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tiktok總裁周受資在美國國會接受議員質詢的事情。這事是發生在周四,已經過去幾天了。但是圍繞這場質詢,曉今一直也在做一些思考,當時看這場質詢會的時候,感覺非常差,那個場面,整個就是一群油膩、傲慢、無知、咄咄逼人的美國人在圍攻一家私營企業的ceo。
總的來說,這場質詢給人的基調就是一場有罪推定。比如,這些議員們上來就會說,你們tiktok在收集美國用戶的數據、毒害我們的青少年、危害我們的國家安全。不管周受資怎麼回答,做解釋,這些議員們就是不聽。多次打斷周受資的回答,要求周受資只用「是」或者「不是」來回答。這就非常無理,你又不是法庭審判,即使是在法庭上,也應該給犯罪嫌疑人辯解和說話的機會。特別是,這些議員們問的大多數問題,並不能簡單的用 「是」或者「不是」來回答。就好比我們中國一個特別有智慧的文字遊戲,你是東西嗎? 如果你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那不管你回答什麼,都是在罵自己。美國議員也是這樣,問的問題都是預設立場的,如果不做進一步的說明,就會被認定周受資是不是直接承認了相關的指控。比如,議員提問,tiktok是不是收集了美國用戶的數據。作為一款互聯網app ,其演算法基礎就是基於用戶數據分析,當然是要收集用戶數據的,但是如果周受資直接回答「是」,就會立刻成為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證詞。但是當周受資試圖解釋清楚tiktok 的數據存儲技術和為了保障數據安全的未來計劃時,就往往被這些議員們粗暴的打斷。
當然,這些議員還會提一些非常外行和無知的問題,比如,tiktok是否可以連上家庭wi-fi網路?——不連wi-fi咋上網?再比如:tiktok是怎麼知道用戶年齡的?一一因為用戶註冊的時候自己填了呀。等等諸如此類。此外,這些議員的邏輯非常的奇特,一邊攻擊tiktok有所謂的內容審查,另一邊又攻擊tiktok放任平台上的一些內容毒害青少年,那到底是應該對內容審查,還是不應該呢?
對此,周有一條非常智慧的回答,有議員質問為何在美國的tiktok上會有與毒品相關的內容,周非常委婉的回答說,在他的祖國新加坡,tiktok上就不會出現與毒品相關的內容,因為新加坡是嚴格禁毒。言外之意就是,你們美國大麻都合法化了,讓一個平台幫你們禁毒嗎?
總之,這一場質詢會看下來,真的會讓人覺得,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而美國這些議員這麼無知又油膩又傲慢,不得不說這某種程度上就是這個國家的真實寫照。
但是,事後翻看評論的時候,就會發現,國際輿論對這場質詢的評論非常的兩極分化。有一部分輿論跟曉今的觀點是一致的,還有一部分,甚至美西方的主流媒體,卻繼續在攻擊tiktok。彭博社分析說,周受資沒有順應美國議員的需要,就是反華、親美的保證。華盛頓郵報說,雖然周已經儘力解答tiktok面對的指控,但沒能緩解美國議員既定的疑慮,反而堅定他們要禁用tiktok的決心。美國之音報道說,周的表現加重了人們的懷疑,他暴露了一個實質問題:這家公司確實有問題。一些美國輿論就認為,美國似乎很快會在全美禁止使用tiktok這款應用。
但事實上,這些輿論也過於樂觀了。雖然美國國會想封殺tiktok,但是實際上國會它搞不定。因為封殺社交媒體平台這種事情缺乏法律支持。目前美國議員主要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說要求美國政府封殺tiktok,但是沒有哪一條法律支持出於意識形態目的就可以封殺一個社交軟體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確說明美國人選擇社交媒體的權利是受憲法保護的。如果美國政府禁止tiktok,實際上就是違憲行為。那從意識形態角度不能封殺,美國議員又轉向技術和國家安全形度,那tiktok也做了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無論是做防火牆也好,還是把數據完全存在美國、讓你美國人管著也好, 如此一來,美國也很難直接禁止tiktok。當然,美國政府現在也是沒什麼底線,明搶,或者再找些別的理由來,比如公平競爭之類的,強行禁止,那也不一定。但是如果這樣做,對美國政府來說也不很危險的。路透社就說,拜登政府試圖用狹隘的方式來解決安全問題,如果限制上億美國人每天使用的語音平台,將在廣泛地規範我們的數碼公共領域方面,樹立一個危險先例。
至於美國為什麼非要對這款擁有1.5億美國用戶的社交軟體下手呢?目前輿論有不少分析,比如就是因為tiktok發展太快了,已經超過了美國本土的臉書、推特、優兔等平台,以美國競爭不過就得打壓,巧取不了就要豪奪的特點來看,自然要對其下手;還有的觀點認為,這就是美國跟中國的一種意識形態的爭奪,利用打壓tik tok來打壓中國。
曉今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點我的思考,我認為,美國政府打壓tik tok,根本上是跟中國輿論話語權的爭奪。就好像美國打壓華為,目的不是打壓華為這家公司,而是中國的科技力量。而打擊抖音,就是在打擊未來中國在國際輿論話語權上爭奪的力量。為什麼這麼說,關於國際輿論話語權爭奪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已經清楚了,特別是俄烏衝突以後,曉今多次在節目中提過, 為什麼俄羅斯為什麼這麼被動,很大的原因是在國際上發不出聲來, 大家只看到了俄羅斯出兵打烏克蘭,卻看不到俄羅斯為什麼打烏克蘭。俄羅斯對國際社會講的安全關切、北約的出爾反爾這些聲音,全部淹沒在了美西方的譴責中。就是因為美西方掌握著國際話語權。
同樣,我們中國也面臨這個問題。就拿台灣問題來說,我們中國人覺得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有什麼問題嗎? 你美西方為什麼要干預?但美西方就能用他的輿論機器,在國際社會刻意模糊台灣島屬於中國這個歷史事實,屏蔽我們中國正常的領土訴求。
美國如果要炒作一個話題,非常容易,相比起來,我們中國在國際輿論上弱勢還是很明顯的,我們生產的內容、設置的話題,在國際上屢屢受阻,動輒被打壓。
為什麼?就是因為從傳統媒體來看,輿論傳播是自上而下的,美國依靠其強大的話題設置能力和、內容策劃製作水平以及強大的媒體集團,在國際社會輿論競爭中就有壓倒性的優勢。受美國政治、意識形態包括自身經濟利益的影響,很多西方傳統媒體對涉及中國或者中國媒體的內容往往會設置一些傳播壁壘。而tik tok的興起,提供了一種自下而上的新的媒體傳播平台,大家都知道tik tok是依託於演算法,而演算法是對用戶喜好進行分析得來的。喜歡中國話題的用戶越多,有關中國的內容就被推送的越多,這就打破了傳統的那種被政府和精英階層人為操控的輿論傳播模式。
隨著tik tok用戶佔據美國人口接近一半,美國政府突然發現,這是包括中國在內很多國家打破美西方輿論話語權的一種非常有用的方式。那美國的輿論霸權豈不是就危險了?因此美國政府才要下狠手,阻擊tik tok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tik tok事件一定還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從中我們也能看出來,美國對中國的打擊已經從政治經濟科技領域進一步蔓延到了輿論領域。未來的中美競爭,還將更加激烈甚至殘酷。