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並軌過渡期,首年調整有懸念?事退人員養老金這樣變!

2025年07月06日15:00:31 國際 7031

2025年7月6日,全國退休人員正翹首以盼本年度的養老金調整通知。依據往年慣例,7月中旬發布通知的可能性較大,各地隨後陸續公布具體方案。

這意味著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工作整體較去年延遲約一個月。然而,2025年更承載著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意義——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並軌改革所設定的十年過渡期,已於去年10月正式畫上句點。

今年,成為並軌後制度運行的首個完整年度。一個普遍關切隨之浮出水面:在這十年過渡期結束後的首次養老金調整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簡稱「事退人員」)的養老金增長是否會「縮水」?他們是否會比企業退休人員(簡稱「企退人員」)加錢更少?

十年並軌過渡期,首年調整有懸念?事退人員養老金這樣變! - 天天要聞

第一、統一規則早已運行,今年並無特殊之處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關鍵事實:儘管十年過渡期剛剛結束,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退休人員適用同一套養老金調整方案,這一實踐已持續多年。

追溯至2021年,國家層面發布的養老金調整通知中便已清晰載明「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統一」的核心要求。此後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均延續了此原則。

因此,2025年的養老金調整,在規則適用上,與過去四年並無本質區別。無論是事退人員還是企退人員,都將依據相同的調整機制——通常包含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以及適當的高齡傾斜——來計算其應增加的養老金金額。

所謂「過渡期結束首年」帶來的特殊調整規則,或對事退人員不利的差異化對待,在現行統一框架下並不存在依據。

十年並軌過渡期,首年調整有懸念?事退人員養老金這樣變! - 天天要聞

第二、事退人員增幅偏低:比例差異源於結構,絕對額仍佔優

儘管調整規則統一,數據卻清晰顯示,事退人員的養老金增長比例確實普遍低於企退人員。但這「低」,是相對比例意義上的,而非絕對增加金額的減少。

舉例而言,設想兩位退休人員:

一位是事退人員,原養老金水平為每月7000元;

另一位是企退人員,原養老金水平為每月3700元。

在2025年的調整中,前者可能增加160元,增幅約為2.3%;後者可能增加110元,增幅則達到約3%。比較之下,事退人員的絕對增加額(160元)明顯高於企退人員(110元),但其增幅(2.3%)卻比後者(3%)低了0.7個百分點。這0.7個百分點的差距,在養老金增長的語境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差異。

十年並軌過渡期,首年調整有懸念?事退人員養老金這樣變! - 天天要聞

第三、規則解析:為何「高者」比例反低?

既然適用統一規則,為何會出現養老金水平較高的事退人員,其增長比例反而較低的現象?核心原因在於養老金調整方案中定額調整部分的設計及其對整體增幅的顯著影響。

定額調整的「削峰填谷」效應

定額調整是養老金調整方案中最為基礎、也最體現普惠性的部分。它不區分退休人員的身份、原養老金水平高低或繳費年限長短,同一地區的所有符合調整條件的退休人員,在定額部分增加的金額完全相同。例如,假設某地2025年定額調整標準為每人每月增加40元。

對於月養老金3700元的企退人員而言,這40元定額增加,對其總增幅的貢獻高達約1.08%(40元 / 3700元)。

對於月養老金7000元的事退人員而言,同樣是40元定額增加,對其總增幅的貢獻僅為約0.57%(40元 / 7000元)。

僅此一項,定額調整就讓低養老金者的增幅天然高出高養老金者約0.51個百分點。 這便是「低者增幅易高,高者增幅易低」的結構性根源。

十年並軌過渡期,首年調整有懸念?事退人員養老金這樣變! - 天天要聞

高齡傾斜的「普惠」特性

養老金調整方案中通常包含對高齡退休人員的額外傾斜照顧。

這部分增加額同樣主要基於年齡標準(如年滿70周歲、75周歲、80周歲等檔次),給予符合條件者一個相對固定的增加額(或按年齡段設定不同標準)。

它同樣不與其原養老金水平掛鉤。因此,對於符合高齡傾斜條件的低養老金企退人員和高養老金事退人員,獲得相同的高齡加錢額時,這筆錢對低養老金者的比例提升作用,必然大於對高養老金者的提升作用。

掛鉤調整的「拉平」作用有限

掛鉤調整部分雖與繳費年限和養老金水平相關,但在整體方案設計上,人社部近年來一直強調調整要「適當傾斜」以體現對低收入群體的關懷。

這意味著定額調整和高齡傾斜所佔的權重往往被有意識地保持在較高水平,掛鉤調整中與養老金水平掛鉤的部分(按比例增加)其掛鉤係數通常設定得較低,旨在避免進一步拉大高低收入者之間的絕對差距。

因此,掛鉤調整難以抵消定額和高齡傾斜帶來的「比例反差」效應。

十年並軌過渡期,首年調整有懸念?事退人員養老金這樣變! - 天天要聞

結論:非身份差異,實乃規則使然

綜上所述,在2025年養老金調整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增長比例低於企業退休人員的現象,並非源於其身份或並軌過渡期結束後的特殊政策對待,而是現行統一調整規則(尤其是定額調整和高齡傾斜的普惠性質)作用於不同養老金基數上的必然數學結果。

事退人員群體因其歷史原因和制度特點,整體養老金水平普遍高於企退人員。

在「統一規則+普惠優先」的調整框架下,高基數天然導致增長比例被稀釋。然而,這絕不意味著他們在調整中「吃虧」或「少加錢」。

十年並軌過渡期,首年調整有懸念?事退人員養老金這樣變! - 天天要聞

恰恰相反,如前述例子所示,7000元基數的事退人員,其160元的絕對增加額,依然顯著高於3700元基數企退人員的110元。他們所領取的養老金,無論是調整前還是調整後,其絕對數額的優勢依然存在且被鞏固。

十年並軌,旨在制度公平。統一調整,更顯規則平等。2025年養老金調整的帷幕即將拉開,對於廣大事退人員而言,理解規則背後的邏輯,方能理性看待增長比例的數字遊戲,珍視手中實實在在增加的養老金,安享制度保障下的晚年福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馬斯克最新發聲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最新發聲

俄新社等媒體報道,馬斯克6日在社交平台X上發帖稱,「我們應該什麼時候在哪裡舉行『美國黨』的首次代表大會?這將會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