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膠著之際,俄烏雙方都加緊了武器的生產。俄烏戰場上現在處於消耗戰,處於是雙方對峙的時期,這時候雙方都有點精疲力盡,這時候大家最好的就是做一些後期的準備,後方做好重要的準備就是要生產足夠的彈藥,比如說俄羅斯的進攻方瓦格納僱傭軍,就一直呼籲俄國防部提供彈藥,沒彈藥讓我們的士兵去白白的送死嗎?
普京在俄羅斯24電視台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了,會加快武器彈藥的生產,這方面就讓兵工廠加班加點,革新它們的生產線,而國防部長紹伊古也配合普京總統說,下一步俄羅斯的彈藥生產比以前要增加7倍,產量翻7翻,這東西能做到嗎?俄羅斯自己是信心滿滿,但美國的情報機構對此表示懷疑,他們說俄羅斯不具備如此大規模擴大生產的能力,一方面,是生產線有限,或者說技術有限,另一方面是生產彈藥,武器需要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受到一些限制,西方覺得不用怕,虛張聲勢,沒這麼厲害。
而他的對面烏克蘭一方也在武器方面動起了腦筋,烏克蘭覺得,我不去拼這些彈藥生產,有其它國家給我供應就行了,我要整點新鮮玩意,有人捐了一筆錢給烏克蘭官方,烏克蘭有一個負責革新、教育和科技的副總理叫費德羅夫,他說我要把這錢用來組建幾個公司來生產無人機,有足夠的無人機,不僅可以在戰場上進行偵察,還可以去襲擊對方,讓人不勝其煩,因此,烏克蘭的軍事生產是重點放在無人機上面。
除無人機,地面方面烏克蘭也有行動,他們準備弄一些皮卡,讓皮卡說去前方救助傷員,或者說讓皮卡載著一些靈活機動的士兵,帶著一些設備去襲擊對方,這叫皮卡式的游擊戰,這樣的戰鬥在中東發生過。在打仗的時候,沙漠上面一方是坦克,另外一方是有人開著皮卡,皮卡上面站的就是拿著單管火箭筒的戰士,皮卡在那是特別靈活的,開來開去,坦克很笨重,就打他打也打不著,但是,人家拿著火箭筒砰一下就把坦克滅掉,這就是一個特別著名的案例,發生在上個世紀,是皮卡大戰坦克,結果是皮卡獲勝。
烏克蘭也是空地很多,如果皮卡弄好了,在那來回馳騁,坦克你這剛瞄準他就跑了,所以這招也是下一步,烏克蘭以擅長游擊戰的方式這麼來弄的,所以說戰場上就這樣,矛與盾之爭,不可能想像說拿著大刀長矛去和敵人的槍去硬拼,一開始是槍排射的時候,一排在那射,後來趴下,然後後邊人再射,這樣騎兵如果快速衝鋒還有機會,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我們還能看到騎兵的出現,那後來一個關鍵性的變革就是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機槍這種連續的發射,500發子彈出去了,1000發子彈出去了,讓騎兵、步兵或者冷兵器永遠的失去了機會,連衝鋒的機會都沒有了,這就是戰爭,這就是戰場,前面是士兵流血流汗,後方是加班加點的生產武器,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