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力」!五角大樓承認了

2023年08月08日15:44:11 國際 1656
「不給力」!五角大樓承認了 - 天天要聞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8月3日報道,負責戰略與策劃的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瑪拉·卡林說,美國軍工企業無力正常發揮效用。她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展開的特別軍事行動暴露了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問題。

卡林指出,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使美國「切實感受到」向美國及其盟國的軍工企業基礎「加壓」的必要性,並要求西方國家「以互補方式密切合作」。

卡林特別指出,美國需要加強其工業基礎,以履行澳英美聯盟規定的義務。美國的承諾之一是為堪培拉建造核潛艇

然而,今年7月,美國海軍方面承認,目前顧不上為澳大利亞建造新潛艇——由於規劃效率低下和材料供應因素導致造船廠進度遲緩,近40%的美軍潛艇還處於維修狀態。卡林說,這可能影響美國履行為澳大利亞供應潛艇的承諾。

同時,卡林宣布了澳大利亞對美國軍工複合體的重大投資:堪培拉將對美國生產潛艇的工業基地進行「歷史性投資」。

此前,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澳大利亞同意向美國潛艇建造部門投資30億美元,因為意識到 「美國工業基地面臨壓力」。

「不給力」!五角大樓承認了 - 天天要聞

資料圖:美國五角大樓

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專家弗拉基米爾·巴秋克指出,此前美國防長訪問澳大利亞的目的就是「為美國的軍工複合體爭取更多投資」。

巴秋克說:「唯一的問題是,看到本國資金被用於維持美國軍工複合體,澳大利亞民眾會對這一切做出何種反應?」

這位專家說:「如今,美國不得不利用其盟友和夥伴的經濟力量,即使後者對這種額外支出並不是特別樂意。」另外,無論是澳大利亞的注資還是五角大樓發展工業基地的其他措施,都無法幫助美國軍工複合體「迅速復甦」。

軍事政治分析家伊萬·科諾瓦洛夫解釋說,美國軍工複合體的許多問題是由於合同制度造成的,這種制度阻礙了「武器生產提高速度和質量」。

他說:「構成美國軍工複合體的美國私營公司負責人不願響應華盛頓的號召,在烏克蘭衝突背景下擴大生產,他們擔心如果地緣政治局勢發生變化,投入的資金將得不到回報。」

科諾瓦洛夫認為,當前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華盛頓沒有預見到在烏克蘭會發生如此大規模的衝突。

他說:「美國曾削減國防工業,因為當時準備應對的主要是反恐行動,而反恐行動的武器彈藥消耗量沒有烏克蘭衝突那麼大。」

巴秋克也表示:「現在,美國軍工企業沒有足夠的武器彈藥運送給基輔政權。這種狀況反映出了美國的薄弱點,並對其外交政策形象產生了極為負面的影響。在國際社會眼中,美國不再是無所不能的。」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參考消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馬斯克組建「美國黨」能否成功?達到目的有三道坎丨國際觀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組建「美國黨」能否成功?達到目的有三道坎丨國際觀察

7月4日特朗普簽署「大而美」法案之後,馬斯克果然在第二天就宣布成立「美國黨」。馬斯克說,他要成立的黨的綱領大概是:削減政府債務、重視科技、支持言論自由、鼓勵生育,其他領域中立。至於「美國黨」的目的,馬斯克說不排除推舉候選人參加下屆總統選舉,但目前的目標是在明年的中期選舉中,能夠贏下兩三個聯邦參議員席位...
一手對14國加稅 一手延長暫緩期 美政府再次極限施壓貿易夥伴 - 天天要聞

一手對14國加稅 一手延長暫緩期 美政府再次極限施壓貿易夥伴

當地時間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信函給日韓及南非等14國威脅徵稅,隨後,他又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月1日。3個月來,美國就加征所謂「對等關稅」與多個貿易對象進行談判,但進度顯著不及美方預期。目前僅與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但協議細節仍待敲定,與歐盟、日本、韓國、印度等的談判進展艱難。特朗普公...
美媒:俄羅斯不斷鞏固與印度軍事合作,力圖穩固俄印關係 - 天天要聞

美媒:俄羅斯不斷鞏固與印度軍事合作,力圖穩固俄印關係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曾是俄羅斯軍火出口頭號大客戶的印度,近年來採購武器時開始投向西方懷抱。這種趨勢讓俄羅斯頗為憂慮。美國「防務博客」網站6日稱,俄羅斯近期不斷鞏固與印度的軍事合作,試圖通過提供蘇-57E第五代戰鬥機等先進裝備,維持俄式裝備在印軍中的主導地位,進而穩固俄印關係。 參加今年印度航展的蘇-57戰鬥...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 天天要聞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在大城市的廣場,看到老鼠到處跑是什麼體驗?德國首都的市民對此已不再陌生。位於柏林新克爾恩區的赫爾曼廣場(Hermannplatz)眼下正陷入嚴重的鼠患危機。為此,該區政府已於近日採取嚴格管控措施,以遏制鼠患擴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 天天要聞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7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到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並宣布英國正式與敘利亞重建外交關係。據悉,這是英國部長級官員14年來首次訪問敘利亞。大事不決看英國,如今,英國人已指明了方向,既為國際社會,也以為敘利亞。與此同時,美國中東事務特使史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