汽油變成了緊缺物資,在宣布破產的前一天,百姓被告知國家的油儲備只夠一天使用。
無數的人拿著油桶前往加油加購買油,甚至有人為了買到油,整整排了三天的隊伍,來拿上廁所都要讓家人來代替自己排隊。
破產之處,一些青年人選擇上街示威,但久而久之發現國家破產已成事實,再去遊行也沒有什麼作用,不少人接受現狀,只求政府能儘快脫離困境。
除了油之外,糧食、藥品,甚至電力都是短缺的狀態,街上的百姓為了節省開始換上了自行車,或者步行。
哪怕是之前的中產階級,都要十分節約使用各種物資,破產之初,斯里蘭卡政府還能保證三天停一次電,到後來甚至隔天就停,讓百姓更加失望。
糧食價格的上漲,讓普通百姓決定開始轉變一天三餐的情況,開始減少到兩餐,餐桌上的菜品也漸漸單一。
此時的斯里蘭卡,已經進入了一種雙赤字的狀態,除了人們所熟知的財政赤字外,還有一種經常項目赤字。
這種赤字簡單來說就是斯里蘭卡在國際這個集市上賺到的錢,要多於購買的錢,屬於是做生意不賺錢還要倒貼。
到了如今,隨著疫情的結束,斯里蘭卡經濟狀況已經有所好轉,但情況已經不容樂觀,許多的百姓還是在溫飽線上掙扎。
在斯里蘭卡找到我國的時候,我國隨即表示可以延長還款日期,幫助斯里蘭卡擺脫困境,讓斯里蘭卡政府大為感動。
最後,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文史顏如玉」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